奧里諾科重油帶

奧里諾科重油帶

奧里諾科重油帶是世界上最大的重油富集帶,位於東委內瑞拉盆地南緣的北傾單斜上,總面積為54 000 km重油地質儲量約2 000× 10 t,可采儲量約500× 10t。該重油帶主要儲集層是一套第三系河流—三角洲相砂岩,油層埋藏淺,厚度大,孔隙度、滲透率、含油飽和度高,岩石固結程度差,非均質性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里諾科重油帶
  • 外文名:Orinoco heavy oil belt
  • 類別:世界最大重油富集帶
  • 特點:油層埋藏淺、厚度大
  • 總面積:54 000 km
  • 重油儲量:2 000× 108 t
開發現狀,區域地質背景,烴源岩,儲蓋層,油氣運移,含油氣系統,資源潛力與勘探前景,資源潛力,勘探前景,

開發現狀

奧里諾科重油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重油富集帶,其超重油儲量遠超世界上其他巨型油田。前期的開發已形成相對成熟的技術系列,但總體開發程度極低,整個重油帶仍具有巨大的勘探開發空間,在未來的國際能源供應中將占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奧里諾科重油帶發現於1935年,由於受當時石油開採技術的限制,直到1982年PDVSA才開始研究一體化規模開採這種重油,1983年開始主要由其子公司Bitor在MPE1區塊生產奧里乳油。總體看,1999年以前奧里諾科重油帶的原油產量很低。90年代委內瑞拉石油業對外開放,1993年和1997年經國會批准,在奧里諾科重油帶上實施了4個“戰略合作項目”,分別與Total,Statoil,Chevron,ConocoPhillips,Exxon-Mobil,BP等國際石油大公司合作成立了4個合資公司,以對奧里諾科重油帶進行規模開發。這4大戰略合作項目的契約面積近1 200 km2,可采儲量16.18× 10t,總投資130× 10美元以上,鑽水平井和多分支井超過1 000口。2000年以後重油日產量逐漸增加到8.8× 10t,日產奧里乳油約8.8× 10t。
奧里諾科重油帶
2001年PDVSA又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一項共同開發MPE3區塊重油並年產奧里乳油650× 10 t的合作項目。該項目2006年建成投產。2006年底委內瑞拉政府強制要求停止奧里乳油生產。2007年委內瑞拉政府強制對所有奧里諾科重油帶合資項目進行國有化,使得在新合資公司中PDVSA絕對控股,外國公司的股份不能超過40%。

區域地質背景

奧里諾科重油帶位於東委內瑞拉盆地南部斜坡帶,總面積55 000 km。東委內瑞拉盆地為一大型東西走向北傾不對稱前陸盆地,北以作為南美洲板塊與加勒比板塊接觸界線的 El Pilar 走滑斷層為界,南至蓋亞那( Guyana) 地盾,西以 El Bauh 隆起與 Barinas-Apure盆地相隔,東延至大西洋大陸坡,盆地面積約 165 000 km。URICA-ANOCA 斷層將東委內瑞拉盆地分為馬圖林次盆地( Maturin Subbasin) 和瓜里科次盆地( Guarico Subbasin) 。馬圖林次盆地構造走向近東西向,瓜里科次盆地構造走向線北東—南西向。按盆地現今的構造特徵與應力分布,可以分為北部逆沖造山帶,中部逆沖褶皺帶和南部拉張單斜帶( 圖 1) 。
奧里諾科重油帶
東委內瑞拉盆地形成與南美洲板塊北緣的發展演化密切相關。東委內瑞拉盆地經歷了古生代—三疊紀前裂谷期、侏羅紀裂谷期、白堊紀—古近紀被動大陸邊緣期及新近紀以來的逆沖造山前陸盆地期;沉積充填了三疊系—侏羅系陸內紅層、火山岩及蒸發岩,白堊系—始新統海相、陸相碎屑岩、頁岩及少量碳酸鹽岩,漸新統—現今的海相、陸相碎屑岩、頁岩。自 1931 年以來盆地內共完成油田探井 1 300 口及其他類型的探井 7 000 口,發現335 個油氣田,主體部位勘探趨於成熟。加上奧里諾科超重油儲量,盆地石油可采儲量超過 3 000 ×10bbl,是一個巨型含油氣盆地。

烴源岩

東委內瑞拉盆地主力烴源岩為上白堊統 Guayuta 群( Que-recual 組、San Antonio 組及同時代的 Tigre 組部分) ,主要見於盆地北部地區的褶皺造山帶和逆沖褶皺帶,盆地南部缺失,厚度大於 500 m。Querecual組中的碳酸鹽岩和頁岩都為極好的烴源岩,非定形物質達 85% ,總有機碳含量界於 0. 25% ~6.6% ,生烴潛力達到5 mg/g;盆地北部達到過成熟,盆地南部低成熟。
中新統 Carapita 組零星分布的頁岩也可以成為烴源岩,有機質類型為以陸相為主的混合型,其平均有機碳含量達 2% ,生烴潛力達 2 ~ 5 mg /g,主要分布於盆地中南部未強烈變形的地區。東委內瑞拉盆地 Guayuta 群烴源岩成熟演化受控於盆地的發展演化,表現出分帶性和分時性;被動大陸邊緣期的持續緩慢埋藏階段和前陸盆地期的快速埋藏階段,Guayuta 烴源岩呈條帶狀由西北向東南逐漸成熟。

儲蓋層

東委內瑞拉盆地有多套油氣儲集層,主要的儲集層有:Tigre 組中的砂岩和灰岩,Querecual 組中的灰岩,San Antonio 組中的砂岩,San Juan 組、La Pascua組、Roblecito 組、Los Jabillos 組、Naricual 組、Carapi-ta 組、Merecure 組、Oficina 組、Chaguaramas 組、LaPica 組及 Quiriquire 組砂岩。盆地大多數蓋層都是與同組儲層互層的頁岩、褐煤或者黏土岩。在奧里諾科重油帶,縱向的封蓋單元為層內頁岩和上覆 Freites 組頁岩,側向上,上
傾方向重油和瀝青封堵也是重要的遮擋因素。盆地圈閉類型多樣,有構造( 背斜、斷塊、斷層等) 圈閉、地層圈閉、岩性圈閉,以及地層—構造複合圈閉等。圈閉形成時間跨度大,從早白堊世—現今都有形成,但主要形成於漸新世—上新世。

油氣運移

東委內瑞拉盆地油氣的排出和運移始於古近紀早期,油氣向 EL Cantil 組和 Barranquin 組儲層排烴運移,第二階段於早 中新世初 ( 被動大陸邊緣期末) 向Merecure 組儲層排烴和運移,進入儲層的烴在同層位內由北向南運移。早中新世末東委內瑞拉盆地演化進入前陸盆地演化階段,盆地前淵自北向南遷移,烴源快速埋深成熟、排烴,向Merecure 組及 Ofi-cina 組儲層運移,源岩與儲層的溝通通道為一系列的斷層,同時進入儲層的烴類於層內由北向南運移。以上幾期油氣運移均可由北向南長距離運移至Orinoco油田區,盆地廣泛分布的“瀝青”和生物降解重油即為長期運移聚集的產物。

含油氣系統

東委內瑞拉盆地存在 2 個含油氣系統: 瓜里科次盆地中的 Querecual-Chaguaramas ( ! ) 含油氣系統和馬圖林次盆地中的 Guayuta-Oficina( ! ) 含油氣系統。
( 1) 瓜里科次盆地中的 Querecual -Chaguara-mas ( ! ) 含油氣系統: 烴源岩為上白堊統 Querecual組陸棚相黑色頁岩、含瀝青灰岩,儲層為漸新統Chaguaramas 組河流相、湖相砂岩,蓋層為漸新統層內泥頁岩,主要為構造—地層圈閉,圈閉形成於漸新世至今,烴類的生成、運移與聚集自漸新世中期至今。
( 2) 馬圖林次盆地中的 Guayuta-Oficina( ! ) 含油氣系統: 烴源岩為上白堊統 Guayuta 群 Querecual組和San Antonio 組陸棚相黑色頁岩、含瀝青灰岩,儲層為漸新統—中新統的 Merecure 組和 Oficina 組河控三角洲相極細—粗粒石英岩屑砂岩,蓋層為儲層同時代層內泥頁岩,圈閉主要為構造—地層圈閉。奧里諾科重油帶位於東委內瑞拉盆地南部,重油帶西部屬 Querecual-Chaguaramas ( ! ) 含油氣系統,中部—東部屬 Guayuta-Oficina( ! ) 含油氣系統。

資源潛力與勘探前景

資源潛力

東委內瑞拉盆地油氣資源豐富,為委內瑞拉第一大含油氣盆地,已探明可采儲量為石油和凝析油76462.6×10bbl,天然氣1389941×10ft(IHS,2009),是委內瑞拉的第一大產油氣盆地。盆地累計產石油和凝析油58737.5×10bbl,天然氣387365×10ft,剩餘可采儲量石油和凝析油58737.5×106bbl,天然氣1002576×10ft(IHS,2008)。
據CNPC 2010年的油氣資源評價結果,盆地待發現可采資源量石油24338×10bbl,凝析油687×10bbl,天然氣218820×108ft,可見盆地的油氣資源潛力依然十分巨大。

勘探前景

盆地的陸上部分已處於成熟勘探階段,但是仍然有發現大型油田的可能。盆地的海上部分勘探程度還很低,前景廣闊。盆地的幾個潛力含油氣區域包括:北部E1 Furrial沖斷帶、西部瓜里科次級盆地、基里基雷區、東南部奧里諾科重油帶北部、東部海上盆地北部E1 Furrial沖斷帶擁有優質的烴源岩、儲層和蓋層,與逆沖相關的斷層上盤褶皺形成一系列圈閉,許多此類圈閉在油氣運移開始時已經形成了。該地區勘探的主要風險在於儲層的發育程度。
奧里諾科重油帶
瓜里科次級盆地的勘探程度相對較低,現有的發現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中部,盆地南部大部分地區還屬於勘探的空白區,可能獲得一些中等到大規模的發現。
相比起其他的幾個大油區,基里基雷油區的東南部是有利的滾動勘探區域,近幾年在該區域內不斷有中小規模的油藏發現。
奧里諾科重油帶原始地質儲量近1360000 X 10bbl,在奧里諾科帶的北部地區,側向運移的石油可能存在於現今奧菲西納台地的構造或地層圈閉之中。盆地南翼的構造、岩性一地層圈閉均可能聚集油氣。Oficina組下部存在構造圈閉,並且有大量張性斷層和相關的斷層圈閉,並且影響到前Oficina組的岩層。因此,Oficina組之下的構造高點以及在前中新統和前Oficina組構造低點的翼部發現大型輕質油藏的可能性較大。
東部海域是盆地向東的整體延伸,勘探程度低,面積大,隨著勘探技術的提高,預測在天然氣勘探上將有重大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