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話

太湖話,是贛語的一種方言,而贛語就是江西話的學術稱呼。太湖話屬於贛語皖西南片,本片包括宿松、太湖、東至、望江、岳西、潛山、貴池、懷寧8縣。據調查,贛語核心區與官話的相同辭彙比例只有47%,這差距遠大於英語和德語的58%,更不用說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87%了,但是太湖話並不是贛語的核心區,與官話辭彙互通率可能略高。贛語是一種保留了一些古漢語特點的語言,多數北方官話的入聲消失,少數方言如冀魯官話章利片保留入聲,然而少數贛語如太湖話里同樣沒有入聲調,古清入及次濁入聲字歸入陰去,古全濁入聲字歸入陽去。然而太湖話不分臻深曾三攝,不分知莊章精四組字,都是不如北方官話存古的地方。

基本介紹

特色音,特色詞,特色語法,特色聲調,辭彙歷史,

特色音

太湖話里,"講”發音為“gang”,“家”發音為“ga”,“街”發音為“gai”,“掐”發音為“ka”,“下”發音為“ha”,“我”發音為“ngo”或“ŋo”,“眼”發音為“ngan”或“ŋan”,“豬”發音為“ju”,“出”發音為“qu”,“書”發音為“xu”,“哥”發音為“go”。
太湖話
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中古時的漢語中的全濁聲母在太湖話中一律讀作送氣的清輔音,而國語則是按照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的方法進行歸類。比如:“共”國語讀為“gong”而太湖話讀為“kong”;“鼻”國語讀作“bi”而太湖話讀作“pi”;“弟”國語讀作“di”而太湖話讀作“ti”;“字”國語讀為“zi”而太湖話讀為“ci”;“舅”國語讀為“jiu”而太湖話讀為“qiu”。以下是一些常見字的特色讀音(相對國語):
1、 聲母k(國語g):
(1)、u:箍、
(2)、ai:概、溉、
(3)、ong:共、
(4)、ui:櫃、
2、 聲母c(國語z):
(1)、ang:藏、丈、杖、
(2)、ao:造、噪、燥、躁、皂、趙、肇、
(3)、en:陣、
(4)、i:自、字
(5)、e:澤、擇、
(6)、an:暫、
(7)、uo:坐、座、昨、
(8)、ong:重
(9)、i:值、直、治、置、職、植、侄、秩、殖、
(10)、ui:罪、
3、 聲母q(國語j):
(1)、i:及、即、集、極、積、技、籍、疾、輯、
(2)、u:具、距、聚、
(3)、iu:就、舊、舅、
(4)、ao:轎、
(5)、ue:絕、
(6)、ie:傑、潔、捷、
(7)、in:近、盡、
(8)、ang:匠、
(9)、ing:靜、竟、淨、靖、
(10)、ian:件、健、漸、
4、聲母p(國語b):
(1)、a:拔、
(2)、i:幣、避、碧、鼻、匕、
(3)、u:部、步、簿、卜、
(4)、ai:擺、敗、
(5)、ei:被、倍、備、貝、輩、背、
(6)、ao:抱、爆、
(7)、ie:別、
(8)、an:辦、伴、拌、扮、絆、
(9)、en:笨、
(10)、ing:病、
(11)、ang:棒、
(12)、ian:便、遍、辯、辨、辮、
5、聲母t(國語d):
(1)、i:弟、地、敵、迪、帝、遞、笛、諦、
(2)、an:淡、但、彈、氮、蛋、旦、誕、
(3)、a:達、
(4)、iao:調、
(5)、u:讀、度、獨、毒、渡、杜、妒、
(6)、ai:待、代、袋、貸、怠、
(7)、ao:道、導、盜、稻、蹈、
(8)、ou:豆、痘、
(9)、ie:碟、疊、諜、
(10)、un:盾、鈍、遁、
(11)、ang:宕、盪、
(12)、eng:鄧、
(13)、ong:動、洞、棟、
(14)、ing:定、
(15)、ian:墊、
(16)、uan:段、斷、鍛、
(17)、uo:奪、
6、韻母ou(國語u):
(1)、t :圖、土、吐、塗、兔、突、途、徒、屠、
(2)、d:讀、度、獨、毒、渡、杜、賭、堵、督、肚、睹、都、
(3)、S:素、蘇、速、訴、俗、宿、塑、肅、夙、穌、
(4)、C:粗、促、醋、簇、蹙、
(5)、Z:族、卒、組、租、足、祖、阻、
(6)、l: 路、錄、露、陸、魯、盧、爐、鹿、祿、鹵、
(7)、n:怒、奴、努、弩、駑、
(8)、sh:數、屬、熟、叔、梳、束、蔬、
(9)、ch:初、楚、觸、畜、礎、矗、鋤、
(10)、zh:助、逐、築、囑、燭、祝、竹、
7、韻母on(國語uan):
(1)、d:段、斷、鍛、短、端、
(2)、t:團、湍、
(3)、n:暖、
(4)、l:亂、卵、孿、
(5)、g:管、官、觀、館、冠、罐、灌、
(6)、k:寬、
(7)、h:患、歡、緩、喚、獾、換、歡、
(8)、z:鑽、
(9)、c:竄、篡、
(10)、s:算、酸、蒜、
8、韻母on(國語an):
(1)、b:半、般、搬、頒、
(2)、p:盤、潘、判、攀、叛、
(3)、m:滿、瞞、
(4)、t:貪、
(5)、n:男、
(6)、g:乾、感、敢、趕、桿、肝、竿、柑、
(7)、k:侃、看、
(8)、h:漢、韓、汗、寒、函、焊、旱、憾、、憨、捍、頷、
(9)、c:蠶、
(10)、w:碗、腕、
9、韻母en(國語un):
(1)、d:盾、鈍、蹲、敦、燉、墩、
(2)、t:吞、屯、臀、豚、
(3)、l:論、輪、倫、淪、
(4)、z:尊、遵、
(5)、c:村、存、寸、皴、
(6)、s:孫、損、筍、
(7)、zh:諄、
10、韻母ei(國語ui):
(1)、s:隨、雖、碎、隋、隧、
(2)、c:催、崔、翠、脆、粹、
(3)、d:對、隊、堆、兌、
(4)、t:推、退、腿、褪、蛻、
(5)、z:最、罪、
11、韻母o(國語e):
(1)、m:么、
(2)、l:了、樂、
(3)、g:哥、歌、個、各、葛、戈、割、擱、鴿、
(4)、k:科、可、殼、課、顆、棵、磕、渴、坷、
(5)、h:河、喝、合、何、盒、賀、荷、呵、鶴、禾、
12、韻母iu(國語ou):
(1)、g:狗、夠、購、溝、勾、構、鉤、
(2)、k:扣、摳、口、寇、叩、
13、韻母e(國語ai):
(1)、b:百、白、柏、佰、
(2)、p:拍、
(3)、m:脈、麥、
(4)、zh:摘、窄、
(5)、ch:拆、
14、韻母ou(國語v):lou綠、lou氯、
15、聲母q(國語ch):
(1)、uan:穿、船、川、串、喘、傳、
(2)、u:處、除、廚、出、
(3)、un:春、純、唇、醇、淳、蠢、
(4)、uang:創、窗、闖、瘡、床、
(5)、ui:吹、垂、錘、炊、
(6)、uai:踹、
16、聲母x(國語sh):
(1)、u:輸、鼠、樹、書、術、舒、述、豎、淑、暑、墅、
(2)、uang:雙、爽、霜、
(3)、un: 順、舜、瞬、
(4)、uai:帥、甩、摔、衰、率、蟀、
(5)、ua:耍、刷、
(6)、ui:水、睡、稅、
(7)、uan:拴、閂、
17、聲母j(國語zh):
(1)、un:準、肫、
(2)、ua:抓、爪、
(3)、u:注、主、豬、朱、著、煮、珠、矚、蛛、
(4)、ui:墜、錐、追、綴、贅、
(5)、uan:轉、專、磚、撰、
(6)、uang:裝、莊、壯、妝、樁、
(7)、uai:拽、
18、聲母h(國語x):ha瞎、ha蝦、ha下、ha項、hang巷、han鹹、han陷、han莧、
19、聲母k(國語q):ka掐、kao敲、kan鉛、
20、聲母g(國語j):
(1)、a:家、夾、架、嫁、
(2)、ao:窖、跤、
(3)、an:間、
(4)、ang:講、
(5)、ie:街、解、界、屆、介、戒、階、
21、聲母q(國語zh):qu住、qu柱、quan賺,quang狀,quang撞,quang幢、
22、聲母m(國語w):men蚊,
23、加聲母ŋ或寫作ng(國語無聲母):
(1)、ang:昂、骯、盎、
(2)、e:鱷、額、餓、俄、惡、鵝、蛾、
(3)、ai:愛、唉、矮、癌、礙、靄、哀、
(4)、ao:奧、熬、傲、襖、坳、
(5)、ou:鷗、偶、歐、嘔、毆、
(6)、an:安、按、俺、案、暗、岸、
(7)、en:恩、
24、聲母 ŋ或寫作ng(國語y):
(1)、ing:硬、
(2)、a:牙、丫、壓、鴨、押、芽、啞、軋、伢、
(3)、ao:咬、
(4)、an:嚴、眼、厭、淹、晏、檐、
25、聲母前加n:
(1)、i:藝、宜、義、儀、疑、議、蟻、
(2)、v:魚、
(3)、ang:仰、
(4)、e:業、
(5)、an:嚴、研、驗、
還有一些沒有找到規律的發音:
來[lei],點[dia]/[di],吃[qi],去[qi],角[go],賊[cer],隸[ti],你[n],你們[n'ji],黑[her],蛆[qi],袋[tei],鞋[hai],柿[ci],在[cei],酔[ji],

特色詞

太湖話裡面有好多單字辭彙。比如:“上晝”表示“上午”,“叫[gao]花子”表示“乞丐”,“樹蔸[dou]”表示“樹根”,“杪[miao]”表示“尖端”,“坼[ce]”表示“裂縫”,“佢[kie]”表示“他、她”,“嘅[go]”表示“的”, “嬉”表示“玩”,“嘶[xi]”表示“大喊大叫”,“跐[ci]”表示“滑一下”,“撂[liao]”表示“扔”,“間[gan]”表示“隔開”,“嗅[xing]”表示“聞”,“望”表示"希望",“築”表示“阻塞”,“囥[kang]”表示“藏東西”,“供”表示“贍養”,“衁[wang]”表示“牲畜的血”,“索”表示“繩子”,“晏[ŋan]”表示“遲”,“飯甑[zen]”表示“鏤空桶狀炊具”,“跍[ku]”表示“蹲”,“敨[tou]開”表示“展開”,“屙[wo]”表示“拉(屎,尿)”,“捩[lie]”表示“擰”,“呶[nao]”表示“大聲重複地議論”,“幾多”表示“多少”。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特色辭彙:
1、詞義:
(1)時間:
1“舊年”表示“去年”,
2“昨日”表示“昨天”,
3“前日”表示“前天”,
4“明朝”表示“明天”,
5“後日”表示“後天”,
7“下晝黑”表示“傍晚”,
8“中時”表示“中午”,
9“上晝”表示“上午”,
10“下[ha]晝”表示“下午”,
11“日上”表示“白天”,
12“頭回”表示“前幾天”,
13“上回”表示“上次”,
14“下回”表示“下次”,
15“這回”表示“這次”,
16“這會子”表示“這時候”,
17“慢點/慢一會”表示“過一會”,
(2)方位:
1“裡頭”表示“裡面”,
2“外頭”表示“外面”,
3“後頭”表示“後面”,
4“前頭”表示“前面”,
5“上頭”表示“上面”,
6“下頭”表示“下面”,
7“面上”表示“表面”,
(3)名稱:
01“檐老鼠”表示“蝙蝠”,
02“揚葉”表示“蝴蝶”,
03“老鴰[gua]”表示“烏鴉”,
04“丫雀”表示“喜鵲”,
05“海子”表示“螃蟹”,
06“喳了”表示“蟬”,
07“雞母[mao]”表示“母雞”,
08“雞公”表示“公雞”,
09“蟒瓜”表示“絲瓜”,
10“紅芋”表示“山芋”,
11“香瓜”表示“南瓜”,
12“叢毛”表示“松針”,
13“叢樹”表示“松樹”,
14“霧露”表示“霧”,
15“日頭”表示“太陽”,
16“腰子”表示“豬腎”,
17“毛伢[nga]”表示“嬰兒”,
18“叫[gao]花子”表示“乞丐”,
19“手巾”表示“毛巾”,
20“手捏子”表示“手帕”,
21“夜飯”表示“晚飯”,
22“寡蛋”表示“未受精的蛋”,
23“荷包”表示“口袋”,
24“癆[nao]藥”表示“毒藥”,
25“宵夜”表示“夜宵”,
26“飯甑[zen]”表示“鏤空桶狀炊具”,
27“糞箕”表示“簸箕”,
28“豬欄”表示“豬圈”,
29“正手”表示“右手”,
30“反手”表示“左手”,
31“手板”表示“手掌”,
32“心口”表示“胸口”,
33“敗子”表示“敗家子”,
34“由頭”表示“藉口”,
35“場子”表示“地方”,
36“鍋台”表示“灶台”,
37“檻[kan]子”表示“窗戶”,
38“薄膜”表示“塑膠膜”,
39“湯粑”表示“湯圓”,
40“蔸[dou]”表示“根”,
41“伢”表示“孩子”,
42“杪[miao]”表示“尖端”,
43“坼[ce]”表示“裂縫”,
44“衁[wang]”表示“牲畜的血”,
45“壁”表示“牆”,
46“籮”表示“籮筐”,
47“道”表示“次”,
48“索”表示“繩子”,
49“佢[kie]”表示“他”,
50“嘅[go]”表示“的”,
(4)事情34:
01“打嚏”表示“打噴嚏”,
02“害病”表示“生病”,
03“結恭”表示“便秘”,
04“害眼睛”表示“患結膜炎”,
05“插田”表示“插秧”,
06“困醒”表示“睡覺”,
07“過夜”表示“吃晚飯”,
08“掏湯”表示“將湯淋到飯上”,
09“診病”表示“治病”,
10“摸黑”表示“在黑夜走路”,
11“剁肉”表示“買肉”,
12“治魚”表“把魚去鱗剖腹去內臟”,
13“蹩[pie]腳”表示“扭傷腳”,
14“嚼[qio]蛆[qi]”表示“胡說八道”,
15“扯謊”表示“撒謊”,
16“落雨”表示“下雨”,
17“發風”表示“颳風”,
18“馱罵”表示“挨罵”,
19“馱打”表示“挨打”,
20“斷根”表示“痊癒”,
21“天光了”表示“天亮了”,
22“在火頭上”表示“在氣頭上”,
23“馱債”表示“欠債”,
24“過秤”表示“用秤稱”,
25“匍到”表示“趴著”,
26“迸開”表示“裂開”,
27“做主張”表示“做打算”,
28“嬉”表示“玩”,
29“嘶[xi]”表示“大喊大叫”,
30“跍[ku]”表示“蹲”,
31“熢[peng]”表示“火焰冒起”,
32“跐[ci]”表示“滑一下”,
33“捱”表示“拖延”,
34“歇(一夜)”表示“睡一晚”,
(5)動作27:
01“撂[liao]”表示“扔”,
02“囥[kang]”表示“藏東西”,
03“眥[zi]”表示“看”,
04“擱”表示“放”,
05“供”表示“贍養”,
06“敨[tou]開”表示“展開”,
07“睸[mi]”表示“閉上眼睛”,
08“踲[den]”表示“跺腳”,
09“間[gan]”表示“隔開”,
10“挫”表示“刺”,
11“猴”表示“請求給予”,
12“喝”表示“訓斥”,
13“揢[ka]”表示“掐”,
14“搉[ko]”表示“敲擊”,
15“嗅[xing]”表示“聞”,
16“摟”表示“掏”,
17“望”表示"希望",
18“舞”表示“做”,
19“煨[wei]”表示“用碳煮食物”,
20“築”表示“阻塞”,
21“誺”表示“忘帶(東西)”,
22“屙[wo]”表示“拉(屎,尿)”,
23“捩[lie]”表示“擰”,
24“由到”表示“慣著(某人)”,
25“歡喜”表示“喜歡”,
26“撞到”表示“遇到”,
27“跨[ka]”表示“跨越,腳踏兩邊”,
(6)詞語修飾25:
01“聽講[gang]”表示“聽話”,
02“磨人”表示“折磨人”,
03“多事”表示“多管閒事”,
04“要得”表示“可以”,
05“齊整”表示“漂亮”,
06“緊要”表示“要緊”,
07“鬧熱”表示“熱鬧”,
08“張慌”表示“慌張”,
09“好生”表示“好好地”,
10“嘣脆”表示“非常脆”,
11“焦乾”表示“非常乾”,
12“梆硬”表示“非常硬”,
13“飛快”表示“(速度)很快”,
14“鋒快”表示“鋒利”,
15“瘟臭”表示“很臭”
16“飛開”表示“(水)很熱”,
17“生鹹”表示“很鹹”,
18“鮮甜”表示“很甜”,
19“精瘦”表示“很瘦”,
20“生疼”表示“很痛”,
21“莫逆”表示“關係好”,
22“晏[ŋan]”表示“遲”,
23“結”表示“硬”,
24“呶[nao]”表示“大聲重複地議論”,
25“淨”表示“總”,
26“亭堂”表示“賢惠”
(7)句子修飾:
01“好是”表示“不如”,
02“虧得”表示“幸虧”,
03“冒有”表示“沒有”,
04“要是”表示“如果”,
(8)提問:
01提問東西:“么”表示“什麼”,
02提問時間:“么會子”表示“什麼時候”,
03提問地點:“么場子”表示“什麼地方”,
04提問人:“哪個”表示“誰”,
05提問方式:“如何”表示“怎么”,
06提問數量:“幾(多、高、長等)”表示“多(少、高、長等)”。
2、詞義範圍:
(1)“飯”,國語泛指糧食煮成的食品,無論“乾飯”或是“稀飯”;而本片只意指“乾飯”。
(2)“燒”,國語只有“燃燒”意思,本片還有“滾燙”的含義。
(3)“駱駝”,國語僅僅表示一種動物,本片還表示甘願受罪的蠢人。
(4)“巧”,國語僅有“靈巧”的含義,本片還有“便宜、價錢不高”的意思。
(5)“團”,本片還有“圓”字義。
(6)“馱”,國語中只有“用背負載”一個意思,本片擴大了:挨(~打),借(~債)。
(7)“窿”,國語里只能與“窟”組成“窟窿”,表示為“孔、洞”。本片中還與其它詞組成的詞語:鼻~(鼻孔) 衫袖~(袖筒) 被窩~(被條的長筒形裡面)。

特色語法

太湖話里有些語法很獨特很神奇,比如“把”在句中的奇特用法:代替“被”組成被動句,還有“替”、“幫”、“給”的意思,下面將詳細講解這些奇特用法:
1、.時態
(1)嘗試時態:
①動詞1+動詞2+賓語+看。
例子:先去問問他看。(先去問問他,看他知不知道)。
②動詞+一下+賓語+看 。
例子:問一下他看。(問一下他,看他知不知道)。
(2)持續時態:
①(多在祈使句中)動詞+倒。
例子:把帽子拿倒手上。(把帽子用手拿著)。
② 用“了” ,
例子:門口坐了一個討飯的。(門口坐著一個討飯的)。
(3)已然時態:用“呃”表示。
例子:天在下雨呃。(表示剛才沒下,現在在下)。
2.、語氣:
唦(商量要求),啵(詢問),嘍(催促)。
3、 副詞在動詞後 。
例子:我們今天來玩遊戲,你玩起。(你先玩)。
4、“到”作為動詞的修飾成分,表示“能夠”的意思,大致相當於國語的“得到”,但其被置於句末。
例子:別以為我很笨,我做得這件事到。(我做得到這件事)。
5、 相當於古漢語的使動句型。
例子 :這么多錢都給我,這不是好了我嗎?(這不是讓我占了便宜嗎)。
6、 “來+去+做某事/來+做某事”表示準備做某事。
例子:我來去練武。(我準備去練武)。
7、 比較句式與國語有不同點。有“動詞+賓語+不+補語”形式。
例子:你伶牙俐齒,我講你不過。(我講不過你)。
8、 狀語後置,主語+動詞+賓語+(修飾動詞的)狀語。
例子:我要吃一頓飽。(我要飽吃一頓)。
9、 雙賓語的位置:指物賓語在前,指人賓語在後。
例子:他給了三本書到我。(他給了我三本書)。
10、“把”的神奇用法:
(1)國語用“被”字組成被動句,而本方言用“把”字,不用“被”。
例子:我把到他打了一下。(我被他打了一下)。
(2)“把”還有“替”的意思。
例子:我把你寫作業。(我替你寫作業)。
(3)“把”還有“幫”的意思。
例子:我把你找人。(我幫你找人)。
(4)“把”還有“給”的意思。
例子:錢把到你,別再來了。(錢給你,別再來了)。
(5)量詞+把+量詞:這個結構表示概數。比如“只把只”表示“一兩隻”的意思,主觀認為少。
11、用“莫”代替“別”來表示勸阻。
例子:莫講話。(別講話)。
12、用“不來”接在動詞後表示不會該動作。
例子:他做不來這事。(他不會做這事)。

特色聲調

太湖話依據聲調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口音,分為西北口音和東南口音(見上圖)。西北地區包括:天橋、九田、彌陀、河口、北中、玉珠、望天、百里、店前、冶溪、前河、田頭等鄉鎮,聲調有6個:陰平(如:媽)、陽平(如:麻)、上聲(如:馬)、陰去(如:罵)、陽去(如:半)、入聲(如:抹)。東南地區包括:牛鎮、趙河、黃崗、寺前、羅溪、小池、劉羊、晉熙、城西、花園、新倉、江塘、徐橋、大石、李杜、黃鎮、大山、劉販。聲調有5個:陰平(如:媽)、陽平(如:麻)、上聲(如:馬)、陰去(如:罵)、入聲(如:抹)。上聲在兩地區也有點不同,但毫不影響彼此交流。

辭彙歷史

太湖話屬於贛語,而贛語保留了一些古漢語,現列舉一些常用字:
築 《詩·大雅·綿》:“築之登登,削屢馮馮。”今贛語謂堵塞為“築”。
供 《逸周書·諡法》:“敬事供上曰恭。”今贛語謂贍養父母為“供”。
衁 《左傳·僖公十五年》:“士刲羊,亦無衁也。”今贛語謂豬血為“豬衁子”。
索 《左傳·昭公二十七年》:“或取一編菅焉,或取一秉稈焉,國人投之,遂弗爇也。”今贛語謂繩子為“索”。
晏 《論語·子路》:‘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今贛語謂晚至為“晏”。
橈 《周禮·考工記·矢人》:“橈之以視其鴻殺之稱也。”今贛語謂彎曲為“橈”。
甑 《周禮·考工記·陶人》:“陶人為甑,實二釜,厚半寸,唇寸,七穿。”今贛語謂鏤空炊具為“甑子”。
跍 蹲 《廣韻》:苦胡切,蹲兒 。
囥 秘藏 《集韻》:口浪切,藏也。
敨 展開 《集韻》:展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