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村(山東省萊蕪市寨里鎮太平街村)

太平街村隸屬萊城區寨里鎮,位於萊城西北27公里處,地處寨里鎮西部平原,距鎮政府約6公里。南至雙龍匯河與楊莊鎮接壤;北臨萊蕪市蠶種場、寨里鎮和平村;東臨瀛子河與萊蕪市蠶種場分場接壤;西臨寨里鎮水北村。全村共有725戶人家,總人口2196人,耕地面積2214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平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萊城區寨里鎮
  • 地理位置:寨里鎮西部平原
  • 人口:2196人
  • 耕地面積:2214畝
太平街村,村中有東西大街三條,南北大街兩條,形成兩縱三橫。姚口路從中東西大街穿過,太吳路也由村內通過;村北800米處有寨金路,交通四通八達,是萊城西部小有名氣的村莊。
據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和劉氏墓碑記載:元朝中葉燕、趙、張三姓建村,取吉祥名太平。後村落擴大,曾設過集市。據趙氏墓碑記載,元至大元年(1308年)劉姓遷此,丁姓早居,以姓名村丁家莊。據村碑記載,明成化年間,曹姓遷此,趙、劉兩姓早居,原名趙家窪,又名劉家坡,曾設過集市。據茶棚窪廟中石碑記載:清朝康熙時期,燕、趙、張住在崖頭上面,起名為崖上村。以丁姓為主的住在崖頭下面,起名為崖下村。1946年改成太平街與丁家莊村,為一行政村。
據載,1942年被劃為萊蕪縣第九區;1958年10月萊蕪縣劃分為24個人民公社,劃為寨里人民公社太平街管區;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後,屬寨里辦事處,後改為鎮,隸屬寨里鎮至今。最初趙、燕、劉三姓居多,今全村共有16姓,以李、曹、趙、丁姓居多。有“五李、三曹、兩趙家”的說法。
人們從事農耕,種植玉米、小麥、大麻、生薑等農作物,經營門店,從事條編,面鋪小吃等,過著平靜而殷實的生活。
太平街村人見多識廣,思路開闊,村人多以勞動經商致富,人才輩出。李富田、李青連是清末時有名的富戶。李可訓緊隨其後,他為人正直,處事公道,曾被推選為萊蕪縣水北區民團團長,聯莊分會會長等,有相當數量的土地,同時開有一個小煤窯,日子紅火,堪稱富有。由於當時列強侵略,軍閥割據,土匪騷擾,境內貪官污吏也趁火打劫,巧立名目,橫徵暴斂,成倍增長各種稅捐。再加上小煤窯受到日本帝國主義在山東大規模開採煤礦的衝擊,後因經營不當,賠了本,不得不賣田抵押,敗落。
李才章是清朝時期的“衛千總”。據說,李才章家庭非常富有。蓋宅院四座,土地數百畝,在當地勢力很強。傳說,僧王到民間私訪,路過太平街時,發現此人是個人才,便命他為衛千總(衛千總,官名。清代綠營軍制,漕運總督轄下各衛設千總,統率運軍領運漕糧,稱為衛千總)。衛千總李才章大門兩邊各壘有旗桿台一座,逢年過節便升旗,以表氣派,威震四鄉。
李英章(1877 -1941年)清光緒年間考取文庠生,學名漢明,字次亮,別號澹泊居士。宣統末年,鄉村土匪橫行,倡辦王許保民團任團長,保衛一方安全,曾任本村國小校長,成績顯著,受到教育廳嘉獎,1937年李氏家族修譜任主編。“七七”事變後,共產黨、八路軍來到水北區一帶,他積極支援抗戰,是當時有名的開明鄉紳,1941年因病去世。
抗日戰爭時期,太平街村是萊蕪西部較早的革命根據地。1938年八路軍駐進村,教育鼓舞人們參加革命,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共產黨員。同年組織起了民兵組織。其中丁樂民(原名丁聖林),1939年7月參加革命,後南下,1982年離休。
1939年日本鬼子侵入菜蕪,又加上當地的漢奸,他們經常來村虜掠,從此太平街再不太平。村民四處逃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1940年的春天,水北有敵偽據點,匯河南側有陳團(陳三坎部),這時太平街村遭受到多頭榨取,每天要糧、要錢、要牛、要雞、要女人……直至拆民房的磚抬到水北修據點。民眾無法活下去,於是全村300戶人家自動組織了140餘人進行武裝自衛,擁有80桿土炮,30多桿兩人抬。隊伍剛拉起來,第二天敵人又來搶糧將村莊包圍,自衛隊一連打退了敵人三次包圍。最後氣得水北據點的漢奸頭子景大麻子罵他手下的鬼卒不中用。於是親自集中了兵力,作第四次包圍。這時太平街村民在街頭巷尾修上了堡壘自衛,附近各村的村民也聯合起來,當敵人猛力撲來時,大家同心協力,又把敵人打得狼狽逃竄。
同年的夏天,日本鬼子由寨里向水北的公路行進,大隊已經過去,最後有一個喝醉了酒的鬼子,蹣跚而來,被李西厚發現,即預先藏在公路旁的高粱地。等敵人過來他猛的爬出,將敵人抱住摔倒在地上,將大蓋槍奪下,將鬼子綁起來,送到八路軍盤查站去。
同年,地下黨員李凌元被紅槍會逮捕,在敵人面前,他寧死不屈,壯烈犧牲在敵人的槍下。
1941年秋,萊蕪水北區太平街的民兵,配合部隊作戰時,民兵機警地藏在青紗帳里,監視和警戒敵人,競活捉便衣特務兩名,繳獲匣子槍兩支、子彈25發。
同年李西泉掩護女八路的事跡,也在當地傳為佳話。
1942年日本鬼子來太平街村大掃蕩,村民曹煥考、李可生、曹西明、李厚培為躲避敵人的掃蕩,藏在西嶺的枯井裡,被鬼子發現後,李厚培為掩護其他三人,爬上井去被敵人用刀刺死。敵人準備往井裡放火時,三人未爬上井被敵人打死在裡面。
民國三十二年,漢奸劉恆久在匯河南的張里街安據點,經常帶領一班人來村搶殺虜掠,強姦民女,抓民工。村民扶老攜幼,去北山逃難,男青年經常在外躲藏,弄得雞犬不寧。村民趙光耀編了兩首順口溜:“1944年,勝利在眼前,河南有個劉恆久,他在張里安據點,抓了一百多農民,逼迫他們當漢奸……。”還有:“民國三十整二年,抗日軍隊真勇敢,河南出了個劉恆久,泰萊邊區出漢奸……。”這兩首膾灸人口的民謠,反映了抗戰即將勝利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心情,也揭示了漢奸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1942年,因太平設集市,河南漢奸經常利用集市這一天來村搶東西,村民李盛章冒著生命危險把集市趕走,有力地保護了村民的生命財產,在當地傳為佳話(傳說集市被趕到周王許)。
1941年至1942年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日軍進攻矛頭由對國民黨轉而對解放區共產黨、八路軍,90%的兵力對解放區實行極其野蠻的“三光”政策,對解放區採取輪流掃蕩,鐵壁合圍,長途奔襲,拉網戰術等等。根據地日益縮小,解放區形勢1942年下半年開始惡化。水北區區政權垮台,區委書記曹英叛變,將全區黨員名單交給日本鬼子,該村書記也相繼自首交出民兵槍枝,村政權變成兩面政權。孔家埠、丁家屋子安了據點,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擴大我黨我軍的影響,上級派武工隊6人,於1942年2月22日,進駐太平街宣傳教育民眾,堅定抗日信心,擴大影響,武工隊駐在村長李炳新家中。每人配馬槍一支,匣子槍一支,手榴彈四枚,裝備齊全。第二天是古歷正月十九日太平街集(四、九逢集),村長李炳新上集買饅頭和菜給武工隊吃,被當時在集上的漢奸發覺,漢奸已知道有6名八路軍駐在李炳新家,因此由孔家埠、丁家屋子、張里三據點漢奸出動約200餘人,於下午3時左右包圍太平街西南幾家民宅,漢奸當即爬上屋頂進行射擊。武工隊員將住的幾戶人家的牆打通,進行抵抗。有一漢奸爬上李俊元家欄屋頂直起身放聲大喊:“我們知道你八路只有6個人,我們有好幾百人,快快投降吧!”喊聲被一武工隊員聽見,一槍就把這一漢奸打倒跌在欄坑內,一命嗚呼。以後又打死漢奸數人,戰鬥到下午6點左右結束。天黑了,武工隊向南衝擊,據說只有一人受點輕傷。這次敵人共燒毀民房30餘間,有7戶人家房屋被燒。村長李炳新被漢奸活活燒死,第二天又將其兒子等民眾數人抓去,受盡各種刑罰,後用錢贖回。
1944年村民李可本的兒子李愛元,在縣委敵工部工作,河南漢奸讓李可本勸兒子放棄革命。在敵人面前,他毫不動搖。漢奸拿他沒辦法,挖土坑讓其站在坑裡,把土埋至於肩,用刺刀插入頭頂,當漢奸抽出刺刀後,一股鮮血射向天空(當時漢奸叫做放天花)。鮮血染紅了大地,至今太平街人記憶猶新,對漢奸恨之入骨。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太平街村有19位烈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也出現了不少的優秀老幹部,他們為解放全中國,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了卓著的貢獻。
太平街村人口較多,教育發達。原先曾有人辦過私塾。民國二年(1913年)李英章辦起端本國小,由李可政、李可欣任教師,校址在北廳房。前來就讀的除太平街村的學生外,還有唐王許、薛埠等村的學生。學校持續了二十幾年,日本鬼子侵略時,為保學生安全暫停辦。1944年重新建起國小,校址在北廳房。有李斌、趙學武任教師。60餘名學生,兩個教學班(屬複式班)。1945年由李斌、李西富任教師,學生接近70人。由於當時辦學嚴謹,為村里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的人才,也振興了村裡的經濟。解放後發展到5個教學班。1953年在村西北角建起聯小(五、六年級),一至四年級在原校,由沈洪訓任校長,教師十幾人,四個教學班。前來就讀的是太平街管區所屬村莊的五六年級學生。1965年該校擴建,本村1-4年級也搬到聯小合為一校。1966年國小改為五年制,外村的學生也不再來就讀,成了一所名符其實的太平街國小。1968年又擴建校舍6間,辦起國中。1974年擴建教室18間,辦起太平聯中,聯中、國小合為一校。1976年又在該校南面蓋起教室24間,辦公室、宿舍16間,有8個教學班。國中、國小分前後兩院,稱聯中(1986年國中搬到水北)。1982年村里投資20萬元動工蓋教學樓,1983年小學生搬進明亮的教室里學習。2002年又建起實驗室、圖書室、音美室、各種儀器室16間。建築面積350平方米。近20年來,村內 村教學樓,可容納八個教學班,校院占地面積二十餘畝.共考中專科、本科學生100餘名,中專150多名。其一家被人們稱為“狀元”之家。李滿元的長子李建蕊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在北京總參謀部工作;女兒李愛玲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在萊蕪招商局工作;李新永四女李麗研究生學位、碩士,在山東大學工學院任教,2002年8月又攻讀進修博士學位。其餘的分別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為社會主義建設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
2002年8月建成的電訊塔,塔高48米,地座占地面積49平方米。1977年村里發電,家家戶戶安上了電燈,村民們高興地說:“吃飯穿衣不用愁,家裡點燈不用油。”同年又來了高壓電,有5戶安上了磨麵機、粉碎機,讓古老的磨和碾下了崗。
李丙春,1965年1月至1986年12月任太平街村支部書記,1968年至1969年當選為寨里公社黨委委員,1977年被評為泰安地區“勞動模範”。
李利元,1986年1月至1995年l2月任太平街村支書;1990年9月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1990年12月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1994年萊蕪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
1967年至1968年正值農業學大寨時期,在黨支部書記李丙春一班人的帶領下,利用冬春之際,整平西嶺600餘畝。村民們白天大幹,晚上夜戰,吃住在工地上。當時全村共有3200人,參加西嶺大會戰的人達到1500多人。經過一冬一春的奮戰,使原來溝壑不平的西嶺變成了良田。期間,縣委書記周興禮在公社書記趙祉善、呂承志的陪同下,親臨現場指導工作,並組織全縣各公社黨委成員以及各村支部成員、生產隊長前來參觀,開現場會。成為全縣農業學大寨的光輝典範,並提出了全縣學太平的口號。縣裡以點帶面,掀起了全縣農業學大寨的高潮。後又學蘇州經驗,把西嶺200多畝早澇不收的農田,變為旱澇保收的農田。
西嶺整平後,村里想方設法解決西嶺的澆水問題。在西嶺打井多眼都沒有成功,最後採取東水西調,1969年建起南排井和北排井,砌起二級揚水站。南排揚水渡槽總長1500餘米,北排揚水渡槽總長3000餘米,徹底解決了西嶺600餘畝地的澆水問題。要奮鬥就會有犧牲,在挖北排井一段地下溝時,有5名村民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他們是:李永臣、李永泉、李西金、李西東、李西波,後人是不會忘記他們的。
排水井的長期使用,設備逐漸老化。1992年在支部書記李利元一班人帶領下,採用集體出一點,村民自願捐一點的方法,共捐款20萬元,修起了地下管道,南地下管道長1960餘米,北地下管道長1780米,西嶺澆水問題徹底解決了。原來種植糧食作物的農田,全部種成了大蒜、生薑等經濟作物,經濟收入相當可觀,西嶺變成了有名的“聚寶盆”。
1968年村里辦起了養豬場(現副業大院),占地40餘畝,建豬圈320餘間,其它房屋160餘間,養豬1300餘頭,所養的豬膘肥體健。養豬事業的發展,既增加了集體收入,又給莊稼提供了足夠的肥料,農業副業雙豐收。
1979年在養豬場後蓋起了48間排房,組織起了條編、草編,參加條編的30多人。村里按件記工分,所綿成品賣後作為集體收入。草編開始是分散生產,集中經營,編製品售往日本、美國等國家。同年辦起豆腐房、粉皮房、木工組,占地面積50餘畝,縣委書記周興禮來視察工作時,誇讚說:“真是個副業大院。”從此副業大院的名字就叫起來了。
1975年,村里出5萬元從上海買來兩台合線機與濟南地毯廠訂契約,來料加工,招收職員30餘人,工人每人每月收入150元左右,相當於當時正式職工的工資。經濟發展了,1980年村里又扒掉豬圈,蓋起了廠房40間,辦起了地毯廠(地毯、合線為一廠)。投資15萬元,新上地毯機30台。投丁桂龍任廠長,招收職工120餘人,個人、集體收入不斷增加,每年為村創匯3至4萬元,被萊蕪縣評為鄉村企業先進單位。太平地毯廠是萊蕪縣唯一的鄉村辦企業,周圍村莊也紛紛前來要求辦地毯廠,以太平街地毯廠為龍頭,發展本、外公社10幾個地毯廠,並給以技術幫助。每個新上地毯廠的單位,配一個技術員,進行技術指導。規模大了,他們生產的地毯可以直接送往太平進行再加工,太平地毯廠可以直接進行平、片、洗、投、修全套工序,產品銷往日本、美國等國家。縣裡多次組織各村辦企業負責人來參觀學習。
由於規模不斷擴大,1989年合線、地毯分開經營。地毯廠長李永成,合線廠廠長李丙玉,經營十分紅火。1990年村成立企業辦公室,主任丁桂龍,會計李近元。後村里辦起了童鞋廠、箱包廠。1989年地毯的銷售受到美國的抵制,地毯價格逐步下滑,被迫停產。
1996年5月又投資120萬元辦起太平街福利鞋廠,屬私人企業,一條流水線作業,日產布鞋3300雙,安排剩餘勞力100餘人。後因流動資金不足,生產能力達不到,造成虧損,暫停生產,現設備保留完整。
1980年村民整修河壩3000餘米,制止了洪水帶來的災難。同年冬天至1981年春天,又推土墊東河灘300餘畝,栽上山楂樹,歸集體所有。
1981年太平街村是寨里人民公社最早實行家庭聯產責任制的村莊。種植業是該村的經濟支柱,土地承包後,原生產隊種植糧食作物的農田,大多數養上了生薑、大蒜,部分種植銀杏、楊樹苗等,經濟作物占全村土地面積的2/3。加上充足的水源條件,生薑、大蒜長勢良好,生薑畝產6000斤左右,大蒜畝產2500斤以上,村民的經濟收入比土地承包前翻了幾十倍,糧食產量較前也有大幅度提高。1996年生薑價格一躍再躍,達到每斤10.50元,僅這一年太平街村就出現萬元以上的戶160多家,有的達到十幾萬。
1984年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號召下,村里將後窪200多畝蘋果園,承包給20幾戶村民,當年出現萬元戶十幾家,後來蘋果樹老化,又伐木種植生薑、大蒜等作物。
1986年將山楂園承包給19戶村民,每斤山楂在1.70元以上,承包戶上交稅後,各家純收入在萬元以上。有的達2- 3萬以上,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為把這塊膏腴之地轉讓給貧困戶,幾經轉讓,承包戶數由當初的19戶變為24戶,又從24戶變為35戶,使更多的人走向富裕。
村富了,村民的錢包鼓起來了,這時村幹部琢磨著,怎樣讓村民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生活。於是1985午開始村莊規劃,1991年規劃完畢。第一步,先通村內五條大街,進行拆遷掃除障礙。村里對搬遷戶進行適當照顧,做好安置工作,調動了搬遷戶的拆遷積極性。一年多的時間五條大街全部通開,同時路兩邊也蓋起了新瓦房。拆舊戶、蓋新房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6年多的時間將全村修整完,村民全部搬進寬敞明亮的新房裡住,舊貌變新顏。第二步,村里出錢家庭聯產承包制後的藕灣,占地面積約20畝村民出力,將村街全部硬化,達3408米,石砌水溝4318米,建橋三座,改變了原來“出門沾掉鞋,進家一身泥”的現象。1998年所有村大街都安上了電燈,晚上村民在燈下歇息,談笑風生。
截至2002年,村民都買上了電視機,90%的戶換上了大彩電、組合音響,有90%以上的戶安上了電話。
勞動致富,是太平街村人的傳統美德。有200多戶從事著各種經濟事業,如代購、條編、醫藥衛生、養雞、麵食、飯店、供銷、建築、農副產品再加工等。新上洗姜機9台,生薑、大蒜加工廠4處,出現了不少致富戶:如:條編大戶李西論及兒子李永平,不但條編技術過硬,收入可觀,還種植生薑6-7畝,常年為外商收購生薑、大蒜,2000年買上了汽車,又乾起了販買生薑,大蒜的生意,每年銷售生薑100多萬斤,成為太平街村有名的經濟大戶。趙風榮、李華永看到村民賣姜蒜難,主動聯繫客商,長年代購生薑、大蒜,每年分別代購生薑100多萬斤,大蒜50-60萬斤,不但自己有相當可觀的收入,而且進行再加工,安排了部分剩餘勞力,帶動了村裡的經濟發展,被村民稱為“經濟女狀元”。太平街村民富了,對社會的奉獻也很大,從建國以來,先後參加了修水庫、築路、改河、架橋、建水渠,整修綠化荒山等社會工程,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曾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單位。
現太平街村種植生薑1200畝,大蒜800餘畝。太平街村人憑著交通的便利這一優勢,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建起種雞孵化廠…。運輸業、條編業不斷擴大,畜牧業的發展也走出了一條新路子,養雞500隻以上的家庭已達140戶,並初步形成規模。2001年在李坤永書記一班人的帶領下,在村內姚口路以北又蓋起了一排二至三層樓,通過招商引資村兩委積極爭取山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在本村倉房院內建48米發射塔(發射基站一處),這給太平街村增加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勤勞的村民正以昂揚的鬥志,建設著自己美好的家園,太平街村的明天將會更美好!
太平街地處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當地有名的村莊。為防止亂世遭劫,保家護民,清朝中葉,村民們自願捐款出力,築起“圍村牆”。“圍村牆”繞村一周約1920米,牆體高約6米,寬約0.8米。牆體使用土夯實而成,牆頂用方磚石灰砌成。挖土為牆,牆外自然形成一道壕溝,恰作“護城河”。由於壕溝寬4米、深2米多,當時人們稱作“海壕”。四條街頭各築起一座大圈門,門高約8米,寬4米,可以通行車輛。白天、車馬行人熙來攘往;晚上村民輪流值班看門,後因失修漸倒塌。村莊規劃前夕,“海壕”留有遺址,文革期間東圈門還存在。
據說村東南部分宅子修圍牆不合局勢,閃在圍牆外面,被強盜分子放火焚燒,後又蓋起新房子,被人們稱為“新宅子”。
進入北街的東門20米處就是北廳房,是一座典雅的四合大院。60米處是廟堂,村民稱作大廟。大廟建在十字路口西北角,這個地方(十字路口)是遠近聞名的短工市。每天一大早,外村人早早來到此處,等待村民僱傭。討價、還價聲不斷(那時乾一天活給多少糠谷),短工市一直保留到現在。每年生薑收穫時,來這裡等待打短工的人多時可達幾百人。大廟正南150米處就是南廳房,也是一座典雅的四合大院。傳說蓋此廳房時,工期延長,正值冷天,用水和石灰膏上凍,房主李青連買酒加入水中和石灰膏砌磚。村東南1000米處是遠近聞名的茶棚廟.傳說明末清初,大王莊楊風溝有一位神仙——三皇姑(也叫千手千眼佛),能看風水寶地,為民消災除難。陳家村人前去搬三皇姑看風水,建寺廟,以求全村人的平安。在回來的路上抬轎來到茶棚窪處,稍歇片刻,轎子不起,據說,三皇姑看到此處土地肥沃,兩面靠水,風景秀麗,認準是風水寶地。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三皇姑,就蓋起廟堂,起名為“茶棚廟”,廟內雕有三皇姑塑像。逢年過節人們就到這裡求神拜佛,以求保平安。每年舉行一次廟會,一是聘外地戲班子,二是村里把愛好吹、拉、彈、唱的人組成戲班子,每年冬閒時就組織起來進行排練。廟會前搭起戲台,演唱起自編的戲劇。來這裡觀戲的外村人絡繹不絕,戲迷們大飽了眼福,盡情享受著民族文化大餐。
太平街人從古時就愛好戲劇,也為後來的村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礎。1956年組織了30餘人的年輕戲劇班,每逢農閒,過節進行演出,演員們盡情地顯示自己的才華,陶冶了村民情操。很多村前來邀請演出,一直延續到1983年。踩高蹺更是太平街人喜愛的傳統活動,每年都有60多名青年穿上各色衣服戴上面具,扮成不同時代的人物,在鑼鼓、樂聲中,踩著高蹺有節奏地做著各種姿勢,穿行在大街上。每到一家大門前,點上鞭炮,圍觀的人有上至八九十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娃娃。周圍村莊還邀請去做表演,經常參加鎮、縣舉辦的鄉村藝術表演會,多次受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