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鎮

天福鎮

天福正式建制在同治年間,屬二十四老場鎮之一,在清同治年間,為鹽卡重地,鎮址天福場,距縣城31公里。全鎮幅員面積46.58平方千米,有耕地25597畝。轄橋亭村、長嶺村、天福鎮村、落溪村、馬道村、白鶴林村、長坪村、獅山村、安家溝村、豐莊村、茶房溝村、先林村、雙合村、橋木村、三關村、方河村、趙家溝村、蘇溝橋村、鄭家溝村、關廟村等20個村,福興社區,208個村民小組,8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9531人(2017)。

2019年7月24日,天福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福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
  • 下轄地區:20個村,1個社區
  • 政府駐地:天福鎮福正街69號
  • 電話區號:0825
  • 郵政區碼:629111
  • 地理位置:北緯30°43.9365′東經105°28.3783′
  • 面積:46.58平方千米 
  • 人口:29531人(2017)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獅山寺
  • 車牌代碼:川J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位置,環境資源,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發展,創新改革成效,社會狀況,地方特產,風景名勝,天福萬象國際農業博覽園,五龍蟠,獅子山,清靈宮,準提庵,海會寺,仁和寨,

建制沿革

天福之名。天福在明末萬曆年間建紫雲宮,後逐漸發展而為街市。到清初聚居此地址人,以李、郭二姓為最,在李姓中有人名李天圓,在郭姓中有人名郭賜福,二人因年紀相當、意氣相投而友善,兼之為人正直、處事公平、濟困扶危、睦宗和鄰,為人們所稱道,頗有聲譽,清初天福建制公議鎮名,人們出於友好愛慕之情,眾議在李郭二人之名中各取一字,以作地名,遂取李姓之“天”,郭姓之“福”,合而為之曰“天福”,天福鎮之名即始於此時。古人有敬天信神之習,認為天可主宰一切,人間之福祿富貴皆天所賜,故此名亦有“天宮賜福”之意,從此天福鎮就代替了紫雲宮。
建制沿革。天福正式建制在同治年間,屬二十四老場鎮之一,在清同治年間,為鹽卡重地,曾繁盛一時,到民國初年因鹽卡易遷青堤而衰落,民國十一年和十三年曾兩次興場而未能如願,逐漸冷落,到解放前,在各方努力下場鎮才逐步繁榮。1949年12月13日,天福獲得解放,設天福鄉政府。1958年10月,天福成立了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1962年春,縣人委增設了天福區,天福公社屬天福區領導。1966年9月,因“文化大革命”,凡屬帶有四舊意識和封建色彩的區、社名一律更換,固經批准將天福區改為五星區,天福公社改為五星公社。1981年5月,經地名普查後,按照國務院關於地名命名的暫行規定,經縣審定將五星區定名為天福區,五星公社定名為天福公社,恢復原名。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天福鄉和先寧鄉合併成天福鎮。2018年,天福鎮轄20個行政村和福興社區。

行政區劃

全鎮幅員面積46.58平方千米。轄橋亭村、長嶺村、天福鎮村、落溪村、馬道村、白鶴林村、長坪村、獅山村、安家溝村、豐莊村、茶房溝村、先林村、雙合村、橋木村、三關村、方河村、趙家溝村、蘇溝橋村、鄭家溝村、關廟村等20個村,1個福興社區,208個村民小組,8個居民小組。

地理位置

天福鎮位於蓬溪縣西南角,地處北緯30°43.9365′東經105°28.3783′,離縣城31公里,距遂寧市城區22公里,常樂鎮12公里,紅江鎮9公里,射洪縣沱牌鎮8公里,青堤鄉0.5公里,與射洪縣接壤,與大英縣隔江相望,行政區域面積46.58平方千米。處於成遂渝發展帶的中心位置,成南高速(G42)、達成鐵路、成渝快鐵、遂西高速在附近通過,綿遂高速(G93)、常回公路貫穿而過,形成了高速為軸線、縣鄉公路為骨幹、村道路為網路的現代交通格局。

環境資源

天福鎮原始為一個內陸湖,經過二三十萬年的地殼運動,逐步脫離水區域,變成了物產豐富的川中淺丘陵地帶,整個地勢東高西低,走向由北向南,坡多壩少,有三條自然小溪溝,平均海拔高度350—450米,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57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4公里。自然資源豐富,全鎮成土母質為蓬萊鎮組(棕紫色)、老沖積(黃壤)、新沖積(灰粽)組成,主要為侏羅紀系紫色砂泥岩風化而成的紫色土,砂石、頁岩、粘土、鹽滷等資源儲量豐富有著豐富的煤炭和森林資源。2010年,全鎮有耕地面積25597畝,水田8376畝,土17221畝,人均耕地0.85畝,主要糧經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紅苕、油菜、花生、豆類、瓜果、蔬菜等。

人口民族

全鎮轄20個村、1個社區,總人口29531人(2017)。

政治

經濟發展

2017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79億元、增長1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6.37億元、增長1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6億元,增長13.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0.13億元,增長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96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9元,增長10.3%。2018年,全鎮完成財政收入2674.8429萬元,完成支出2674.8429萬元;完成地稅收入1000餘萬元(預計12月底);固定資產投資目標任務14000萬元,已完成16000萬元。
現代農業強勁發展。引進琪英菌業、通德農牧、可士可、蓬禾農業、紅鑫福等龍頭企業23家,發展核桃柑桔經果林1.5萬畝,食用菌5000萬袋(其中:工廠化生產車間食用菌4200萬袋),蔬菜基地1000畝(智慧型化和高標準連棟大棚500畝),優質航天水稻2000畝;建成規模養豬場2個,年存欄種豬15000頭、出欄育肥豬30萬頭;發展專業合作社18個,共流轉耕地林地3.6萬畝;累計完成投資14.17億元,“果、菌、菜、糧、豬”五大產業初具規模。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突出。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按照山、水、田、林綜合治理要求和小城鎮規劃編制,進行統籌組織、統一實施,進一步完善場鎮街道基礎設施,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建立鎮域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大力推動污水處理廠項目,加快老鎮區1.5平方公里給排水管網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1.42公里場鎮河道整治工程力度。加快農貿市場道路和綜合農貿市場、建材市場規劃設計,規範場鎮攤位秩序,做到功能配套化、設施景觀化。完善道路、照明、綠化、環衛等市政設施,大力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加強信息網路建設,大力配合實施通信、有線電視入戶工程,全面提升信息網路質量,提高廣播電視、寬頻普及率,帶動農業產業化、農民市民化、農村城鎮化。目前,全鎮20個村中,12個村通黑化路面,8個村通硬化水泥路面;208個社中,98%以上的社通硬化水泥路面。已建成園區環線、生產道路76.7公里,新建和整治河道、排灌渠系80公里,整治蓄水池260口,建塘、堰157口,建成高標準農田2萬畝,完成20公里管灌工程建設,解決核心區3.5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完善了道路、照明、綠化、環衛等市政設施,污水處理廠和雨污管網相繼開工,路網、水網、田網“三網體系”基本完善。

創新改革成效

目前,天福鎮被納入四川省第二批“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榮獲市、縣農業產業調整特色鄉鎮。去年,在首屆中國(西部)特色小鎮創新發展論壇上被授予“四川省網路評選上榜小鎮”。天福鎮創新改革成效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東明在擔任四川省委書記期間,曾親自蒞臨天福鎮調研指導,天福鎮獅山新村作為全省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推進工作現場會參觀點;農村金融改革工作“三聯三保破五難”和“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收益權+擔保公司”“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所有權”“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林權)+地上建築物”“政府增信+銀行授信”四種貸款新模式在全省深化農村改革會議上交流發言,全省推廣。自2013年以來,迎接中、省、市、縣各級各類視察、調研、參觀、考察280餘起。天福萬象現代農業博覽園自2017年正式開園以來,已成功舉辦了第一、二屆鬱金香觀賞節、金色花海音樂節和迎春夢幻燈光節,接納遊客45萬餘人次,人氣爆棚,經濟效益、社會影響力非常好,得到各方好評。2017年3月30日,《人民日報》頭版以《四川:不負厚望加油乾》為題,對天福萬象鬱金香觀賞節成功舉辦以及助力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效進行了專題報導。特色鄉鎮建設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初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製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

社會狀況

農業園區建設方面。5萬畝核心區已基本建成,引進綠然集團、齊全集團、可士可、天福萬象、紅鑫福等龍頭企業23家,累計完成投資14.17億元,發展專業合作社18個,流轉土地林地3.6萬畝。進一步做好旅遊規劃,推廣發展“網際網路+品牌”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引進四川蓬禾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流轉土地640畝,總投資約3.5億元,建設和發展蓬溪縣天福萬象現代農業博覽園,打造集觀光、體驗、休閒、參與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區,拓展蓬紅路沿線油菜花—蓮藕觀光旅遊帶。
新農村建設方面。共拆除危舊房989戶,建設9個村13個新村安置點,新建房屋493戶,建築面積70000餘平方米,徹底改變了4460餘人的生活、居住條件;農村土坯房整治、易地搬遷、危房改造共364戶,即將全面竣工。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方面。全鎮流轉土地8400畝,擁有3家家庭農場,8家專業合作社,大棚西瓜300畝,大棚葡萄種植園150多畝,特種養殖野雞、野兔、水魚、山羊、肉羊、種豬等在我鎮發展不斷壯大,依託農業局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先林村、關廟村、三關村等8個村的中低產田6000餘畝。我鎮裕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被四川省農業廳、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聯合命名為四川省第八批農民合作社省級示範社。
社會穩定方面。已建設完成智慧型高清監控探頭85個、鄉鎮二級監控平台1個、村(社區)三級監控平台4個、公共場所“緊急求助”系統5套,視頻監控入戶900戶。同時,在實施“雪亮工程”試點建設過程中,著力打造了“大聯動”指揮套用平台,實現了智慧型圍堵、視頻接力、多屏互動、實時聯動調度等多項功能,該系統還通過網際網路+視頻,與天網平台實現無縫對接,充分發揮公安處置偵查能力。同時,平台接入格線e通平台、十戶聯防等系統,確保了治安防控立體化、全方位、無遺漏,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52%。
文化體育。鎮內有文化中心1個,社區文化宣傳隊1個,網咖2個,村級文化室20個,有獅子山老年娛樂場所1個,老年協會20個,建成了籃球場及室外體育健身場等服務居民的配套設施。
教育。鎮內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國小2所,中心幼稚園1所,入學率達100%,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加強學校教育管理工作,創造有利於人才培養的社會環境。
醫療衛生。鎮內有衛生院1個,村級醫療站20個。

地方特產

杏鮑菇,包穀(玉米)涼粉。

風景名勝

天福萬象國際農業博覽園

五龍蟠

獅子山

清靈宮

準提庵

海會寺

仁和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