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亞(1938年萊妮·雷芬斯塔爾執導電影)

奧林匹亞(1938年萊妮·雷芬斯塔爾執導電影)

《奧林匹亞》是由萊妮·雷芬斯塔爾執導,艾爾溫·胡伯等人主演的一部紀錄片。

影片講述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故事。

基本介紹

  • 導演:萊妮·雷芬斯塔爾
  • 發行公司:Excelsior Pictures
  • 對白語言:德語
  • 中文名:奧林匹亞
  • 外文名:Olympia
  • 出品時間:1938年
  • 製片地區:德國
  • 拍攝地點:德國
  • 類型:紀錄
  • 片長:87分鐘
  • 上映時間:1938年4月20日 
電影視頻,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幕後製作,潛心準備,精心設計,

劇情簡介

第一部奧運會官方電影,拍攝於希特勒統治時期的德國。1936年,納粹勢力漸漸抬頭,在奧運官方電影中處處可見納粹勢力站在奧運看台上的畫面,雖然影片的政治含義多次被西方知識界批判,但是它在展現運動場面時活力四射的美感,是史無前例的。
奧林匹亞海報奧林匹亞海報
在該片中,蓮妮·萊芬施塔爾的許多創新手法可謂是體育轉播和體育紀錄片的鼻祖,如比賽時的慢動作,從地面仰拍的鏡頭,和從飛艇向下俯拍的全景。
本片由《國家的節日》和《美的節日》兩部分構成,是第一部紀錄夏季奧運會的電影。本片所動用的人力與物力都是當時罕見的,而所呈現出的攝影、剪接和配音等驚人效果,亦奠下許多運動競賽拍法的基本規模,堪稱影史的經典之作,充分顯示導演是要拍攝一部兼具歷史性與電影美學的紀錄片,將奧林匹克表達成古代文化的化身,把運動員表現成為藝術家——運動藝術的實踐者,通過鏡頭展示了運動之美,競爭的刺激以及理想主義的顛峰。影片試圖以頌揚年輕男性的軀體以及運動的威力來表達納粹的精神,成為一部納粹唯美主義的登峰造極之作。希特勒稱此片為“對納粹黨壯美的無與倫比的讚頌”。
這是一部以1936年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辦的第11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內容的大型紀錄片。這部影片分為兩集:第1集《民族的節日》(又譯《民族的祭典》),第2集《美的節日》(又譯《美的祭典》)。片首字幕:獻給奧運會的締造者皮埃爾·顧拜旦。獻給世界青年。
第一集《民族的節日》。影片首先把觀眾帶到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希臘,展示古希臘神廟裡陳列的一系列最早田徑運動員的精美塑像。伴隨著奧林匹亞競技運動的誕生,崇尚男性健壯、孔武有力的身軀,欣賞他們優美的運動身姿,曾經成為古希臘的一種時尚。為此,古希臘藝術大師們創作出諸如阿奇利斯、帕里斯、亞歷山大大帝等英雄、武士或半神精美絕倫的塑像,把他們視為健美的典範,表達對男性美的讚頌。隨後,影片中米龍那尊聞名遐邇的古代“擲鐵餅者”塑像,幻化出現代男女運動員投擲鐵餅、鉛球、標槍、體操等一個個優美健康的裸體運動形象。
在奧林匹亞遠古祭壇上,運動員採集聖火,點燃火炬,然後通過接力傳遞,先後穿越7個國家,最終送到德國首都柏林的奧林匹克運動場,聖火將在由51個國家的運動員參加的第11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熊熊燃燒。盛大的各國運動員入場式後,納粹元首希特勒宣布第11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
影片集中記錄了若干項重點賽事的決賽,特別是打破世界或奧運會記錄,與德國運動員奪冠摘金的項目。在這次運動會上,美國著名黑人運動員傑西·歐文斯奇蹟般地一人連獲100米、200米、跳遠、男子4Ⅹ100米接力四項金牌,成為最為耀眼的體育明星;德國運動員摘取了鉛球、鏈球、標槍等項金獎;此外,男子100米決賽、跳高、跨欄、中長跑、富有戲劇性與悲劇性的接力賽、馬拉松長跑以及夜幕降臨後依然在美國與日本運動員之間進行的爭奪撐高跳冠軍的比賽也都展現在觀眾面前。
第二集《美的節日》。清晨的奧運村,天還沒大亮,大地尚未甦醒,年輕的運動員已然起床來到戶外活動身體,開始了晨練。攝影機一直追隨著運動員們的各種晨練活動,甚至在他們活動結束後,跟隨芬蘭運動員走進熱氣騰騰的桑拿浴室。該集記錄餘下的重點賽事:體操、游泳、擊劍、拳擊、五項全能、美國明星運動員格林·莫利斯奪冠的十項全能、在基爾港舉行的帆船與皮划艇比賽、德國與印度進行的曲棍球決賽、義大利與奧地利爭奪足球金牌的決賽、100公里腳踏車公路賽、馬球決賽。在馬術全能運動中不幸摔斷鎖骨的馮·旺根海姆男爵堅持比賽,最終為德國贏得又一枚金牌。在格倫瑙舉辦的划船比賽中德國一舉獲得5枚金牌……隨著歷時16天的各項賽事結束,第11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迎來閉幕式,聖火台上奧林匹克運動會聖火熄滅,攝影機升起,俯瞰燈火輝煌的運動場……閉幕式並非奧林匹克運動的結束,而是業已奏響的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氣勢恢弘而久遠的和弦的一次暫歇。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擲鐵餅者塑像艾爾溫·胡伯----

幕後製作

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北部的奧林匹亞,建有奧林匹亞宙斯神廟,是古希臘宗教祭祀和體育競技活動中心。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於希臘的奧林匹亞競技。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896年4月6-15日在希臘雅典舉行。根據記載,第一部記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影片是1928年由德國著名“高山電影”導演阿諾德·方克博士拍攝的《白雪皚皚的運動場》,該片記錄了當年在聖·莫利茨舉辦的奧林匹克冬季運動會。1936年由萊尼·里芬斯塔爾拍攝的《奧林匹亞》,可以說是奧林匹克運動史
奧林匹亞海報奧林匹亞海報
上較早問世的一部充滿美感的史詩性大型紀錄片。表達主題作為一部記錄奧運會的影片,其主題內容當然是體育比賽。但是,在納粹統治下開展的這次奧運會,難免表達來自納粹後台的意識形態。宏偉的布景、把運動員變為超人形象的取景和剪輯,支持納粹神話中種族優越性的因素,無不透露出納粹信息。影片的取景也點明了比賽項目的嚴密組織,華格納風格的音樂迎合了當時德國官方認可的藝術風格。這部記錄奧運賽場體育競爭的影片,承擔著宣傳納粹思想的使命。里芬斯塔爾通過一個個健美的德國運動員形象,通過“新的”德國人形象,刻意展現了希特勒領導下的“新德國”與貧窮、衰敗、不安定的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相比有著多么大的變化和不同,這一切均需感謝元首。為此,影片中“好元首”希特勒反覆出現(或宣布比賽開始,或觀看比賽,或為獲勝者頒獎),以強化其救世主的形象。
拍攝過程:

潛心準備

1936年8月1日至8月16日,德國首都柏林舉辦了第1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來自世界51個國家的4594名運動員參加了此次體育盛會,120萬觀眾(其中15萬來自國外)觀賞了各項體育賽事。當時,希特勒納粹政權上台三年,正值如日中天、飛黃騰達之時,他們利用在柏林舉辦的這一世界頂級體育盛會的機會,無所不用其極地開動宣傳機器,以達到展示納粹德國“輝煌的”政治、經濟、文化成就,樹立其新的世界形象的政治目的。作為這一強大宣傳攻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納粹政權將用電影記錄這次體育盛會的任務交給了他們充分信任的里芬斯塔爾
為了確保這項重大任務的完成,納粹政權不惜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這一次,里芬斯塔爾不僅集導演、編劇與剪輯等諸項重任於一身,而且統領著一支由43人組成的龐大攝製組。攝製組成員當中,不僅有曾經為著名德國表現主義影片《卡里迦利博士的小屋》擔任攝影的維利·哈邁斯特,一直為“登山電影”導演阿諾德·方克博士擔任攝影師的庫爾特·諾依伯特、漢斯·高特沙爾克等,也有像古齊·蘭齊納這樣一些缺乏足夠經驗的年輕攝影助手。有幸的是,里芬斯塔爾對年青攝影師常能另眼看待,因為她賞識他們在工作中顯示出的實驗性與探索性,以及在困難的拍攝條件下表現出來的吃苦精神。此外,在後勤保障方面,納粹宣傳部還為里芬斯塔爾領導的攝製組提供了40輛專用汽車,一幢位於運動場附近擁有120張床鋪的辦公宿舍樓,一個電影器材庫,以及一個可供300人進餐的食堂,專門供攝製組人員使用。美國電影史學家戴維·鮑德威爾和克里斯汀·湯普森指出,納粹政權為奧運會在柏林及其附近地區建造的大型體育場和其他奧運設施,反映了這個政權為使世界其他國家產生深刻印象所做的努力。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場所的設計是考慮到了拍攝需要的.為此,她帶領攝影師觀看、研究各種比賽的過程與特點,選取恰當的拍攝角度,以及所需使用的鏡頭與膠片,並且反覆試拍。為了能夠找到運動過程的感覺,攝影師還練習手持攝影機跟拍某一個運動員的動作,但並不實際拍攝。晚上是里芬斯塔爾與攝製組碰頭、討論當天拍攝情況、布置第二天工作的時間。對此,里芬斯塔爾曾回憶說:“我們每天都有大約15000米的膠片送到蓋耶洗印廠洗印,晚上10點鐘,我要聽取我的兩個剪輯員助手匯報當天拍攝的膠片的洗印結果,觀看素材,做出評估。然後,我會根據情況安排或調整攝影師的工作。我與每位攝影師會晤的時間只有大約5分鐘,但討論常常持續到深夜兩點……”。
奧林匹亞奧林匹亞

精心設計

在第一集裡,里芬斯塔爾特意設計了一場“序曲”。在展示一系列古希臘羅馬運動員優美競技雕像之後,轉換到採集聖火,以及將聖火由希臘傳遞到柏林的過程。1936年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奧林匹克運動史上一個創舉:第一次將奧林匹克聖火由希臘的奧林匹亞傳遞到運動會所在地柏林。不過,影片中的取火儀式並不是原始紀錄。由於里芬斯塔爾對原來的採集聖火的儀式不夠滿意,有悖於她的藝術構思,於是她在特爾斐城古代運動場設計並導演了一場符合她心愿的取火儀式。為此,她讓美工在一個沙丘的圓頂上仿建了一個多立克式神廟,並且選出一位符合其古典健美要求的年輕男運動員作為第一個火炬手。不僅如此,舞蹈家出身的里芬斯塔爾還興致勃勃地親自加入到了取火慶典儀式上眾多裸體女舞蹈演員的行列中,展現她的舞姿。只是後來在剪輯時,由於她有意識沒有選取自己的正面鏡頭,因此觀眾幾乎無法辨認出她的身影。在“序曲”部分,影片通過一系列用光考究、煙霧飄渺的近景鏡頭,將一尊尊富有運動美感的男性塑像展現在觀眾面前。與此相反,女性塑像多是輕歌曼舞的柔美形象,甚至連那尊美輪美奐的阿芙羅狄蒂女神像(古希臘神話中愛情與美的女神),也不過是對讚頌力量之外的人體美的一種補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米龍的那尊聞名遐邇的古代“擲鐵餅者”塑像幻化成一個活生生的現代擲鐵餅運動員的優美健康的裸體形象。為此,里芬斯塔爾請德國著名十項運動員艾爾溫·胡伯站在一塊大玻璃後面,做出與米龍的古代擲鐵餅者塑像相同的姿勢,接著在玻璃上用黑色顏料畫出擲鐵餅者的輪廓,然後通過巧妙的光線照明(日光與人造光的混合光),達到負責該部分鏡頭的攝影師維利·齊爾克預想的效果。
在拍攝過程中,面對大量稍縱即逝的運動場面,里芬斯塔爾與她的攝影師們進行了很多技術革新。比如,他們利用架設在運動場各處的攝影機,以及鋪設在場地上的隱藏軌道,動態地記錄下各項賽事與活動;為了更好地捕捉鏡頭,他們製作出可旋轉各種角度的攝影機支架轉台,建造具有防震功能的攝影車;為了不使機器的聲音影響運動員比賽,他們將一種隔音的盒子套在攝影機上;在拍攝游泳比賽時,使用了當時還很鮮見的水下攝影;為拍攝跳水運動員的水下鏡頭,漢斯·艾爾特製作了一個特殊的防水盒子保護攝影機,而且訓練自己能以極快的速度、極為熟練的動作調整距離與光圈,並在泳池壁安裝了一個小型提升機,以使它能夠做出所需的連續的上下運動;由於當時還沒有變焦鏡頭可供使用,為了能夠拍攝游泳運動員的近景鏡頭,他將攝影機安裝在一個特製的小橡皮船的架子上,然後使用一根棍子操縱小船,以避免用搖漿的方式所出現的搖晃;除此之外,他還嘗試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拍攝方式,如在拍攝馬術比賽時,將小型攝影機安裝在馬鞍上;將分量極輕的小攝影機套在馬拉松運動員身上,這樣拍出的鏡頭雖然是搖晃的,但卻有著令人驚異的動感效果;在拍攝運動場全景時,甚至還動用了德國著名的“齊柏林”飛艇......
由於拍攝比賽時不能幹擾運動員的注意力,有些攝影機就架在離田徑賽場一定距離處事先挖好的坑隨後,影片記錄了運動會盛大的開幕式與比賽活動。在拍攝比賽的過程中,里芬斯塔爾不得不遵守國際奧委會的各項規定。因此,她所能運用的電影技術手段是受到限制的。然而,通過創造多種多樣的靈活機動的拍攝手法,里芬斯塔爾使攝製組能夠進行遠距離攝影和採取異常角度拍攝,從而克服了這一局限性。由於運動會只允許6位主攝影師進場工作,因此每位攝影師都有固定的任務範圍,如漢斯·艾爾特負責水下攝影與賽跑類項目;瓦爾特·弗蘭茨負責拍攝帆船、馬拉松比賽(使用手提攝影機拍攝),以及從氣球上往下拍攝的鏡頭;古齊·蘭齊納負責拍攝訓練、賽馬、體操、游泳、划船等項目;庫爾特·諾依伯特則擔任高速攝影的任務;漢斯·舍普負責長焦距鏡頭拍攝。此外,里芬斯塔爾還安排一些人持手提攝影機混在觀眾席中,偷拍觀眾觀看比賽時的各種反應。里拍攝。攝影機利用望遠鏡頭從遠處拍攝,鏡頭焦距就成了這部影片風格的一大特色。我們經常看到運動員形體活動的背景是扁平的,背景中的人臉是較模糊的。當攝影師用長焦鏡頭攝取細節時,這種效果尤為顯著。例如,在格倫·莫瑞斯拍攝的近景中,他身後的人群看來只是黑白相間、依稀可見的模糊景像。這種鏡頭與那些用低角度拍攝的以天空為背景(從而排除了人群)的運動員鏡頭形成對照。這種低角度拍攝天空的鏡頭形成了一種模式,被用於體操和跳水這些比賽項目的結尾。
戴維·鮑德威爾和克里斯汀·湯普森指出,雖然這部影片的場面調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奧運會官員而不是由導演控制的,但是在某些場景中卻存在著操縱的跡象。影片第一部分表現的事件(包括早晨跑步、蒸汽浴、游泳和鍛鍊)顯然是為拍攝安排的。晨跑者經過攝影機時隊形完美,運動員俱樂部外的人面帶笑容作出姿態。第五部分展示了在看台前做配樂柔軟操的大群婦女,這不可能不是為導演的利益作過某種程度的排演。而影片的最後時刻則肯定是搬演出來的:帶有一圈探照燈光的看台似乎是個模型,一排排移動的旗幟是為攝影機、而不是為場內觀眾安排的。在拍攝過程中,其他取景技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畫格中極低位置上的一排快艇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構圖,並且再次突出了天空的主導動機。有些取景突出了前後景層次的縱深並置,如一根樹枝和遠處的體育場貫串了大自然的主導動機,或法國腳踏車賽獲獎者們注視法國國旗升起。在更為個性化的片段中,某些技巧加強了影片的整體效果,例如當一名腳踏車賽手疾速沖向終點時,疊印技巧創造了速度的主觀效果。還有一些比賽場面是補拍的,比如撐高跳決賽是在晚間進行的,由於比賽時不允許使用燈光,而當時又沒有高感光度的膠片,因此只能在決賽的第二天晚上,讓參加決賽的兩位日本與三位美國撐高跳選手再次走進運動場,補拍決賽的鏡頭。
奧林匹亞奧林匹亞
第二集裡運用了許多剪輯技巧。有些片段利用了構圖的相似性,比如把表現五項全能比賽中整整一系列運動員起跑的搖拍鏡頭串接在一起。但在另一些片段中,構圖的不連續性卻顯得很重要。在一個鏡頭中,雙槓形成的對角線與下一個鏡頭中另一雙槓形成的對角線形成對比,這種以天空為背景的低角度構圖把體操和跳水兩個片段連線起來。許多表現跳水運動員的鏡頭方向相對,在表現引人入勝的決賽場面時達到頂點:11名跳水運動員一個一個地跳向空中,實際上每次切換都把跳水運動員的起跳點從畫格一邊移向另一邊。這種構圖手法與快速刪剪節奏結合起來,為這個段落創造了一個振奮人心的結尾。
完成畫面的剪輯之後,里芬斯塔爾又忙於設計音效,她設計了多達16種的不同音效(解說員的聲音、觀眾的聲音、音樂等,並用聲音、話語、自然音效等),以強化某些表現力較弱的畫面效果。經過3個月的混錄,里芬斯塔爾製作了長達3萬餘米的錄音帶。最後,她親自監督製作了第一批6個拷貝。這部影片的聲音簡潔有力。赫伯特·溫德特譜寫的華格納風格的浪漫音樂伴隨著許多比賽場面,在開始和結尾解說員未向觀眾傳遞有關比賽的信息時顯得格外重要。音樂暗示了觀眾作出反映的方式:樹林中的開場部分用的是緩慢而莊嚴的樂曲;第二段鍛鍊部分用的是節奏輕快的音樂;跳水比賽時用的樂曲氣勢恢弘,令人振奮。為了變化起見,有些場面沒有用音樂,而是著重突出解說員的聲音(比如曲棍球比賽),這個聲音對影片中間部分的個人化敘事片段尤為重要。在五項全能和十項全能比賽中,解說員通過暗示我們注視某些運動員而建立起了懸念,他把聲音稍稍壓低,使人感到他也在期待比賽的最終結果。雖然偶爾有些從比賽現場傳來的音效(如人群歡呼聲、風聲),但在聲音方面這部影片主要是靠音樂和解說引導觀眾的注意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