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佛灘記

《夷佛灘記》是宋代張方為治理大佛灘而作的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夷佛灘記
  • 出處:《樂山歷代文集》 
  • 作者:張方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記
作品原文,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漢嘉因光武所嘉整墊得名,以今上藩邸升嘉定府,又賜嘉慶軍。江由傑特,士風厚美,冠冕蜀郡。瀆江自東北來,順下不爭,而青衣、沫水西南來,如暴客挾萬馬而馳,沫為最甚。秦以前蓋患之,蜀守鑿離堆辟沬水之害,余嘗辨之詳矣。《華歡跨樂陽國志》又云:南安縣溉有名灘,一曰雷坻,一曰鹽溉,李冰所平也。近世水道轉北,侵齧府城,灘險益獰,舟楫覆溺,歲或百人,為阱國中,幾累此山川。
嘉定十五年(1222年)予將命西來,奉指祥刑,上離堆,瞰三江之勢,可以用工疏浚,南分青沫之暴,西殺雷坻鹽溉之怒。顧副游力薄,有志而未敢出諸口肯兆淚拘。自夏徂秋月,常覿覆舟,揭賞以援溺而不得免焉。明年夏四月,行部而還,目擊諸部總所運舟碎石壁之下,死者四十人,為之愧惻者累日。惟上踐位三十年視民如傷仁治宇內,龍潛之地,寄耳目於有司,凡民之麗於辟者,歲白鍵凶不過數人,而漱議審覆,可疑者疏駁,可閔者嘉裁,失出之罰輕,失入之罰重,常欲緩死以求其生,而灘險在旁,實千載群冤之圄,恬然熟視,委之莫如之何,獨不忝厥官,負天子好生之寄哉。乃斷諸心,訪諸耆舊,具此白朝廷,規度地形,建屋百楹以處工徒,聚糒糗,刻灶臼,鳩材備器,十月乙酉興役,先是連日霖潦,鹹以始事為憂。是日也,用牲乾江,既祝甫退,淫雨驟收,日光散射,眾志鹹忻......。(以下碑文剝落)

注釋

佛灘又名大佛灘,是岷江險灘,在樂山大佛前三江匯流之域。張方提點成都府路刑獄(治嘉州)時,曾在嘉州開鑿新渠,疏浚河套葛狼道以殺三江怒濤。此文即記述此一水利工程之經過,惜碑文剝落不全。漢嘉嘉州,“雷坻″原作“雷垣”,“垣”誤。

作者簡介

張方,字義立,晚號亨泉子。南宋資中(今屬四川)人,慶元五年(1199年)已未章甩承科進士,累知果、眉二州,提點利夔成都路刑獄肯悼刪婚,曾治事嘉州。官至兵部侍郎。以母老乞歸,學者稱亨泉先生,有《亨泉遺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