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湖(湖北省仙桃市湖泊)

太白湖(湖北省仙桃市湖泊)

沔陽(今仙桃)太白湖位於今湖北仙桃市東南部,與長江相連。滄海桑田,隨著人類的活動及地下水位的下降,古太白湖僅剩沙湖鎮仙桃市五湖漁場部分水面。

太白湖大概形成於南北朝時期,最早的文字記載不詳,但我國著名地理著作北魏酈道元著《水經注·水》中記載:“沔水又東逕沌水口,水南通縣(陽)之太白湖,湖水東南通江,又謂之沌口。”又有《水經注·江水》記載:“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太白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白湖
  • 外文名:taibai lake
  • 文字記載:《水經注·沔水
  • 形成:南北朝時期
  • 位於湖北仙桃市東南部
  •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 類    型:湖水 濕地
  • 管理單位:仙桃市五湖漁場管委會
溯源,詩仙李白與太白湖,

溯源

沔陽(今仙桃)太白湖位於今湖北仙桃市東南部,與長江相連。滄海桑田,隨著人類的活動及地下水位的下降,古太白湖僅剩沙湖鎮仙桃市五湖漁場部分水面。
太白湖大概形成於南北朝時期,最早的文字記載不詳,但我國著名地理著作北魏酈道元著《水經注·沔水》中記載:“沔水又東逕沌水口,水南通縣(沔陽)之太白湖,湖水東南通江,又謂之沌口。”又有《水經注·江水》記載:“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太白湖。”
明代朱衣撰《嘉靖漢陽府志》記載:“太白湖在縣治西一百里,九真山南。”“其水西接沔陽,廣袤二百餘里。春夏與新灘、馬影、蒲潭、沌口等湖合而為一,秋冬水落,各湖始分。”東西長度叫廣,南北長度叫袤,可見當時的太白湖面積之廣闊。
清初顧祖禹獨撰的《讀史方輿紀要》沔陽地理記載,太白湖,(沔陽)州東北二百里,接漢陽府界。一名九真湖,一名土湖。潛水自西北來注之,沱自南來注之,其上游西湖、李老、泗港、沙湖及直步、黃蓬、陽明諸水悉匯焉,周二百餘里,為沔境之巨浸。達沌口入江。《水經注》沌水通沔陽太白湖,是也。《水利考》:環沔皆湖也。大者凡數百里,小者亦不啻數十里,長波巨浸,誠浩渺之區矣!然其北多屬景陵,而李老為大;其西多屬監利,而西湖為大;其南則黃蓬為大,其東則太白為大。諸湖皆逶迤入太白湖,故沔,眾水之匯也,太白,又沔水之匯也。沔之水,瀦於太白,泄於沌口,地勢使然也。不然,沔其魚矣乎。

詩仙李白與太白湖

從“湖水東南通江”、“江水左得湖口”的文字上理解,古代太白湖入江處地貌,絕非是一條河道,而是連線新灘、馬影、蒲潭諸湖,延袤數十里的一片遼闊水域。所以古人稱太白湖:“蓋七澤之最,與洞庭彭蠡相伯仲。”又有詩:“漢沔疑無界,洞庭擬有鄰。”其用現代文字描述大意是說:“沔水流域有一個湖泊,湖光美麗,範圍廣闊,可以與洞庭湖相媲美,漢水同沔水如同沒有界限,洞庭湖如同太白湖的鄰居,同樣吸引著古代的文人騷客,一睹太白湖之美景。”史書記載,大約230年後,正值盛唐,唐玄宗統治時期的天寶年間出現了一位大詩人,他就是詩仙李白,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李白一生不屈於富貴,借遊歷祖國各處風景名勝以抒懷自己的苦悶心情。
李白得知在沔陽一帶即今天仙桃市地區,有同洞庭湖相媲美的太白湖,而李白字太白,便對太白湖產生嚮往,並為之而自豪,認為百年之前有湖名曰“太白”百年之後而有我字號“太白”豈非緣分,但遺憾的是李白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為,但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讓唐王朝由勝而衰,而其後李白由於受到永王李麟的牽連而被迫放逐。此時的李白年歲已大,當他來到一直嚮往的“太白湖”時卻發現,太白湖早已乾涸只剩下沙湖一帶的水域(即今天沙湖濕地),其名字也早已經不叫太白湖了。可想而知,一生都懷有抱負的大詩人卻生不逢時,又遭到廟堂排擠,這時來到早於自己幾百年便同自己一個名字的“太白湖”時卻發現已成歷史,其失望之情和遺憾之意油然而生“莫非太白湖同李白一樣空有一腔抱負卻生不逢時?”,李白寫下《沙湖游》正是基於此情此景“錢塘月,洞庭煙,沙湖水色竟如天。喔,是明瞭,喔,是心酸!缺少高樓台閣,未見墨客留連。”(後鐫刻於魁星閣第一層正中石壁)於是古太白湖成為了李白的一個遺憾。
太白湖
李白百年後,隨著歷史的不斷前行,原本湖光秀色的沙湖也漸漸消失,成為了一片濕地,只剩下沔陽地區的東南一隅地勢最低處留下了幾片小型的湖泊,同南北朝時期的“古太白湖”同洞庭湖相望的光輝歷史早已不復存在,而僅剩的一片水域便是今天的五湖。雖然沒有古太白湖那樣壯闊,但太白遺風猶在,春天觀湖,夏日觀“海”,今天的五湖,“古太白湖的最後一滴水”位於仙桃市東南角,是沙湖鎮水鄉園林生態濕地的精華部分,像一個風華正茂的少女,美麗妖嬈,儀態萬方,被稱之為仙桃東南的一顆璀璨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