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新修辯謗略序

《太和新修辯謗略序》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太和新修辯謗略序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德裕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太和新修辯謗略序
臣聞行險而言(闕)上者,非謂謗也,是實之所招也;蹈仁而被誣者,非己所召,是盜之所憎也。夫理身絕嫌,人臣止謗之術;虜受不納,人君辨謗之明。然則正者邪之所仇,直者曲之所矯,有能為不才所忌,有功為無庸所嫉,四者苟立,四謗必隨。況偽必亂真,佞實似智,鑠金之口,不謀而同唱,成雷之蚊,未響而先合,以群陰而蔽孤陽,以眾比而排獨立,結其禍患,鹹本謗言。莫不巧中於隱伏之微,善成於疑似之際,忠賢被之,無以自辨,亦良可哀哉。伏惟皇帝陛下體乾坤簡易之德,合日月無私之照,視聽自天,神明其化,惡淫哇之亂聽,疾紫色之眩目,堲其讒說,常詠格言。臣等順天聰,綴緝舊典,發東觀藏書之室,得元和辨謗之文,辭過萬言,書成十卷。以其廣而寡要,繁則易蕪,方鏡情偽之源,尤資詳略之當,遂再加研考,所以理昔賢被誣之狀,表前王善鑒之明。實願視則倚衡,居則宥坐,絕其根枿,永杜其來,必也視之於未形,鑒之於無象,方夏後盤盂之誡,比周王玉幾之銘,測深慮遠,取為殷鑑,使播揚有所消其象,萋菲無以成其文,忠臣得納其誠,武臣得盡其力矣。於是征之周秦,覃及新地,必極精簡,有合箴規,特立新編,裁成三卷,謹繕寫封進。臣等上奉宸謀,竭其鑽仰,敢不虔序聖旨,冠於篇首雲。

作者簡介

李德裕(787—849)唐文學家。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歷任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兵部尚書等職。又先後出任劍南、西川、淮南等地節度使。後遭李宗閔、牛僧孺集團打擊,被貶崖州,卒於崖州司戶參軍任所。工詩文、書法,貶黜嶺南時詩較有名。著作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