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中筆記

作品原文

“佛於大眾中,說我嘗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蓮華經譬喻品。

基本介紹

作品概況,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概況

山中不定是清靜。廟宇在參天的大木中間藏著,早晚間有的是風,松有松聲,竹有竹韻,鳴的禽,叫的蟲子,閣上的大鐘,殿上的木魚,廟身的左邊右邊都安著接泉水的粗毛竹管,這就是天然的笙簫,時緩時急的參和著天空地上種種的鳴籟。靜是不靜的;但山中的聲響,不論是泥土裡的蚯蚓叫或是橋夫們深夜裡“唱寶”的異調,自有一種各別處:它來得純粹,來得清亮,來得透澈,冰水似的沁入你的脾肺;正如你在泉水裡洗濯過後覺得清白些,這些山籟,雖則一樣是音響,也分明有洗淨的功能。
夜間這些清籟搖著你入夢,清早上你也從這些清籟的懷抱中甦醒。
山居是福,山上有樓住更是修得來的。我們的樓窗開處是一片蓊蔥的林海,林海外更有雲海!日的光,月的光,星的光:全是你的。從這三尺方的窗戶你接受自然的變幻;從這三尺方的窗戶你散放你情感的變幻。自在;滿足。
今早夢回時睜眼見滿帳的霞光。鳥雀們在讚美;我也加入一份。它們的是清越的歌唱,我的是潛深一度的沉默。
鐘樓中飛下一聲宏鐘,空山在音波的磅礴中震盪。這一聲鐘激起了我的思潮。不,潮字太夸;說思流罷。耶教人說阿門,印度教人說“歐姆”(O——m),與這鐘聲的嗡嗡,同是從撮口外攝到闔口內包的一個無限的波動:分明是外擴,卻又是內潛;一切在它的周緣,卻又在它的中心:同時是皮又是核,是軸亦復是廓。“這偉大奧妙的”(Om)使人感到動,又感到靜;從靜中見動,又從動中見靜。從安住到飛翔,又從飛翔回復安住;從實在境界超入妙空,又從妙空化生實在:“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
多奇異的力量!多奧妙的啟示!包容一切衝突性的現象,擴大剎那間的視域,這單純的音響,於我是一種智靈的洗淨。花開,花落,天外的流星與田畦間的飛黃,上綰雲天的青松,下臨絕海的巉岩,男女的愛,珠寶的光,火山的熔液:一嬰兒在它的搖籃中安眠。
這山上的鐘聲是晝夜不間歇的,平均五分鐘時一次。打鐘的和尚獨自在鐘頭上住著,據說他已經不間歇的打了十一年鐘,他的願心是打到他不能動彈的那天。鐘樓上供著菩薩,打鐘人在大鐘的一邊安著他的“座”,他每晚是坐著安神的,一隻手挽著鐘槌的一頭,從長期的習慣,不叫睡眠耽誤他的職司。“這和尚”,我自忖,“一定是有道理的!和尚是沒道理的多:方才那知客僧想把七竅蒙充六根,怎么算總多了一個鼻孔或是耳孔;那方丈師的談吐里不少某督軍與某省長的點綴;那管半山亭的和尚更是貪嗔的化身,無端摔破了兩個無辜的茶碗。但這打鐘和尚,他一定不是庸流不能不去看看!”他的年歲在五十開外,出家有二十幾年,這鐘樓,不錯,是他管的,這鐘是他打的(說著他就過去撞了一下),他每晚,也不錯,是坐著安神的,但此外,可憐,我的俗眼竟看不出什麼異樣。他拂拭著神龕,神坐,拜墊,換上香燭掇一盂水,洗一把青菜,捻一把米,擦乾了手接受香客的布施,又轉身去撞一聲鐘。他臉上看不出修行的清癯,卻沒有失眠的倦態,倒是滿滿的不時有笑容的展露;念什麼經;不,就念阿彌陀佛,他竟許是不認識字的。“那一帶是什麼山,叫什麼,和尚?”
“這裡是天目山,”他說,“我知道,我說的是哪一帶的,”我手點著問。“我不知道。”他回答。
山上另有一個和尚,他住在更上去昭明太子讀書台的舊址,蓋著幾間屋,供著佛像,也歸廟管的。叫作茅棚,但這不比得普陀山上的真茅棚,那看了怕人的,坐著或是偎著修行的和尚沒一個不是鵠形鳩面,鬼似的東西。他們不開口的多,你愛布施什麼就放在他跟前的簍子或是盤子裡,他們怎么也不睜眼,不出聲,隨你給的是金條或是鐵條。人說得更奇了。有的半年沒有吃過東西,不曾挪過窩,可還是沒有死,就這冥冥的坐著。他們大約離成佛不遠了,單看他們的臉色,就比石片泥土不差什麼,一樣這黑刺刺,死僵僵的。“內中有幾個,”香客們說,“已經成了活佛,我們的祖母早三十年來就看見他們這樣坐著的!”
但天目山的茅棚以及茅棚里的和尚,卻沒有那樣的浪漫出奇。茅棚是盡夠蔽風雨的屋子,修道的也是活鮮鮮的人,雖則他並不因此減卻他給我們的趣味。他是一個高身材、黑面目,行動遲緩的中年人;他出家將近十年,三年前坐過禪關,現在這山上茅棚里來修行;他在俗家時是個商人,家中有父母兄弟姊妹,也許還有自身的妻子;他不曾明說他中年出家的緣由。他只說“俗業太重了,還是出家從佛的好。”但從他沉著的語音與持重的神態中可以覺出他不僅是曾經在人事上受過磨折,並且是在思想上能分清黑白的人。他的口,他的眼,都泄漏著他內里強自抑制,魔與佛交斗的痕跡;說他是放過火殺過人的懺悔者,可信;說他是個回頭的浪子,也可言。他不比那鐘樓上人的不著顏色,不露曲折:他分明是色的世界裡逃來的一個囚犯。三年的禪關,三年的草棚,還不曾壓倒,不曾滅淨,他肉身的烈火。“俗業太重了,不如出家從佛的好;”這話里豈不顫慄著一往懺悔的深心?我覺著好奇;我怎么能得知他深夜趺坐時意念的究竟?
“佛於大眾中,說我嘗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
但這也許看太奧了。我們承受西洋人生觀洗禮的,容易把做人看太積極,入世的要求太猛烈,太不肯退讓,把住這熱虎虎的一個身子一個心放進生活的軋床去,不叫他留存半點汁水回去;非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決不肯認輸,退後,收下旗幟;並且即使承認了絕望的表示,他往往直接向生存本體的取決,不來半不闌珊的收回了步子向後退:寧可自殺,乾脆的生命的斷絕,不來出家,那是生命的否認。不錯,西洋人也有出家做和尚做尼姑的, 例如亞佩臘與愛洛綺絲但在他們是情感方面的轉變, 原來對人的愛移作對上帝的愛,這知感的自體與它的活動依舊不含糊的在著;在東方人,這齣家是求情感的消滅,皈依佛法或道法,目的在自我一切痕跡的解脫。再說,這齣家或出世的觀念的老家,是印度不是中國,是跟著佛教來的;印度可以會發生這類思想,學者們自有種種哲理上乃至物理上的解釋,也盡有趣味的。中國何以能容留這類思想,並且在實際上出家做尼僧的今天不比以前少(我新近一個朋友差一點做了小和尚)!這問題正值得研究,因為這分明不僅僅是個知識乃至意識的淺深問題,也許這情形盡有極有趣味的解釋的可能,我見聞淺,不知道我們的學者怎樣想法,我願意領教。
十五年九月

作品賞析

題為《天目山中筆記》。既說“筆記”,則不一定與山有關,也有可能只因是在山中所記而已。不過,山也並非和該文主旨完全無乾。天目山是浙西名勝,山色秀雅,多奇峰竹林。所謂“天下名山僧占多”,天目作為名山,與佛與禪息息相關。作為題記的那段偈語,已經揭示了該文的用意。
劈頭一句“山中不定是清靜”:有松聲,有竹韻,有嘯風,有鳴禽——“靜是不靜的”,因為有“聲”。有“聲”,卻不是俗世的營營嗡嗡,而是天然的聲音,顯得純粹、清亮、透澈,使人心寧意遠,這種不靜反而是靜。“聲”之後寫“色”——作者目所能及的一切:林海,雲海,日光,月光和星光,並非紛擾熙攘的塵世,故而人處其中就會自在而滿足。
寫到這裡,文章已經體現出一點點徐志摩的境界了,實際上卻依然距離那段有“佛”和“法音”等字樣的偈文太遠。直到他在對山中鐘音做了一番頌讚之後感嘆:“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鐘這種單純的音響,是對人的靈智的一種啟示,它包容了萬世萬物,無始,亦無終,無聲,亦無色。
該文的重心其實是寫了與佛有關的兩個人物,也就是天目山中的兩個和尚。
文章由宏大微妙的鐘聲聯繫到了打鐘的人。鐘是晝夜不歇、片刻一次的,打鐘的和尚也已不間歇地打了十一年,連每晚打坐安神也挽著鐘槌;他臉上看不出修行的痕跡或失眠的倦態,倒有自在的笑意;他不刻意念什麼經,甚至也不識字,只知身處天目而對其他細節無所關心(徐志摩在這裡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問答)——如同佛陀在《經集》中所說:“那些超越疑慮,背離苦惱,樂在涅槃,驅除貪嗔,導向諸天世界的人,乃是行道的勝者。”這種“勝者”,也是“聖者”,那是他的(也是讀者的)“俗眼竟看不出什麼異樣”來的。
無憂無歡,無智無聰,聖者證道於平常,這是徐志摩構想的佛家的最高境界,卻不是他所能企及的。徐志摩所能企及的(也就是他能以身處之的)是另一種和尚:他不是如前一位平常而悠遠的那種,也不是冥坐苦修、鵠形鳩面的那種。他住在茅棚里,家中尚有親人,可能還曾有過妻子,至於向佛的緣由,他只肯解釋說“俗業太重”;他人事上受過磨折、思想上能分清黑白,禪坐和草棚難以壓倒他的肉身,是個修道者也是個活鮮鮮的人;他也有可能是個懺悔者,是個回頭的浪子,出家僅為了情感的解脫或自我痕跡的消滅——這如同徐志摩本人某種心境的寫照——這樣的佛徒更能使徐志摩產生感觸。
這篇文章寫於一九二六年秋,後人並不知道當時徐志摩的心態。徐志摩一向被視為一個情感充溢、踴躍入世的詩人,這篇文章也表現出詩人心靈的又一層面。這還有另外一個例證,那就是徐志摩在其名詩《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中對佛音梵唄的頂禮和詠贊。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垿,筆名南湖、雲中鶴等。浙江海寧人。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回國後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30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11月19日在濟南附近因飛機失事身亡。
徐志摩徐志摩
徐志摩的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像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作品已編為《徐志摩文集》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