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河太平橋(太平橋(安徽省定遠縣池河太平橋))

池河太平橋(安徽省定遠縣池河太平橋)

太平橋(安徽省定遠縣池河太平橋)一般指本詞條

池河太平橋,原名太平橋,又名杯桁橋,位於安徽省定遠縣池河鎮西官驛道上,雄跨於蜿蜒的池河之上。池河太平橋初建時設計工巧。磚石結構,白石欄桿,東西兩頭各雕石獅18隻,極為雄偉美觀。建造採用乾修法,堆土券橋孔。因河底沙石較厚,每個橋墩下面布以密集的木樁為基,稱之為“萬年樁”。橋墩皆以紅色大條石為緣邊石券砌而成,用糯米汁和石灰灌注,中填塞的囊石為粗糙短小的石料或碎磚,十分堅固。

池河太平橋位於定遠縣城東25公里的池河鎮,橫跨池河,東西走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池河太平橋
  • 地理位置:定遠縣城東25公里的池河鎮
  • 原名:太平橋
  • 又名:杯桁橋
  • 所在地區:定遠縣
  • 時代:明、清
建設沿革,文物價值,文物保護,

建設沿革

太平橋始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明建都南京後,南京至明發跡地鳳陽交通頻繁,然池河橫亘其間,交通不便,定遠知縣朱玉奉旨建造此橋,後為南京至北京交通要道上的特大橋。橋為石構拱橋,十一孔(建成之初為十三孔),長150米,寬10.5米,高11米。由於池河水下均為河沙,為加固大橋墩基,該橋每個橋墩下均以密集的樹樁奠基,稱之為萬年樁。
該橋分別在清道光六年(1827年)、光緒四年(1878年)兩次因水沖損而補建、重修。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桂系部隊西逃為阻日軍西進,將橋居中三孔炸毀,解放後將炸毀的三孔頂部修復。
民間傳說太平橋建造目的是為明太祖朱元璋南京鳳陽探親,免遭隔水之苦。《道光定遠縣誌》載:“太平橋,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知縣朱玉造。道光六年(公元1826 年)圮於水,七年補建”“皖北道吳箎、知府汪霖、知縣馮雲祥捐俸千數百金倡修,邑人張大賓等捐巨金成之。七年八月經始八年五月,歲工用銀一萬五千四百有奇。汪霖及邑人凌泰交均有碑記。”一九三八年冬,桂系部隊在與日軍交戰失利後從滁縣向西撤退時,為斷日軍追路,炸毀太平橋居中三孔,橋上石獅蕩然無存。1949 年縣人民政府撥款將被炸三孔改建為木材面。1953年滁縣地區公路修復委員會以圓木為梁,鋪以木板,臨時通車。1954 年又對被沖空的7個橋墩進行維修。1956年4月,對被毀的三個孔以雙曲拱再接長的方法加固成月形鋼架樑柱,上面鋪以木板,限載8噸。以後又數次大修,換成鋼架混凝土結構,沙子路面,荷載汽車13 噸,掛60噸。1985年,太平橋損毀嚴重,定遠縣人民政府明令禁止太平橋通車。

文物價值

現池河太平橋除居中被炸毀三孔為補建之外,其餘均保存原有的建築風格,該橋是目前皖北僅存的明代石拱橋,也是安徽罕見的最宏偉的古代石拱橋,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

文物保護

2004年10月,太平橋被列為省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