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氏大地龍

奧氏大地龍

奧氏大地龍(Tatisaurus oehleri)是劍龍類大地龍屬(Tatisaurus)的一個種,植食性,體長約2米,生活在中生代的侏羅紀早期。化石標本是左側頷骨具有牙齒的殘片,發現於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奧氏大地龍
  • 拉丁學名:tatisaurus oehleri simmons
  • 恐龍體長:1--2米
  • 恐龍食物:植物
屬性,簡介,發現,特點,所處氣候,所處環境,海洋,動植物,

屬性

生存年代:侏羅紀早期
生存地點:中國
恐龍種類:鳥臀類

簡介

奧氏大地龍是根據一件左側頷骨具有牙齒的殘片而命名的,是一種極為有趣的小型鳥腳類恐龍。根據simmons在1965年指出,最初的描述特徵與甲龍科極為相近。經過詳細研究大地龍的標本,得出大地龍的牙齒與劍龍類的華陽龍相仿。大地龍被認為是劍龍類的祖先原型,而推測劍龍族群或許最早起源自亞洲的大地。
奧氏大地龍奧氏大地龍

發現

1965年,美國人西蒙(Simmons),根據一塊帶有牙齒的左下頜骨,鑑定了一個小的鳥腳類恐龍,叫做奧氏大地龍(Tatisaurus oehleri)。因化石是奧拉爾神父帶到芝加哥菲氏博物館,種名贈給了奧拉爾,屬名使用化石產地祿豐沙灣大地村。
1986年,在德克薩斯技術大學,通過桑卞.卡特吉博士,借得了這塊標本。經對比,它是一個原始的小型的劍龍(stegosaur),歸於華陽龍科(Huayangosauridae)。大地龍是記錄中最早的劍龍。
大地龍大小和一隻大山羊差不多,它的頭骨低長,嘴前部有小尖形齒,頰齒呈葉片狀。大地龍身上有小型的甲板,用四足行走,在叢林中覓食植物嫩枝葉。

特點

有寬闊、堅固的頭骨和棒槌狀的尾巴。頭骨上有骨質的眼瞼,
可以抵禦肉食類恐龍利爪的襲擊。它的背部、脖子和尾巴上都有骨質的甲板,不同形狀的不太鋒利的釘狀物和板狀物,圍繞著脖子、肩膀直到尾巴。頭部的甲冑則更多更重,能保護頭的頂部及其兩側。它的眼睛上也長著三角形的骨甲。這種恐龍的肋骨與臀部骨骼癒合在一起,以固定巨大的後肢和棒槌狀的尾巴。
奧氏大地龍奧氏大地龍

所處氣候

代表三疊紀的典型紅色砂岩表明,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乾燥,沒有任何冰川的跡象,那時的地球兩極並沒有陸地或覆冰。地球表面的地理分布決定了各地的氣候,靠近海洋的地方自然是比較濕潤而草木茂盛,但是由於陸地的面積十分廣闊,使帶濕氣的海風無法進入內陸地區,大陸中部便形成了一個很的沙漠,所以陸地上的氣候相當乾燥,這進而使得較耐旱的蕨類品種及不過分依賴水繁殖的針葉樹逐漸在這些地區取得了競爭優勢。
三疊紀時期的地球與現今的地球截然不同,只有一塊大陸,這塊大陸被稱為泛古陸,大致位於非洲所在的位置。泛古陸分為北邊的勞拉西亞古陸和南邊的岡瓦納古陸。勞拉西亞古陸包括了今日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岡瓦納古陸則包括了現在的非洲、大洋州、南極洲、南美洲以及亞洲的印度等部分地區。不過到三疊紀中期,泛古陸開始出現分裂的前兆,在北美洲、歐洲中部和西部、非洲的西北部均出現了裂痕。

所處環境

海洋

泛古陸之外的地表上是一片一望無際的超大海洋,這個海洋橫跨兩萬多千米,面積大小和今天的所有海洋的總面積差不多。而且由於當時地球上只有一個大陸,因此當時的海岸線比今天要短得多。三疊紀時遺留下來的近海沉積比較少,並且大多分布在現在的西歐地區,因此三疊紀的分層主要是依靠暗礁地帶的生物化石來確定的。

動植物

海洋無脊椎動物類群發生了重大變化,內生、游泳的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群落取代表生、固著的腕足動物—海百合群落而成為海洋中的優勢群落;六射珊瑚取代四射珊瑚,並迅速發展,遍及全球。與古生代相比,雙殼類和菊石類也多屬新發展的種類,菊石多具有複雜的紋飾和菊石式縫合線。
脊椎動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中,槽齒類爬行動物出現,並從它發展出最早的恐龍,三疊紀晚期,蜥臀目和鳥臀目都已有不少種類,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了,在生態系統占據了重要地位因此,三疊紀也被稱為“恐龍世代前的黎明”。與此同時,從獸孔類爬行動物中演化出了最早的哺乳動物—似哺乳爬行動物,但是,在隨後從侏羅紀到白堊紀長達1億多年的漫長歲月里,這批生不逢時哺乳動物一直生活在以恐龍為主的爬行動物的陰影之下,直到新生代才成為地球的主宰。
植物面貌多為一些耐旱的類型,隨著氣候由半乾熱、乾熱向溫濕轉變,植物趨向繁茂,低丘緩坡則分布有和現代相似的常綠樹,如松、蘇鐵等,而盛產於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幾乎全部滅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