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書

太保書

太保書是長期流傳於平湖境內和周邊地區的一種具有宗教色彩的傳統曲藝形式,因與起始於中國殷商時期祭祀土地神的“做社”習俗有關,故又稱“太保社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保書
  • 又稱:太保社書,鑼鼓書
  • 性質:曲藝形式
  • 特點:具有宗教色彩
歷史發展,簡介,起源,生存狀態,歷史發展,唱法及特徵,唱法,特徵,

歷史發展

簡介

做社唱書的太保先生與起自周朝的太保官員截然不同,前者為道教中的謀生職業,後者則是輔弼君王的軍政大臣(在各朝代中實權有所不同,職位十分顯赫)。做社唱太保書習俗起初只限於國君王族,後來被統治者規定為全國性的祭祀制度。在元代,以五十戶為一社,每年春秋兩季祭祀。

起源

太保書屬道教文化,祖師乃太上老君,太乙真人,元始天尊,代代相傳。舊時由於人們對科學的無知,覺得五穀要豐收,生活要太平光靠一個土地神保護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後來上界各路神仙,下界各方寺廟的菩薩老爺都被列為做社時的敬請對象。解放前後平湖林埭一帶農村均有做社唱太保書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九十年代開始又在寺廟做社中流行,直至今天平湖農村普遍沿襲這一習俗。

生存狀態

解放初,平湖一帶會唱太保書的人很多,其中陸其禮林、陳金波、鄒玉祥、白一如、陸仁榮、陸炳榮、顧仁興、顧炳金等最有名氣。特別是陸炳榮、顧炳金都是三代祖傳。他們不但原汁原味地繼承了太保書原唱而且還有所發展。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平湖太保書說唱藝術基本上處於停頓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平湖太保書在寺廟做社中重新流行,但是唱太保書的人越來越少,絕大多數會唱太保書的老藝人都已去世。平湖太保書後繼乏人,瀕於失傳。
平湖太保書被列入第一批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發展

平湖歷來有祭祀社神的習俗,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按時舉行,相沿成俗。明天啟年間《平湖縣誌》卷十“風俗?歲時”一節記載:“春分社,田家醵錢為會,牲醴祭神,然後饗其胙。是(八)月社,田家又醵錢為會,牲醴祭神,卜將來田租。”春社一般從農曆正月初二起,到正月十五止,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秋社一般從農曆七月初七起,到七月二十日止,感謝神靈庇護帶來好運。結社基本以自然村宅基為單位,自由組合,有七八戶的、十四五戶的,多到三十餘戶不等。社主由本社的社員逐年輪換,依次序當值。每年到了社日,就由社主(也稱“當社”)負責籌辦牲醴(供品),率社員前往本坊社廟(也稱“廟界”)舉行祈神儀式。儀式流程為請神、接神、送神。先由太保先生(自稱“傳香人”)手執鐋鑼、皮鼓,躬身作揖,站在祭壇旁敲擊樂器,唱誦神歌。“請神”的儀式結束後,休息片刻,重新點燃香燭,開始“接神”。“接神”儀式完畢後,請各路神道吃酒。眾社員休息喝茶的時候,太保先生就開場說書助興。社書唱畢,進行“送神”環節。在這些環節所唱的神歌就是太保書。
太保道士一般都唱“贊傷司”、“滿洲,鐵冠圖”、“馬公”全部等等,現代他們把十二圖花名十二個地方特產的唱詞也融入了太保書,這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太保書基本上已消煙滅跡,奄奄一息,處於停頓階段。
九十年代開始,太保書又在寺廟做社中流行,但是唱太保書的人越來越少,絕大多數老太保都已去世。平湖一帶只有三四人會唱,且年齡很大,身體不好,後繼無人,急需搶救。

唱法及特徵

唱法

太保社書一般在寺廟做太平社老爺出位時演唱,通常在下午進行。當地民間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上午田裡拔稗草,下午廟會立轎前。“立轎前”是太保社書的前奏,二人立在老爺轎子前討口彩,說順口溜,分上下聯,甲乙一問一答,都是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吉利話。接下來就是太保先生唱太保社書和拜懴,有一人唱,有二人唱,三人唱。伴奏以絲弦、打擊樂為主,只聽見:尺板刮打打、銅鼓戶多多;弦子叮噹響、胡琴嘰哩咕。 太保社書主要是請神,即請各地有名寺廟的神像,從上八府到下三府,再到本地寺廟。先唱諸天三界,後唱五嶽朝神,再唱各省各縣。然後朝請三界符官。最後拜懴,都為三人演唱。拜懴主要有:劉香懴,香山懴和妙音寶卷。

特徵

太保社書的特徵是以站唱形式為主,且演唱者左手打手鑼,右手敲扁鼓。表演獨特,曲調優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