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來村

夯來村隸屬於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縣吉衛鎮,夯來村來位於禾庫鎮與米良鄉之間。夯來共6個村民小組,分為上下兩片,上片由3、4、5三個村民小組構成,稱為田寨;下片由1、2、6三個村民小組構成,稱為夯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夯來村
  • 地理位置:禾庫鎮與米良鄉之間
  • 面積:1391.7畝
  • 人口:776人
村況介紹,自然生態,社會經濟,當地特色,美食,傳統木屋,苗繡,苗歌,古墓,民俗文化,姓氏,口碑文獻—古老話,節日,喪嫁習俗,苗族婚嫁,苗族喪葬,苗族禁忌,苗族傳說,傳說1,傳說2,

村況介紹

夯來村共171戶776人,總面積為1391.7畝,其中基地面積933.3畝(其中旱地320畝,水田613.3畝),林地458.2畝,其中408.2畝為退耕林地。

自然生態

吉衛鎮夯來村南與吉首矮寨、鳳凰古城、臘爾山交界,西與貴州松桃巴矛草海毗鄰,北與邊城茶峒有西環線相連。東距花垣縣城42公里,離吉衛鎮政府5.2公里,下坨公路4.1公里,吉茶高速公路出口25公里,吉首50公里,鳳凰60公里,鳳凰—銅仁機場60公里。
地貌為喀斯特地貌,分布有大型溶洞及地下暗河,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全村總面積15000餘畝,生態林地面積3500畝,耕地面積538畝。
村莊東北方有天然形成的大片石林,怪石嶙峋,造型奇異,岐徑溝連,多被藤蔓綠植環繞,如同天然形成的迷宮,未被旅遊開發。
村莊東部整面山崖分布有大小不均的若干岩洞,僅肉眼可見就有4個大型洞穴。主洞為天然形成的岩洞——夯來洞,規模較大,幽深而不可測,洞內冬暖夏涼,有天然形成的水塘,鐘乳石,景色壯麗。其中夯來洞也被稱為土匪洞,在1948年,曾有一撥土匪藏於此,土匪頭目叫周子康,周新吾,有近80人,周新吾和其妻子被解放軍擊斃於夯來洞,周子康逃脫,剩下的土匪投降後支援抗美援朝。夯來洞內曾有天神廟,建於20世紀初,有木質的神像,為保村民平安建立此廟。據村民介紹洞內仍保留天神廟的痕跡。遠近村民來此祭拜,但因歷史原因“破四舊”,神像、神龕遭受毀滅性破壞,現已蕩然無存。如今村民仍保留過年的時候年二十九或年三十,村民有祭拜燒紙的傳統,以求風調雨順,萬事平安。主洞洞前有巨石阻擋,若非藉助繩索無法進入洞內,有一定開發難度,但正因此也保護了岩洞少受破壞。
夯來村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平均海拔880米,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降雨量1145毫米(氣溫與降水數據為縣誌內記載的吉衛鎮平均數據,多方調查無夯來村具體數據)。村內飲用水為山上自然湧出的山泉水,水質清冽,礦化程度低(村內多年燒水壺未曾有水銹),常有縣城居民前來打水用於煮茶,水質無相關部門做過任何鑑定。土壤性質無相關部門做過任何鑑定。
野生植物包括野生獼猴桃、八月瓜、竹子、山茶樹等,指示環境優良度的苔蘚隨處可見。山上野生中藥材有瓜蔞、虎杖、夏枯草、魚腥草、五倍子、五味子、仙合草、木通、鐵馬鞭、冬葵子、野百合、白芨、野菊花、續斷、南沙參等,種類多數量少。囿於土地量少且不連片,村內未曾有人開展過中草藥種植。野生動物包括竹鼠、野豬、蜜蜂馬蜂、野貓、多種鳥類(無法確定種名)。村民無破壞性開發,加之周邊無任何工廠污染源,因而自然原始,生態極佳。

社會經濟

夯來村分為上寨和下寨,5個村民小組,142戶,558人,95%以上的人口為苗族。其中黨員13名,低保戶42戶,低保等級分為三級,90元/人/月,100元/人/月,120元/人/月,建檔立卡貧困戶436人。村長龍再齊,村支書麻興忠,會計麻建文,婦女主任麻桂蓮,綜合治理專乾龍德林,建設治理專乾麻德林。2017年3月份將舉行村支兩委的選舉換屆。
夯來村自2013年由扶貧開發辦和以工代賑單位牽頭進行了村莊道路硬化,村莊下水道改造及村莊自來水的通水工程,2014年完工;2014年由縣住建局牽頭進行了危房改造。
村內無文化廣場,無任何公共休閒娛樂設施,無任何定期公共活動。
夯來村78.13%為貧困戶,然而實際走訪發現貧困程度近乎90%,貧困面大,貧富差距小,沒有過度富有的農戶,也沒有極端貧困的農戶,處於普遍貧困狀態,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致貧原因主要是因病缺少勞動力,缺少啟動資金,缺少種養殖技術,無法打開市場賣不出量賣不出價。
種植以玉米、水稻、烤菸、黃豆、油菜為主,但耕地面積少,僅留作口糧,存在因野豬破壞或稻瘟而出現第二年無糧可吃的情況。土地小片而分散且常在大山深處,運輸只能靠走山路人力來背,勞動量極大。
養殖以豬、牛、雞、鴨為主,多為小數量養殖過年吃。其中養殖大戶包括:
1、下寨養豬大戶一家,戶主麻昌輝,主業釀酒—燒刀子,酒糟用來餵豬,進而節省成本。養殖規模現分為4個圈(每個圈分別有2隻種豬,3頭成豬,17頭豬仔,6頭成豬,總計28頭),未成立或加入任何養豬合作社。
2、上寨豪豬大戶一家。戶主龍明生膽大敢闖,但缺乏特種養殖技術,豬病急需技術指導。
3、下寨養羊大戶一家,戶主劉愛平,外地老闆,娶本村女子後住在村里,很實幹。2014年成立養羊合作社,村民以乾股入社,前兩年投入近200萬元,養羊合作社仍處於虧損狀態,現逐漸摸索出養殖技術。有發展民宿的想法。
4、上寨養豬合作社一家,共5戶參與,各家獨立養殖,獨立售賣,未能發揮合作社實際效用,且較為擔憂銷路與價格。
5、上寨竹鼠合作社一家,共5戶參與,棚舍已大體建完,囿於缺乏資金現處於停滯狀態,無法購入種苗開展養殖。
6、下寨養牛大戶2家。
村里大部分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很多空置住宅。下寨空心化嚴重,上寨在2016年出現中年男子返鄉潮,其中養豬,養牛,養竹鼠都是今年才剛剛做起來。
合作社還包括2015年由成立油茶合作社,全體夯來村村民加入,但是目前由於村子裡年輕人外出務工,缺乏管理,油茶長勢欠佳,荊棘叢生,採摘困難。

當地特色

美食

湘西臘肉、酸湯、苞谷酸、米豆腐、菜豆腐、稻田魚、野生菌類等,更有村民自己釀的美酒—苞谷燒。夯來村苞谷燒的消費者主要是花垣、吉首等周邊城市的居民,還有村子周圍的村民和吉衛鎮周邊的村民。當地村民喜歡苞谷燒的口味,並且由於本地的水源水質較好,釀出的苞谷燒比其他地方的口感更好。上下寨各有一家酒坊,下寨酒坊古法釀製,已有十幾年,由祖輩傳下來。下寨釀酒人家已經進行工商個體戶註冊,形成一定規模,有縣城散戶前去買酒,價格最低在12元一斤,陳酒在30元一斤。上寨沒有進行註冊,價格在10元一斤,趕集好的時候可銷售70-80斤。上寨酒儲存在山洞內,有近一萬斤藏酒,儲量可觀。

傳統木屋

下寨傳統苗寨木屋保存完好,外部形制統一,已有百餘年歷史,黑瓦立檐。房屋鱗次櫛比,菜園鬱鬱蔥蔥,穿梭村巷之中頗有趣味,宜採風。缺點在於村民貧困,房屋內部無任何裝修裝飾、採光較差、部分老宅的木樁底部被蟲蛀急需保護、無洗澡房、無乾淨衛生間。木屋多為二層,有充足住宿空間。

苗繡

夯來村被授匾“湘西自治州苗繡傳習點”,將有苗繡非遺傳承老師授課,村內婦女普遍有苗繡基礎,2016年10月底已開展過一次3天課程。村子婦女在農閒時聚在一起繡花,對唱苗歌,開懷快樂,成為一道非常迷人的風景線,尤其是開懷坦誠的氛圍非常能感染人。其中編花帶是婦女使用牛骨,在一個架子上系彩線,編織花帶子,極具特色的體驗活動。存在的問題是中老年婦女眼睛普遍不好,配不到合適的眼鏡也沒有錢買;村莊內有兩架紡織車幾近荒廢,因為市場上布匹廉價易得,手工紡織效率低強度大,處在被遺忘的邊緣;手工苗繡自建品牌較為困難,如何聯繫大品牌進行合作,以及如何讓村民得到與之匹配的經濟回報。

苗歌

當地苗歌主要是雙方對唱,一方唱罷一方接,最後大家樂呵呵的比出個高低,極具趣味性。村里中老年人年輕時就在山坡上想唱就唱,現在只有在人多的時候,比如大家一起繡花,或者來了別村的客,心情好且有對手的時候才會對唱。村里中老年人普遍喜歡聽苗歌,打苗鼓。打鼓唱歌都是可以進行節目編排的極具觀賞性的民俗活動,年輕一輩唱苗歌的很少、村里沒有苗鼓、如何進行聯合創作傳播創新。

古墓

村西部山上有一座古墓,已被盜。據村民介紹古老墳中有常年不斷流的山泉水,較為特別。本村無村史村志,查閱縣誌無相關資料,無歷史考古者前來勘探諮詢,暫時沒有聯繫上當地民俗文化研究學者。當地苗族無文字,所有歷史均為口述,包括以《古老話》流傳。村民相傳古墓是蚩尤99座墳墓中的一座,有一個吉衛古老墳的傳說。

民俗文化

姓氏

夯來村民的姓氏,以麻姓為主,龍姓,石姓都是外來遷入的。其中麻姓是從吉衛遷徙過來,龍姓主要從麻栗場遷徙而來,有三兄弟,其中一個到夯來上寨,,一個到夯來下寨,最後一個到邊城鎮磨老村(龍家大院),據村民介紹龍姓的祖宗源於花垣縣的補抽鄉。石姓在夯來有三家,有兩家從邊城鎮磨老村遷來,另一家從排吾鄉延吉村遷來。

口碑文獻—古老話

花垣苗族的《古老話》,是我國苗族地區最獨特的口碑文獻,它流傳在湘西花垣縣的吉衛、雙龍、貓兒、龍潭、麻栗場等鄉鎮及湘西其它各縣的苗族地區。
花垣苗族的《古老話》是我國著名的一部長篇古歌,它產生於遠古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豐富。《古老話》主要包括了開天立地篇的“濮斗娘柔”;前朝篇的“奶夔瑪媾”、“親言姻語”;後換篇的“仡戎仡夔”、“仡索仡本”、“巴龍奶龍”、“接龍”、“說火把”、“事物生成共源根”、“上天門”、“仡輸”等內容。
《古老話》是苗族的一部主要典籍,也是中國史前史的典籍著作,形成歷史悠久,內容極為豐富,對研究苗族古代的歷史、政治、經濟、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祭祀、醫學、美學、法學、農學、天文、飲食、生產、生活、婚姻、民俗、軍事、科技、部族戰爭、民族遷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是人類創造文明的“基因”,是一部苗族的《百科全書》。
據村民介紹夯來村的老人,特別是巴代雄還會講古老話。

節日

傳統苗族節日有二月二龍抬頭,進土地廟;四月八,殺牛慶祝;端午節,包棕包,本地習俗是楊氏姓氏的人必須要包,且要送給親朋,不包的話會被蛇咬;趕秋(節氣中的立秋),慶祝秋收,場面宏大;重陽節,在苗族文化中比較注重,無論窮富要打糍粑,殺鴨宰羊等。

喪嫁習俗

苗族婚嫁

花垣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婚姻以媒婚為主。苗族青年通過勞動、趕場、串親等方式相互接觸愛慕,經多次約會,對唱情歌,互贈禮物等確定戀愛關係,而後自由結婚的。
訂婚,通常是男方家主動向女方家求親。當男方看上某家姑娘或某男女相愛之後,男方必須備禮物,央請媒人去女方家“討口風”,女家如高興熱情,說明有意開親,媒人便回告男家,擇吉日前去正式提親。媒人往返的次數越多越好,俗稱“多求為貴”,女家商量同意,親事初定,通過放鞭炮,吃放話酒,正式訂婚。訂婚後,男方要擇日向女方“過禮”,時間一般在結婚前一年,禮物有糍粑、酒、肉、米、糖等,禮物多少,雙方視經濟條件而定,主要是讓女方請家族親友喝喜酒、認新親。隨後,男方便向女方“討庚”,取女方生辰八字,以便請“陰陽先生”擇吉日委親。娶親前一晚,男方抓一兄弟為“管親郎”,苗族人結婚新郎迴避不去女方家接親,帶抬花轎、嫁妝的隊伍前往女家迎親。
此前,新娘要隔居族家。娶親這天,新娘的姊妹們喜開玩笑,用鍋菸灰往“管親郎”臉上塗抹,惹人大笑。發親一般是深夜或次日凌晨,新娘修眉整裝後,哭拜父母等,由兄弟背著上轎,路途遠的則由兄弟背出門新娘打黑傘徒步。新娘出嫁由親屬女友陪伴,特別是請兒女滿堂的婦女做“引親娘”,還要請男女歌師一同前往,到新郎家賽歌。發親後,由“管親郎”打馬燈引路,行往男家。同時,到女方家吃喜酒的賓客,全部往男方家去吃“攆腳酒”,叫做“正客”,男方家另外的散客叫“副客”。新娘接至男家門前,男家必燒旺火一堆,象徵吉樣興旺,然後新娘按擇定的吉時吉刻進屋。
進屋時,男方全家人要躲避在一處高地方,意為以後新娘不會壓制全家人。新娘進屋以後,要接過男方中年婦女交給的炊具,以示從此成家理事。然後,坐在火塘右側置有“符紙”的凳子上至通宵。下午,賓客前來賀喜,男方擺宴款待,特別對“正客”必須熱情款待。晚上,新郎與新娘家請的“巴江莎”(苗語,意為歌師)開場對歌,苗族人稱唱“堂歌”(苗族請歌師唱堂歌一般是在婚嫁、造房這種大喜事),中途宵夜敬酒、發喜糖,賓客以此為樂,通宵達旦。第二天上午,舉行吃酒儀式,主客雙方各由一名老人互敬賀詞和祝酒詞,祝賀夫妻恩愛合好,百頭偕老,諸事順遂,並唱歌歡慶,講結親古老話,互贈禮品,婚慶期間,男方親族在合夥請客吃飯,俗稱“排家飯”。苗族婚期為兩天,新郎新娘只能見面,不能同宿,這就是苗族人新婚之夜“不婚”的風俗。散客後,新婚夫婦進入正常生活。

苗族喪葬

苗家巴代葬禮是許多巴代扎、巴代雄和親朋好友為死去的巴代扎祭奠送葬儀式,具有獨特的苗家巴代扎葬禮特色。
出殯的前一天,要在出殯路上設定五營四哨為死去的巴代扎趕鬼。相傳巴代扎生前趕鬼殺鬼無數,死後為避免邪鬼糾纏,一路上都要在營地放下棺木,由巴代扎做法趕鬼。
第二天出殯後,靈柩每到一營停下來,鑼鼓手敲起鑼鼓,巴代扎在陰兵兵營用馬鞭、綹巾等為亡人趕豬趕羊、驅邪神邪鬼。
靈柩按風水先生所指的方向擺正後,巴代扎揮舞招魂旗招魂、眾巴代扎打綹巾打先鋒,巴代扎各收各的陰兵。

苗族禁忌

苗族,遍布世界各地,各地禁忌略有不同,花垣苗族素有百里苗鄉之稱,解放前花垣苗族人還沿用舊稱把花垣現在的苗區:吉衛、雙龍鎮、石欄等鄉鎮用十里、九里、七里等來稱呼。花垣純苗區禁忌很多,假如有福氣遇到苗區的節日、婚嫁、修房上樑、做法事、老人去世等世俗,那么他們的禁忌還是很多很多,下面花垣“東門民眾”整理主要幾種值得外地來賓到花垣苗家做客應該注意的習俗,免得引起不愉快和笑話:
忌踩三腳。苗家火坑裡放一鑄鐵三腳架,用作炊事,傳說三腳架是3個護火的祖先變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則就是對祖先不恭。
忌坐火坑上方。火坑右邊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稱為“夯高”,設有祖先神位,是苗族人長輩坐的,年輕人和兒童嚴禁坐在此地,賓客一般不能坐,除非德高望重年紀大的貴客主人允許可以坐除外,更不準在這方打鬧、波水或說髒話,否則就是褻讀,神人共憤。
忌震“龍巖”。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為“龍穴”,最忌震動,據說震動“龍穴”,“龍”就會受驚離去,主人就會遭殃。
父母健在忌戴白帕,忌戴白帕並纏腰捶地進別人家門。戴白帕則標誌喪親守孝。
大年三十忌吹柴火、據說是吹柴大會把新的一個的財運吹走,從而貧困潦倒。新年正月初一忌掃地,掃地代表新的一年把財掃出門。新年正月狗日忌掃地,傳說這天掃地屋會進跳蚤。
火塘一般設在堂屋左邊前面一間,安裝木地板(苗語稱“板棕”),內挖火坑,火坑離木地板面深一尺左右,以約四尺長、三至五寸厚的條石圍砌而成。火坑內置一鑄鐵三腳撐架,可架鼎鍋煮飯炒菜。除婚喪喜慶宴客用灶之外,常年炊事多在火坑進行。吃飯人少時,菜就放在鍋蓋上,一家人圍鍋而食。如若來客多辦了幾道菜,就在火坑邊擺一張方桌擺放盤碟。冬日天寒,就把各種不同的熟菜倒在鍋內一鍋煮,邊炊邊吃。火坑內日夜不斷煙火,或燒柴禾或煨樹蔸,火坑邊放著茶罐、水罐,隨時有熱茶、熱水。農家木房板壁枋柱被熏得烏黑鋥亮,皆因火塘煙火不斷之緣故。山村木房,觀其四壁煙燻之色,便可大略推算出它的年歲來。常年煙燻,雖遮住了房屋俊美的容顏,卻使房屋樑柱、板壁免遭蟲蛀之患,經年耐久。火塘上方樓面用木條或竹塊鋪成,問有縫隙,一則可通柴煙,二則可為烘乾包穀用。火坑上方吊有一炕架,上面掛放臘肉、豆乾、辣椒等可供熏食之物。火坑周圍擺放的都是自製的湘西苗族特有凳子。鄉人好客愛熱鬧,家中常有鄰里客人圍坑而聚,邊烤火,變唱苗歌,邊閒話,興致所至,架起鼎鍋,烹煮野味,溫酒共飲,其樂融融。
湘西苗族對於火塘都頗多講究。三腳撐架常年一般不移動,只在大年三十才可挪動,且平時不準腳蹬、踩踏,以免“褻瀆神靈”。苗族習俗:火塘須對準中柱,上方位置為上首位,苗語稱“夯告”,尊祖先為“鬼相”(魂魄)所居,通常讓給長輩坐,晚輩不宜坐,更不能在“夯告”(祖先居處)放屁,否則會被視為對祖宗大不敬,主人會很不高興;火坑裡的三腳架,其中一隻腳必須對準上首位的中柱;從火塘上跨過去為苗家所忌,被視為對主人極不尊重。
這個三腳架是苗家人神聖的珍寶。苗區故事傳說:苗家有三位兄弟,長得高大強壯,大凡山寨里有事,總是他們三人出面解決。有一年,部落的火種忽然熄滅了,一下子山寨又回到了遠古洪荒時代。三兄弟下山了,冒著生命危險去到很遠的其他部落偷取火種,他們歷經千難萬苦,跋山涉水,終於把火種帶回帶山上,剛燃燒柴火,忽然電閃雷鳴,下起了傾盆大雨。為了保護這珍貴的火種,三兄弟頭戴茅草,身披棕衣,緊緊地抱成一團,遮住滂沱大雨。不久雨過天晴,柴火熊熊,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用來慶賀。三兄弟微笑著慷慨地把火種分給大家。苗家人沒有忘記三兄弟的功勞,為了紀念他們,家家戶戶在火塘旁,象三兄弟站立那樣釘了三根木樁,歲月更替,漸漸地演變成了今天的三腳架。苗族有歌唱道:“三腳就是那三兄弟,翻山越嶺為我們,火種不熄代代傳,天長地久人人敬。”
所以,在苗家,也決不能把腳踩在三腳架上取暖。不知者,原諒一次,知情者,輕則罵幾句,重則會引起糾紛,甚至結下一輩子冤仇。

苗族傳說

傳說1

果索、阿剖果本和吉衛古老墳、還儺願的淵源
遠古時候的天災,總會銘刻在人類的記憶里世代流傳。如關於洪水的傳說,在世界各地神話就有各種版本,就連《聖經》上也有人們乘坐諾亞方舟逃過水災的那一段。
在中國,也在神話留下了洪水的悲傷記憶。在湘西,類似的傳說很多。其中花垣縣一帶的苗族人中阿剖果本和果索爭鬥的故事流傳最廣。
阿剖果本是個凡人,但據說有頂天立地的力氣,養育了一兒一女巴龍、乃龍。果索(苗名)即天上的雷公。果本和果索以同年出生的緣分結拜為同庚兄弟(苗語為:儲郎儲溝),即漢語說的“打老庚”,因此常來常往。
果索經常在阿剖果本家蹭飯吃。有天果本起了玩心,果本聽說果索不吃雞肉,連用雞屎做肥料追肥的蔬菜都不吃。有一次果索來果本家走親時,果本故意和這位老庚開了個玩笑,他把幾棵專門用雞屎追肥的大蒜掐回來洗得乾乾淨淨的炒給果索吃,果索吃得特別香,飯後,果本才得意地告訴果索實話。果索聽了大發雷霆,果索是個暴烈脾氣,他說人類心太壞,連老庚都要騙。果索大怒,當即翻臉:“我非把你一劈兩開不可!”雷公一生氣,後果很嚴重。果本比較淡定,要求果索約定時間再來報復。果索不把凡人放在眼裡,一口答應了。
到了期限,果索“轟隆轟隆”地拿著大板斧劈阿陪果本來了。結果剛踩到果本家屋頂上,就一腳打滑滾到果本挖好的坑裡去了。原來果本打的有備之戰,早在這段時間裡讓屋頂生滿了滑溜的青苔。果本抬起一口大鐵鍋,把果索罩住,抓住他關進了鐵籠里。然後,果本吩咐兒子巴龍和女兒乃龍好好看管,自己去買鹽去了,準備用鹽來醃果索。
果索用花言巧語騙得心軟的巴龍、乃龍兩兄妹給自己拿來火子(指燒成的木炭),一下就吹燃,燒毀了鐵籠逃脫了。
果索逃脫出來,對阿剖果本的恨意更重了。他鐵了心要降下滔天洪水淹死果本。可是想起巴龍、乃龍兩個孩子救了自己性命,決定對他們網開一面。於是趁著果本不在家時,給兩兄妹送去一顆南瓜種子,叫他們在後園裡種下。這瓜種很神奇,不一會就生了瓜秧出來,很快就開了花,再沒多久結出了一個南瓜。轉眼間,孩子吃驚地看到南瓜長得比木盆還大得多了!果索動手把瓜柄摘掉,挖了一個洞,掏掉瓜瓤、瓜籽後說:“以後漲大水了,你們就鑽進去坐著,可以保全性命。”交待完他就“轟隆”一聲上天去了。
阿剖果本聽得雷響,匆匆回來,向兒女追問原由。乃龍、巴龍把果索來過的事原原本本地講了。阿剖果本知道雷公要降雨來淹他了。他趕緊上山去砍了棵古樹,做了一隻小木船。
果索回到天上不久,地上突然烏雲蓋頂,飛沙走石,晝如黑夜。不一會,瓢波大雨澆了下來。這一場雨日夜不停,地上洪水漫漫,世間的人都被淹死了。巴龍、乃龍躲進了南瓜裡面,阿剖果本則坐上了小船。七七四十九天后,雷公才停止下雨。他認為阿陪果本必死無疑了。
不料,天將一打開南天門一看,阿剖果本從日月樹爬上天來報仇了。果索沒轍,這傢伙真是劈也劈不死,淹也淹不死。阿剖果本這時一心和果索拼了,一手抓住果索雷公的脖子就打。果索掙脫,四處逃竄。阿剖果本緊緊地追在後面,要打死果索雷公,為世間的人報仇。從此,這兩個冤家就這么在天上沒休沒止地追打著。因此至今人們聽到雷聲都是一時響到東,一時響到西。後來再後來阿剖果本百年後,苗人把阿剖果本葬在吉衛夯來一帶,久而久之阿剖果本的墳隆起成了山,吉衛苗語稱為:者仡本(也有稱為:芩仡僰),今漢譯叫古老墳。
古往今來,地處吉衛鎮夯來不遠的古老墳還傳誦著阿剖果本的傳說。古老墳離吉衛鎮7公里左右距離。
巴龍和乃龍這時還坐在瓜里,隨水飄流。等到九九八十一天后,洪水退下,南瓜落在地面上,地上只有兄妹兩人還活著,土地老人怕人類絕種,跑來做媒,但兄妹倆高低不肯,“這個不行,除非竹子破開又合攏;磨子撇開又相重。”最後,他拿來一根竹子對兄妹倆說:“這是上天的旨意,我把這根竹子劈成兩片,一片丟在南山,一片丟在北山,如果兩片竹子合得攏,你們兄妹就成親!”
兄妹倆想,一根竹子已經劈成兩半,怎么還能合得攏呢?就當場答應了。誰知丟在南山和北山的兩片竹子,當真合攏了。然後,兩人又同時從東西山上將半扇石磨滾下山去,竟然兩扇石磨合在了一起。乃龍、巴龍終於無話可說。兄妹倆只得成親,後來,妹妹生下一個怪胎:一個沒有四肢,沒有嘴巴耳朵和眼睛及鼻子的磨岩兒。他們很生氣,抄起刀子將那怪兒剁成碎片,滿山拋撒。奇怪的是,肉末撒到哪裡。哪裡就生出百芨百丁;肉塊拋到哪裡,哪裡就冒出煙火,生出一戶人家來,於是,世間又有了人類繁衍傳代。
從此,每年秋收後,苗家風調雨順、流年不利向儺神許願,遂願後都會敬奉這對兄妹還願,不生兒育女的夫妻,還祈求巴龍、乃龍贈男送女。這兄妹二人,就是現在“還儺願”的時候奉祀的儺公儺母。
無獨有偶的是,遠古時關於兄妹或姐弟成婚的故事在其他族也有,人們對伏羲、女媧兄妹結婚繁衍後人的傳說就很熟悉;而土家族則有羅神公公和羅神娘娘兩姐弟(即土家族的儺公儺母)在洪水後成親育人的神話。

傳說2

苗族立夯果
苗族立夯果,漢族立家先,習慣上都叫設神龕。漢族的神龕設在堂屋後壁,有天地君親師的文字牌位,有對聯、符號等等,是有文字的牌位。苗族的神龕叫夯果,其位置多數人家設在正屋有火坑的右間內牆腳地樓板邊排盡頭中柱的位置,少數人家設在正屋有火坑的左間內牆腳地樓板邊排盡頭中柱的位置,擺有三腳架、鼎罐、鍋子或者其它炊具,或者裝有圖騰竹簍等實物,是沒有片言隻語的無文字牌位。苗族夯果,漢譯為祖先的神位,又叫祖先神壁。它在本民族尤其是在家庭中是至高無上的,神聖不可侵犯。這原自遠古而沿襲至今。
苗族立夯果為什麼在正屋的右邊或者左邊呢,據調查原於歷史的淵源。苗族立夯果的主要目的是祭祀祖先蚩尤。
苗族的祖先叫蚩尤,是人類的三大人文始祖之一。苗族很早以前生活在黃河流域,自稱果雄。九黎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一大部落聯盟,大約五千年前興起於江淮和黃河下游一帶地區。九黎的首領叫蚩尤,“銅頭鐵額”,“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食沙石,制五兵之器,變化雲霧”,是一位長相神奇、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其兄弟81人(另記為72人,實為部落數)。當時,黃河中上游的黃帝部落聯盟和炎帝部落聯盟,勢力很強大。後來黃帝戰敗炎帝,二者遂一道對蚩尤展開了大規模的戰爭。黃帝天天追殺蚩尤,蚩尤或者抵抗,或者躲藏,不知如何是好。有一天,蚩尤感覺到自己天天如此遭到追殺而不投降,勢必影響到其它部落的生存;如果自己去和黃帝見面談判,那么,只有死路一條,再也不能復生了;如果繼續抵抗,則災難連綿,民不聊生,說不定還會滅族絕種。於是,他決定和兄弟們商量一番,得出一個統一的意見。第二天,他召集舅大娘親、姑娘姊妹和兄弟81人都到齊了。親戚們到齊後,蚩尤說,現在我們天天遭到黃帝部落的追殺,大家都受牽連,不說很苦很累,就是生命都受到威脅了。由於戰爭,我們都很窮,我家裡只有一頭黑豬,今天我們把它殺了,大家吃一餐,既表示大家犒勞自我,又表示兄弟情誼。吃完以後,我便和黃帝見見面,若要決戰,我死了,大家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兄弟們聚餐之後不久,逐鹿之戰爆發,蚩尤敗北,被殺害於黎山之丘,擲械於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其械“化為楓木之林”(《雲笈七籤》卷一百《軒轅本記》)。其殘部則退居於江淮和長江中游地區。苗族開始了歷史上的第一次大遷徙。
後來,九黎殘部退居於原三苗部落居住的長江中下游一帶以後,奮發圖強,生息不已,逐漸又強盛起來,建立起一個新的部落聯盟——三苗。它人多勢眾,且擁有“左洞庭,右彭蠡”的地理優勢,於是與堯、舜、禹進行了多次的抗衡,後被禹所滅。其間,舜“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另一支“竄三苗於三危”被逐放於三危(一般認為在今甘肅敦煌東部一帶),部分則逃遁於南方和西南方的深箐之中。苗族出現了第二次大遷徙。
苗族遷徙過程中,路漫漫其修遠,上下而求索。邊抗爭,邊駐紮,邊定居,人家發展如“種瓜種豆,播谷栽秧,”覺得有生存能力的便定居下來,覺得沒有安全感的繼續前進,乃至飄洋過海,使苗族形成了如今的跨域性散居民族。
湘西苗族系蚩尤的後裔三苗的後代。據民間流傳,在苗族的第二次遷徙過程中,有十餘支苗族先民,分別從鄱陽湖、洞庭湖一帶出發,沿著沅水,經武溪而上,來到湘西境地,奠定了當時定居的格局。在以後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雖屢遭自然災變,王朝更迭,社會動亂,但湘西苗族的基本隊伍總是“安土重舊”,苦心地廝守著自己的家園。
苗族人記住歷史,傳承文化,傳統風俗基本沿襲下來。雖然沒有文字,但口碑相傳的《古老話》、《古老歌》尤其是其中的遷徙、話親話姻等篇章記述了很多內容,從漢族古籍中也可尋到部分史料。
蚩尤死了以後,其兄弟們十分悲慟,族人十分懷念。每逢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總歸為祖先蚩尤的保佑庇蔭;每逢不順心的事,總認為是祖先蚩尤離開了大家而造成的。於是,居住一起的人們,有共同語言的人們,有共同習慣的人們,形成了共同的心理。念念不忘祖先的情懷,促成了懷古的理念,變成了“給古人送飯”的行動,在很多場合都舉行祭祀儀式。其中,立夯果便是主要方式,並延續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