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隆肛蛙

太行隆肛蛙

太行隆肛蛙,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現在主要生活在河南省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太行隆肛蛙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亞綱:滑體亞綱
  • :無尾目
  • :叉舌蛙科
  • :隆肛蛙屬
  • 分布:河南、山西、陝西
形態特徵,生物資料,種群狀態,分布,生態研究,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51~83 mm,雌蛙體長68~91mm。頭寬大於頭長,吻棱明顯;吻圓;鼓膜小或不甚明顯;顳褶明顯。皮膚較光滑,體背面散有少量的扁平圓疣或長疣;體後部、肛部、後肢背面有白痣粒,尤以肛部周圍痣粒密集;股、脛背面膚棱呈線狀;腹面光滑;肛部皮膚形成囊狀泡起,肛孔內壁無黑刺;跗部腹面有白色痣粒。指、趾末端膨大成球狀,兩側緣膜明顯,無指基下瘤;後肢較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超過鼻孔幾乎達吻端,左右跟部重疊,脛長略超過體長之半,有內跗褶,趾間滿蹼,第五趾外側緣膜達跖基部,外側跖間蹼達跖長之半。體色深淺有所變異,整個體背面多為褐色或棕黃色,夾雜有黑褐色或灰色雲狀斑;兩眼間有一小白點,體側有黃色點狀斑;體腹面灰白色,咽胸部及腹側有深色斑紋。雄蛙肛周圍的皮膚囊狀泡起明顯,其上有密集痣粒;指上無婚刺;無聲囊;無雄性線。卵群單粒平鋪於石塊底面;卵徑3~4 mm;動物極深棕色,其上有一個淺黃色圓環,植物極乳黃色。第27~28期蝌蚪全長平均51mm,頭體長21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33%,第43期者全長可達86 mm;頭體背面灰色或灰黑色,尾鰭發達,尾部具少許深色斑點,尾末端圓。口大,唇齒式多為Ⅱ:6+6(或I:7+7)/1+1:ff;下唇乳突2排,間距較寬;口角處副突約3枚;出水孔有短游離管。

生物資料

該蛙生活于海拔500~l 700 m的山區谷地流溪內及其附近,山上林木繁茂。該蛙捕食多種昆蟲,如天牛、象鼻蟲、叩頭蟲等。雌蛙可產卵600餘粒,卵群單粒狀平鋪於流溪石塊底面,卵粒動物極深棕色,約占卵球的1/2,在60度處有一個淺黃色圓環,此圓環與Feirana quadranus者相同,而未見於其他蛙類。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蛙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和過度捕捉,種群數量減少。受脅等級:費梁等(2010)建議列為易危VU。

分布

陝西(太白、榨水、寧陝、長安、華山、華陽、周至)、河南(濟源、嵩山、巒川、內鄉、桐柏)、山西(垣曲、陽城、夏縣、沁水)。

生態研究

種群數量及結構
通過多次標記多次重捕法推算保護區內的太行隆肛蛙種群數量在305~513隻之間,較為稀少。採用皮爾遜相關係數分析採集樣本的體長、體重、頭長、頭寬、眼徑、鼓膜徑、前臂手長、腿長各局部變數之間的相關關係,用雙尾檢驗判定其差異顯著性。結果顯示各局部變數之間都具有極顯著的相關關係。其中以體長與其它局部特徵之間的相關關係最為顯著。
故以體長作為聚類依據,結合第二性徵出現的情況,採用快速聚類法將太行隆肛蛙種群年齡結構劃分為幼體組(Ⅰ組),亞成體組(Ⅱ組),成體組(Ⅲ組),壯年組(Ⅳ組)。對雌雄個體各年齡組的數量進行統計,幼體組和亞成體組數量與壯年組數量相同,而遠小於成體組個體的數量,可見該種的種群結構較為穩定。應該繼續保持對核心區的保護措施。根據對種群雌雄個體數目的統計,雌雄總體性比為1.44:1,各年齡組雌雄比例有較大差別。
繁衍
太行隆肛蛙每年3月中旬開始出蟄,在4月初達到高峰期。剛出蟄的太行隆肛蛙需要進行大約20天的捕食後開始進行繁殖。繁殖時間從4月初開始,在4月中下旬達到高峰期,5月初繁殖結束。產卵場所一般選擇在山溪中的淺水緩流處,產卵處水深差異較大,測得為6~72 cm,但測量卵粒距水底之間的距離為6~16cm。產卵處非常隱蔽,多選在溪流向陽一側的石塊下或岩壁側面,不翻動石塊卵粒則不易被發現,卵粒單層平鋪於水底石塊下方或側部,平均產卵量為454粒,平均卵徑為4.32mm。
太行隆肛蛙在繁殖季節出現明顯的繁殖性徵,繁殖行為特殊,雌雄之間無抱對,雄性嗚叫聲音較小,雄性間也很少發生爭鬥。通過試驗證明太行隆肛蛙產卵時對附著物的角度及距水底高度存在選擇,最偏愛與底面平行的角度,附著物距水底高度為7.2mm最適。 根據太行隆肛蛙胚胎髮育過程中胚胎外部形態變化、主要生理特徵及行為的出現,將其早期胚胎髮育過程劃分為25個時期,胚後發育過程劃分為21個時期。在水溫11~18℃下,從卵細胞受精至蝌蚪兩側鰓蓋完全閉合,出水管形成為止,共歷時470.18小時,期間總積溫為7240.29℃。太行隆肛蛙早期胚胎髮育過程與其它無尾兩棲類相似,但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與山溪生活相適應的特點。依據不同月份採集的太行隆肛蛙蝌蚪發育分期情況,以SPSS軟體進行統計分析,推算該物種胚胎髮育時程很長,約需要27個月,經歷2次越冬才能完成變態發育成幼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