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屏風、寶座

太和殿屏風、寶座

太和殿屏風、寶座在紫禁城內至尊的“金鑾寶殿”太和殿內的中央,金柱之間,高台之上,安設著象徵統御萬民、無上權威的皇帝寶座——雕龍髹金大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和殿屏風、寶座
  • 展出位置:紫禁城內中央
  • 象徵:統御萬民
  • 時代:清
  • 尺寸:寶座通高172.5cm,座高49cm
象徵,特徵,寶座位置,相關信息,損壞,失而復得,

象徵

這把“天下第一”的龍椅氣勢非凡,首先在於它高高在上的態勢,龍椅本身就形體高大,其又高踞在三面出陛(宮殿中的台階)的高台上,再結合太和殿外層層升起的崇高氣勢,有力地顯示出天子皇位的至尊無上!

特徵

龍椅周身雕龍髹金,在裝飾上神聖化。寶座上部採用圈椅式椅背,下部承托以寬闊的“須彌座”式椅座和腳踏,設計均採用最尊貴的形式。十三條金龍分布盤繞於椅背上,其餘各部位又雕火珠紋、雲紋、卷草紋等,通體罩金箔並鑲紅藍寶石作裝飾,極顯其尊貴。
太和殿皇帝寶座上的漆金太和殿皇帝寶座上的漆金
龍椅後襯托以高達寬闊的雕龍髹金屏風,周邊對稱陳列掐絲琺瑯的太平有象、甪端、仙鶴以及香筒、香爐等禮器,更與前後左右六根貼金江山萬代升轉龍紋巨柱交相輝映,使整個大殿中央一派金碧輝煌。

寶座位置

1915年民國大總統準備復辟帝制,要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大典,而其希望自己的“洪憲王朝”有除舊布新的氣象,不想完全承襲已經覆滅的清王朝的一切舊制。他在太和殿里里外外大肆整修一番後,對象徵帝王集權的寶座也予以更換。“就在袁世凱準備登基的前期,看到寶座上方的軒轅鏡,而據傳這個龍嘴下面叼著的晶亮圓球,可以分辨真假天子,袁世凱由於心虛害怕軒轅鏡會掉下來砸死自己,於是下令將龍椅往後移了兩米。後來雖然更換了袁世凱的寶座,但位置並沒有挪回。

相關信息

損壞

隨著大清王朝的衰亡,這把盡享尊榮的寶座也曾被丟棄淪落。1915年,夢想稱帝的袁世凱用一把中西式結合的高背大椅替換掉了原來的寶座。1959年,朱家溍先生根據舊照片在存放破舊家具的庫房重新找到了這把龍椅。1963-64年,故宮博物院集能工巧匠,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將其修復完整,寶座才又在太和殿上放射出燦爛的光彩。

失而復得

1915年,袁世凱篡權稱帝,他把太和殿內乾隆御題的匾額對聯拆去,把這張寶座也不知挪到何處去了。椅後的雕龍髹金屏風還保留,卻安設了一張特製的不倫不類的大椅,椅背特別高,而座面卻很矮。據說袁世凱因腿短,但又想表現帝王的氣派,就採用了矮面襯西式高背大椅的樣式。椅背上還有一個袁世凱的帝國國徽,這是一個由白緞製成的直徑約兩尺的圓形開光,上面用彩線繡成古代十二章的圖案。沒想到這塊白緞因年久漸漸裂開,裡面露出的填充物卻原來是稻草。
1947年,故宮博物院把這個袁世凱的“繡花草包大椅”撤掉,打算換上清代的龍椅,選了幾個,都尺寸太小,與後面的雕龍髹金屏風不協調,與太和殿的宏偉氣派不相稱。太和殿原來的寶座到底什麼樣?原物還存在嗎?
到1959年,朱家溍先生髮現了線索。他在一張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舊照片上,看到從前太和殿的原狀。根據這張照片,終於在一處放殘破家具的庫房裡,發現了一張殘破的雕龍髹金大椅。這張龍椅從髹漆的方法和雕龍的造型看,應是明代的製作,很可能是明嘉靖重修皇極殿的遺物,清康熙重修太和殿時,經修理後繼續使用。直到袁世凱時代才被丟出,以致破爛不堪。
1963年,故宮決定修復這件龍椅。寧壽宮有件龍椅是乾隆年間太和殿龍椅的仿製品,只有龍頭是清代的風格。另外還發現一幅康熙帝的朝服像,所坐的正是太和殿這張龍椅。於是這兩件實物成為修復工作者重要的參考資料。在整整一年裡,木活、雕活、銅活共用了766個工作日,到夏天潮濕季節,由油工名手做完油漆後,粘金葉。1964年9月,全部完工,共用934個工作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