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市博物館

天門市博物館

天門博物館的館藏內涵極為豐富。無論從地下文物遺存看,還是從幾十年發掘、徵集、收藏的文物看,天門文化遺蹟豐富,面積廣泛,地域無空白,時代無缺環,現有館藏文物能見證人類文明歷史的時間跨度五千餘年。

天門古稱“竟陵”,是“茶聖”陸羽的故鄉,是一座歷史悠久、文物資源豐富的文明城市,是長江流域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存積著大的文物資源和人文遺產。1994年11月,位於天門市石家河鎮境內的石家河遺址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被國家評為“中國二十世紀100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2013年,位於皂市鎮境內的白龍寺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門市博物館
  • 外文名稱:Tianmen Museum
  • 類別:綜合類博物館
  • 地點:湖北省天門市西湖路
  • 竣工時間:1982年
  • 館藏精品:土陶象
  • 開館時間:2018年5月
  • 票價:免費
建設背景,發展歷史,館藏文物,考古發現,作用價值,

建設背景

天門博物館的館藏內涵極為豐富。專家認為,無論從地下文物遺存看,還是從幾十年發掘、徵集、收藏的文物看,我市文化遺蹟豐富,面積廣泛,地域無空白,時代無缺環,現有館藏文物能見證人類文明歷史的時間跨度五千餘年。
據歷史文獻資料考查:竟陵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公元前十一世紀的西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東周時期,竟陵為楚國東方大城。秦統一六國後,竟陵置縣屬南郡(今江陵)管轄,以後二千多年間,一直是政治、經濟、文化發達的地方。
從二十世紀50年代以來,持續幾十年的考古調查和發掘的文物古蹟來看,早在五千多年的原始父系氏族社會時期,便有人類在天門境內的石河、九真、李場等地居住。當時,人類已從遊牧生活過渡到定居生活,人們以從事漁獵為主,兼作農耕,共同勞動,共同生活,沒有剝削和壓迫,過著原始公社式的生活。
2006年4月,《武漢城市圈文物精品展》在武漢舉行,市博物館選送館藏文物36件參展,展出中受到全國各地及海外參觀者的好評。在《8+1武漢城市圈文物精品圖錄》中,史前——公元前221年的文物60餘件,我市選送的文物占1/6,而且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都有。專家更是稱讚天門選送的文物精美絕侖。
劉安國老先生根據自己多年研究,列出了—份館藏歷史文物精品錄:最古老的生產工具——新石器時代石斧、石鏟、石球;最早的泥塑工藝品——新石器時代陶象、陶鳥;最著名的青銅盛水器——西周匜、盤;最早的飲食皿具——東周銅簋;最早的日常用具——西漢銅鏡;最古的飲具——東漢銅鍋;最早的茶具——北宋瓷壺和托盤杯;發現最早的官印——明代分巡東昌道印;出土最早的絲織物——明代綢外衣;現存最早的名人畫——明末八大山人花鳥畫屏。

發展歷史

1982年成立天門市博物館。
1985年選址竟陵西湖,依託世界歷史文化名人茶聖陸羽建館。天門市博物館和陸羽紀念館兩館合一,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五百餘平方米,館內展出主要是以陸羽為主體的系列文物。
2016年,位於西湖北路的天門市博物館(新址)建成,歷史文物的陳列展出尚在籌劃之中。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館藏文物

博物館展覽的展品主要是文物,文物是人類歷史文化遺產中的寶貴財富。天門市博物館珍藏的文物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價值獨特。市博物館館長鄧千武如數家珍地披露了館藏資源。全市現有文物古蹟188處,其中古遺址76處、古墓葬79處、古石刻20處、古建築9處,革命歷史紀念地4處;經國務院、省、市政府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保護單位9處,市級保護單位11處。
據清代《天門縣誌》記載:“東晉末年(公元419年),在縣西40華里的巾戍山上出土過7口銅鐘。今人推測可能是7支編鐘(周代盛行的敲擊樂器),不僅實物下落不明,也沒有保存圖錄。
如今的天門博物館,館藏文物三千多件(套)古線裝書1.2萬餘冊。從1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的生產工具磨光石斧、石鏟、石鐮、石刀、石矛、石簇、石臼和陶紡輪,生活用具陶壺、陶缸、陶碗、陶杯、陶鼎、陶鬲、陶豆等,工藝品紅色泥塑人像和雞、鴨、魚、羊、猴、熊、象等,為研究古人類的生產史、生活史、藝術史和陶瓷手工業的發展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1988年11月,省、地、市考古工作者在肖家屋脊台,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玉器58件,造型藝術,雕刻精細,極為罕見。1.2萬冊古線裝書中,一百多套(二百多冊)為珍貴的善本書,明代刻印出版的《詩歸》、譚元春的《詩集》、清末的《陸子茶經》、清代的《說文解字》、《鳥凡綱鑑》等,是我省僅有的館藏珍品,其價值不可估量。159件古代名人字畫中,有明末八大山人朱耷的畫,清末吳昌碩的四季畫屏,胡聘之的字屏等,特別是清代狀元蔣立鏞字幅和探花蔣元溥的條屏字,尤為珍貴,是我市的傳世墨寶。

考古發現

劉安國老先生回憶說,1983年至1993年,省、地、市博物館考古隊,先後在石家河遺址進行多次試掘,特別是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的師生在這裡進行考古發掘實習多次,發掘文物萬餘件,這些文物經過整理後,分別在省、地、市博物館陳列展出,在社會上轟動一時。荊州博物館有一個專門的石家河遺址出土文物陳列室,陳列出文物數千件。而實際上,荊州博物館的考古工作者從這裡發掘的文物是陳列文物的幾倍。
1984年8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石家河遺址出土的陶塑人和陶塑象等系列文物,被湖北省博物館選送到故宮博物院參加,《全國出土文物精品展覽》,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天門的文物走出天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給中國博物館帶來不可估量的效益。
附有稻殼的土塊
——記載長江流域水稻種植起源史 1954年11月,石河鎮農民興修石龍水庫乾渠,在土城村羅家北嶺發現了“石家河遺址”。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與陶器,還有骨器與蚌器。特別重要的是,在遺址里出土了一些附有稻穀殼的燒紅土塊,經當時的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丁穎教授鑑定,認定為“粳稻品種”,取名“石河粳稻”,並在1959年《考古學報》第四期發表學術論文,認為“石河粳稻”為研究長江流域水稻種植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全國首次發現的土陶象
——見證五千多年前石家河附近有大森林有象群在活動 1955年,考古工作者在“石家河遺址”發現一座古老的土窯址,出土了陶象、陶熊等陶製動物百餘件。其中陶象的發現在全國尚為首次。專家推論:在五千年以前的石家河一帶有大森林的存在和象群的活動,否則,當時的人們不會憑空塑造出如此生動的陶象來,它為研究天門地貌的演變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陶祖
——父系氏族社會對男性崇拜的物證 “石家河遺址”出土“石祖”、“陶祖”(即男性生殖器模型)各一件,鑑證了當時社會對男性的崇拜,證明了這處遺址屬原始社會父系氏族時期的新時器時代,距今已有五千餘年。
最古老的窯址
——研究我國陶瓷手工業發展史的珍貴史實 1955年夏天,中國科學院和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工作者在石家河遺址羅家北嶺發掘了一座新石器時代窯址。窯址處有小石斧、石棒、石刀、石簇、紅陶杯、蛋殼灰陶片和紅陶鳥等數百件。這個古窯址的發掘,為研究我國陶瓷手工業的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作用價值

博物館的展覽是廣大人民民眾了解歷史進程中遺留下來的實物史料的視窗。文物資源等歷史文化遺產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國家和省文物部門可以根據收藏和展出利用的需要對文物資源進行調劑。儘管由於博物館建設的限制,天門博物館的館藏還沒有充分展覽利用,難以滿足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但荊州物博物館和省博物館都有天門的文物在那裡展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