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達城歷史中心

奧林達城歷史中心

奧林達城歷史中心(英文:Historic Centre of the Town of Olinda ),位於巴西東北部的伯南布哥州。奧林達地勢比較高,又靠近大海,易於防守,也便於和外部聯繫。1535年,這裡成為伯南布哥特別自治區政府所在地。許多宗教社團紛紛;來這裡興建修道院和教堂。這裡建築和周圍眾多的棕櫚樹,構成了這座城市獨特的風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林達城歷史中心
  • 外文名:Historic Centre of the Town of Olinda
  • 位置:巴西東北部的伯南布哥州
  • 特點:奧林達地勢比較高
簡介,歷史,奧林達·賽過寢王宮,歷史,環境,

簡介

奧林達於在十六世紀為葡萄牙人所建,其歷史與蔗糖業息息相關。該城在遭受荷蘭人劫掠後重建,故其城市基礎規劃源自十八世紀。由建築物、花園、二十座巴洛克風格的教堂、修道院及許多小禮拜堂形成的和諧平衡,賦予歐林達獨特的魅力。
建築建築

歷史

奧林達奠基於1537年,不久便成為吸引富有的種植園奴隸主的磁石,他們在半山坡上修建了華麗的住宅,以躲避內陸平原上令人窒息的酷暑炎熱。這裡建起了教堂和修道院。繁榮的甘蔗貿易和奴隸買賣所必不可少的商業設施也已初具規模。1612年,巴西已成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蔗糖出口國,僅在奧林達就擁有100多家製糖廠,兩倍於首都薩爾瓦多的同類工廠。然而,東北部的繁榮引燃了其他地方的爐火,而且荷蘭又占領了後來的伯南布哥省。奧林達的命運就在被荷蘭占領的短時期(1630-1654)內決定了。起初,新來的殖民者是想使奧林達現代化,讓它變成一個堪與累西腓媲美的港口。但遭到了人們的反抗,於是不得不放棄這一計畫。為了報復,他們於1631年在奧林達發動了大屠殺,並燃起一把大火,於是,16世紀建造的大量住宅、教堂和修道院等殖民期建築奇葩統統葬身火海。1654年,葡萄牙人再次統治巴西,此時正是累西腓作為一個貿易中心和一個大都市蓬勃發展的時期。

奧林達·賽過寢王宮

奧林達富有的土地所有者也因此而受到鼓舞,開始重建他們的城市。他們竟相攀比,看誰修建的住宅更豪華,以致後來都流傳這樣一種說法:"住在奧林達·賽過寢王宮。"不過,累西腓的商業巨頭與奧林達的甘蔗大王之間的競爭引發了1710-1711年的內戰,而且以累西腓的勝利而告終。這次政治上的打擊發生在奧林達的大部分建築遺產業已建成的時刻。所幸者,該城在經濟上的衰退異常緩慢,甘蔗大王因而可以完成他們業已動工的建築。儘管奧林達暫時失勢,但卻一變而成了重要的宗教中心。1678至1823年間,這裡曾是大主教教區所在地,其神學院、修道院和學校成了巴西北部宗教活動的發祥地。有兩個重大事件(阿澤雷多·科蒂尼奧主教於18世紀未開始的宗教教育現代化進程以及幾年後創辦的法學院)產生了巨大影響,使奧林達成了"巴西的科英布拉",當然,其中不無某種誇張的成分。希望到奧林達的教堂和修道院來一飽眼福,欣賞幾個世紀以來積累的奇珍異寶的觀光者們可能會失望而歸。除有一小部分珍寶已陳列於市博物館外,大部分業已神秘地消失,可能已由其原主收回(由於缺少銀行,富有的家族曾將其貴重物品委託教堂保管)。

歷史

奧林達在歷史上也是危機頻仍,從而給有計畫地偷盜異珍奇寶、繪畫、家具、書刊甚至瓷磚開了方便之門。在1760年耶穌會被驅逐出境至加爾默羅會隱修院由於無人管理而於本世紀倒塌期間,偷盜搶掠破壞之例可謂不勝枚舉。有位修道院院長竟把仁慈的聖母瑪麗婭雕像搬下基座換錢以飽私囊了。儘管如此,奧林達遭受損失的原因主要還不在於其上層人物的背信棄義、教士牧師的玩忽職守以及偷盜搶掠或年久失修,而在於本世紀初草率進行的修繕,其中包括1911年為大教堂進行的改建工程,以及1907年奉教長之命拆除加爾默羅會隱修院的殘餘部分。這標誌著巴西東北部的睡美人開始進入再度繁榮時期。

環境

如今,奧林達有許多值得讚美的地方:加爾默羅會教堂外觀莊嚴肅穆;牆面色彩柔和、帶有摩爾式陽台的優美房舍散發著鄉土氣息;聖貝內迪克托和聖弗朗西斯隱修院巴羅克風格嚴謹,其內部裝修、木質陳設極其華貴,濕壁畫以及瓷磚的裝飾圖案均出人意料地融宗教題材與世俗題材於一爐。如果不去里貝拉市場一游,那么,到該市遊覽參觀就算不上完滿,市場上的泥塑木雕及繪畫作品所描繪的景象,在在讓人追憶起昔日曾在這裡被作為奴隸買賣的人們。而假如湛沒有那些熱帶花卉。沒有那些常綠林木--棕櫚和椰子、芒果和廣酸棗、樟樹和麵包果、鳳凰木和香蕉樹,奧林達也就不成其為奧林達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