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統計學:經濟與管理中的數據分析

套用統計學:經濟與管理中的數據分析

《套用統計學:經濟與管理中的數據分析》是由徐哲、石曉軍、楊繼平、王惠文等主編的文獻。

基本介紹

  • 書名:套用統計學:經濟與管理中的數據分析
  • ISBN:9787302268161 
  • 頁數:471
  • 出版時間:2011-11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作者:徐哲、石曉軍、楊繼平、王惠文等
定價:4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268161
出版日期:2011.11.01
印刷日期:2015.07.17

內容簡介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如何蒐集、整理、描述、顯示和分析數據,幫助人們認識和探索系統的主要特徵和內在數量規律性的學科。作為數據分析的一種重要工具,統計方法已經成為經濟與管理學科領域的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的必備知識,是經濟與管理類各專業學生必修的核心課程。本書從經濟與管理學科對統計分析的要求出發,重點介紹套用統計學中的基礎理論方法及其分析技術。與以往同類教材相比,本書增加和強化了經濟管理統計分析方法及套用部分的章節,如抽樣調查、非參數統計、多元統計分析,並且增加了案例分析和統計軟體的套用。希望可以幫助讀者更全面地掌握套用統計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套用技巧,使得套用統計學方法真正成為一個實用的工具。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統計與統計學 1
一、統計的含義 1
二、學習統計學的意義 2
三、統計學研究對象的特點 2
四、客觀現象內在數量規律性 3
第二節統計數據的計量與類型 4
一、統計數據的計量尺度 4
二、統計數據的類型 6
第三節統計分析的基本概念 7
一、總體與樣本 7
二、總體參數與樣本統計量 8
三、變數 8
第四節統計學分科 9
一、描述統計學與推斷統計學 9
二、理論統計學與套用統計學 10
第五節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 11
一、古典統計學時期 11
二、近代統計學時期 12
三、現代統計學時期 12
第六節統計學在經濟管理中的
套用舉例 13
本章小結 14
思考題 14
第二章統計數據的收集、整理
與展示 16
第一節統計資料的收集 16
一、統計數據的來源 16
二、統計資料的收集方法 17
三、統計資料收集的技術工具 18
四、統計調查的組織方式 21
五、統計資料收集方案設計 23
第二節統計數據的整理 24
一、統計數據的審核 24
二、統計分組 25
三、頻數分布 27
第三節統計表與統計圖 32
一、統計表 32
二、統計圖 33
第四節品質數據的圖形展示 34
一、條形圖 34
二、餅圖 35
三、累積頻數(頻率)分布圖 35
第五節數量數據的圖形展示 36
一、直方圖 36
二、折線圖 37
三、累積折線圖 38
四、莖葉圖 39
五、頻數(頻率)分布曲線 40
第六節統計軟體的套用 42
一、品質數據的圖形展示 42
二、數量數據的圖形展示 46
本章小結 56
思考與練習題 56
第三章統計數據分布特徵的描述 59
第一節數據分布的集中趨勢 59
一、集中趨勢與平均指標 59
二、數值平均數 60
三、位置平均數 63
四、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的比較 67
五、相對位置:百分位數 68
第二節數據分布的離散程度 70
一、測定離散程度的意義 70
二、品質數據離散程度的度量 70
三、數量數據離散程度的度量 70
第三節集中趨勢與離散程度的綜合
運用 74
一、z分數 74
二、經驗規則與切比雪夫定理 75
三、異常值檢測 77
第四節數據分布形狀的測度 77
一、測定分布形狀的意義 77
二、數據分布的偏態 77
三、數據分布的峰度 78
第五節統計軟體套用 80
本章小結 81
思考與練習題 82
案例分析 84
第四章正態總體的抽樣分布 86
第一節抽樣分布的概念 86
一、樣本均值的抽樣分布 86
二、樣本比例的抽樣分布 88
第二節常態分配及其三大抽樣統計量
分布 88
一、常態分配 88
二、?2分布 91
三、t分布 92
四、F分布 94
本章小結 96
思考與練習題 96
案例分析 99
第五章參數估計 101
第一節參數估計概述 101
一、參數估計的基本概念 101
二、點估計的基本概念 101
三、區間估計的基本概念 102
四、置信區間的性質 102
第二節點估計 103
一、矩估計法 103
二、極大似然估計法 105
三、點估計的優良性準則 106
第三節一個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 109
一、總體均值的區間估計 109
二、總體比例的區間估計 113
三、正態總體方差的區間估計 114
第四節兩個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 115
一、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區間估計:
獨立樣本 115
二、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區間估計:
配對樣本 118
三、兩個總體比例之差的區間估計:
獨立樣本 119
四、兩個總體方差之比的區間估計:
獨立樣本 120
第五節樣本容量的確定 122
一、估計總體均值時樣本容量的
確定 122
二、估計總體比例時樣本容量的
確定 123
三、估計兩個總體均值之差時樣本
容量的確定 124
四、估計兩個總體比例之差時樣本
容量的確定 124
第六節統計軟體套用 125
一、一個正態總體均值的
區間估計(大樣本) 125
二、一個正態總體均值的
區間估計(小樣本) 125
三、一個總體比例的區間估計 126
四、一個正態總體方差的區間
估計 126
五、兩個正態總體均值之差的區間
估計(獨立樣本、大樣本) 127
六、兩個正態總體均值之差的區間估計
(獨立樣本、小樣本、等方差) 127
七、兩個正態總體均值之差的區間估計
(獨立樣本,小樣本,異方差) 128
八、兩個正態總體均值之差的區間估計
(配對樣本、大樣本) 129
九、兩個正態總體均值之差的區間估計
(配對樣本、小樣本) 129
十、兩個總體比例之差的區間
估計 130
十一、兩個正態總體方差之比的
區間估計 130
本章小結 131
思考與練習題 132
案例分析 134
第六章抽樣調查基礎 135
第一節基本概念 135
一、抽樣單元和抽樣框 135
二、誤差 136
三、精度、信度與效度 136
第二節簡單隨機抽樣 137
一、樣本容量的確定 137
二、估計方法 138
三、方差與區間估計 141
第三節分層隨機抽樣 142
一、層數確定與樣本量分配 143
二、估計量及其性質 145
第四節多階段抽樣 147
一、多階段抽樣概述 147
二、估計量及其性質 148
第五節整群隨機抽樣 151
一、整群隨機抽樣概述 151
二、群劃分的原則 152
三、群規模大小相等時的估計量
及其性質 152
第六節系統抽樣 154
一、系統抽樣的實施方法 155
二、估計量及其性質 156
第七節統計軟體套用與案例研究 159
一、統計軟體套用 159
二、案例研究 161
本章小結 165
思考與練習題 166
案例分析 169
第七章假設檢驗 170
第一節假設檢驗基本原理 170
一、假設的陳述 170
二、假設檢驗中的兩類錯誤 171
三、檢驗統計量與拒絕域 173
四、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 175
五、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 176
第二節一個總體參數的假設檢驗 177
一、總體均值的檢驗 177
二、總體比例的檢驗 179
三、總體方差的檢驗 180
第三節兩個總體參數的假設檢驗 181
一、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檢驗:
獨立樣本 181
二、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檢驗:
配對樣本 184
三、兩個總體比例之差的檢驗:
獨立樣本 186
四、兩個總體方差之比的檢驗:
獨立樣本 188
第四節假設檢驗中的其他問題 189
一、P值(P-value) 189
二、檢驗功效曲線 190
第五節統計軟體套用 194
一、一個正態總體均值的
檢驗(大樣本) 194
二、一個正態總體均值的
檢驗(小樣本) 195
三、一個總體比例的檢驗 195
四、一個正態總體方差的檢驗 196
五、兩個正態總體均值比較的
檢驗(獨立樣本,大樣本) 197
六、兩個正態總體均值比較的檢驗
(獨立樣本,小樣本,等方差) 197
七、兩個正態總體均值比較的檢驗
(獨立樣本,小樣本,異方差) 198
八、兩個正態總體均值比較的檢驗
(配對樣本,大樣本) 199
九、兩個正態總體均值比較的檢驗
(配對樣本,小樣本) 199
十、兩個總體比例比較的檢驗 200
十一、兩個正態總體方差比較的
檢驗 201
本章小結 201
思考與練習題 202
案例分析 205
第八章試驗設計與方差分析初步 208
第一節試驗設計與方差分析概述 208
一、基本術語 208
二、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209
第二節單因素試驗設計與方差分析 210
一、單因素設計的方差分析 211
二、多重比較 212
三、影響最大的處理 212
第三節配對比較試驗設計與方差
分析 213
一、配對比較試驗設計 213
二、配對比較的方差分析 214
第四節隨機化區組設計與方差分析 214
一、隨機化區組試驗設計 214
二、隨機化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 215
三、隨機化區組設計的多重比較 216
第五節二因素無互動作用試驗設計
與方差分析 217
一、二因素無互動試驗設計 217
二、二因素無互動試驗方差分析 217
第六節二因素且有互動作用的試驗
設計與方差分析 218
一、二因素且有互動試驗設計 218
二、二因素有互動試驗的方差
分析 220
第七節統計軟體套用 221
一、單因素方差分析 222
二、無互動作用的雙因素方差
分析 223
三、有互動作用的雙因素方差
分析 225
本章小結 227
思考與練習題 227
案例分析 233
第九章非參數統計初步 236
第一節卡方檢驗 236
一、多項總體擬合優度檢驗 237
二、泊松分布擬合優度檢驗 239
三、常態分配擬合優度檢驗 239
四、列聯表獨立性檢驗 241
第二節單個總體的位置檢驗:
符號檢驗 244
第三節兩個總體的比較 246
一、兩個總體的比較:獨立隨機
樣本 246
二、兩個總體的比較:配對樣本 248
第四節多個總體的比較 251
一、多個總體的比較:獨立樣本 251
二、多個總體的比較:配對樣本 252
第五節其他非參數統計方法 253
一、Spearman秩相關檢驗 253
二、Kendall一致性檢驗 255
三、隨機性遊程檢驗 257
本章小結 258
思考與練習題 258
案例分析 265
第十章線性回歸分析 267
第一節相關係數的概念 267
一、函式關係與隨機關係 267
二、Pearson相關係數 269
三、相關關係與因果關係之間的
聯繫 270
第二節線性回歸模型 270
一、回歸分析所研究的問題 270
二、線性回歸的總體模型 272
第三節最小二乘估計方法 274
一、最小二乘估計方法的推導 274
二、總體參數估計量的性質 276
第四節模型效果分析 276
一、為什麼要進行模型效果分析 276
二、殘差的樣本標準差 277
三、測定係數 278
第五節顯著性檢驗 281
一、回歸模型的線性關係檢驗:
F檢驗 281
二、回歸參數的檢驗:t檢驗 282
第六節變數篩選方法 283
一、向後刪除變數法 283
二、向前選擇變數法 284
三、逐步回歸法 284
第七節殘差分析 285
一、殘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285
二、殘差分析的幾個主要內容 285
第八節案例分析與統計軟體套用 286
一、一元線性回歸建模與Excel軟體
套用 286
二、多元線性回歸建模與SPSS軟體
套用 289
第九節虛擬自變數的回歸 292
第十節擬線性回歸模型 293
一、非線性回歸問題 293
二、擬線性回歸模型的一般形式 294
第十一節異常值的問題 295
一、離群點 295
二、高槓桿率點 296
第十二節多重相關性問題 297
一、多重相關性的含義 297
二、多重相關性的危害 299
三、多重相關性的經驗診斷與處理
方法 302
四、多重相關性的補救方法簡介 302
本章小結 304
思考與練習題 305
案例分析 309
第十一章主成分分析 311
第一節工作目標和基本思路 311
一、主成分分析的工作目的 311
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312
第二節主成分分析的計算方法 313
一、算法推導 313
二、主成分分析的計算步驟 315
三、主成分的基本性質 315
第三節輔助分析技術 316
一、精度分析 316
二、解釋主成分 317
三、特異點的發現 318
四、樣本點在主超平面上的表現
質量 319
五、數據重構 320
第四節因子分析方法 321
一、因子分析模型 321
二、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322
第五節統計軟體套用與案例研究 322
一、SPSS軟體套用 322
二、案例研究 327
本章小結 333
思考與練習題 334
案例分析 336
第十二章聚類分析和判別分析 338
第一節聚類分析 338
一、聚類分析概述 338
二、距離和相似係數 339
三、系統聚類法 342
四、動態聚類法 350
第二節判別分析 353
一、判別分析概述 353
二、距離判別法 353
三、Bayes判別法 357
四、Fisher判別法 360
第三節統計軟體套用 362
一、聚類分析 362
二、判別分析 369
本章小結 373
思考與練習題 373
案例分析 374
第十三章時間序列分析和預測 375
第一節時間序列的概念和種類 375
一、時間序列的概念 375
二、時間序列的種類 376
第二節時間序列的水平與速度分析 377
一、時間序列的水平分析 378
二、時間序列的速度分析 381
第三節時間序列的構成和預測模型 383
一、時間序列的構成 383
二、時間序列預測模型 385
第四節長期趨勢的測定 386
一、移動平均法 386
二、指數平滑法 390
三、模型擬合法 393
第五節季節變動的測定 396
一、季節指數 396
二、測定季節變動 396
三、季節調整 399
第六節循環波動的測定 400
第七節統計軟體套用 403
一、時間序列數據格式的產生 403
二、時間序列序列圖的繪製 403
三、時間序列的分解 404
本章小結 411
思考與練習題 412
案例分析 414
第十四章指數 416
第一節指數概述 416
一、指數的概念 416
二、指數的作用 417
三、指數的分類 417
第二節總指數的編制方法 419
一、綜合指數 419
二、平均指數 423
第三節指數體系和因素分析 427
一、指數體系 42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