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園

天津美術學園座落在海河之濱、三叉河口,位於天津市中心。其前身為北洋女師範學堂,1906年6月由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創辦,是我國最早的公立高等學府之一。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中,湧現出鄧穎超郭隆真劉清揚許廣平等一大批先進分子,成立了“覺悟社”,並同周恩來、馬駿等男校學生一起,領導了當時天津的反帝、反封建鬥爭,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光輝一頁。

該校初期是師範教育的學校,1926年左右,專門設立了美術科,同時增設了西畫、國畫、圖案三個專用教室。1929年美術科發展為圖畫副系,學校成為當時國內建制最完善的師範院校之一,設有家政、國文、英文、史地、教育、音樂、數學、理化和生物9個系,圖畫、體育2個副系,在校學生達350人。 新中國成立後,學院經過多次調整、易名,經歷了河北師範學院河北天津師範學院、河北藝術師範學院、河北美術學院、天津藝術學院等,於1980年2月定名為天津美術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美術學園
  • 簡稱:天津美術學園
  • 創辦時間:1906年6月
  • 所屬地區:天津市
學校簡介,辦學規模,師資力量,歷史沿革,

學校簡介

辛亥革命與“五四”運動中,湧現出鄧穎超、郭隆真、劉清揚、許廣平等一大批先進分子,成立了“覺悟社”,並同周恩來、馬駿等男校學生一起,領導了當時天津的反帝、反封建鬥爭,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光輝一頁。
該校初期是師範教育的學校,1926年左右,專門設立了美術科,同時增設了西畫、國畫、圖案三個專用教室。1929年美術科發展為圖畫副系,學校成為當時國內建制最完善的師範院校之一,設有家政、國文、英文、史地、教育、音樂、數學、理化和生物9個系,圖畫、體育2個副系,在校學生達350人。  新中國成立後,學院經過多次調整、易名,經歷了河北師範學院、河北天津師範學院、河北藝術師範學院、河北美術學院、天津藝術學院等,於1980年2月定名為天津美術學院。

辦學規模

據有關資料顯示,學園占地94畝,校舍建築面積8.79萬平方米,設有美術學、繪畫、藝術設計、工業設計、雕塑等五個二級學科, 設有中國畫、書法、油畫、版畫、雕塑、視覺傳達設計、裝飾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染織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攝影藝術、綜合繪畫、公共藝術、多媒體設計、美術史論等17個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留學生等各類在校生3000餘人。學院以本科教學為主體,注重教學與研究協調互動,強調以學科發展為中心的學院全面建設。學院秉承“嚴謹治學、注重質量”的教學傳統,樹立“厚基礎、寬口徑、以生為本”的辦學理念,以構築科學化的本科課程體系為主線,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學生通過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基礎課的學習,夯實基礎。又通過選修專業教學工作室的個性化課程群組和全院範圍跨專業任選課,不僅能夠完整地學習本專業(方向)的知識體系,還能夠通過選修、續修、輔修等方式,或自主選擇,擴展知識面;或繼續深造,在本專業(方向)獲取更高層次的知識;或在本專業(方向)的基礎上,輔修第二專業(方向)。並通過導師制科學地指導學生設計適合個人成長的選修方向,改變單一培養模式為因材施教和注重個性發展,實現“專業基礎紮實,知識結構完整和專業技能寬泛,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創造潛能,具備未來自我選擇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德才兼備的高素質藝術人才”的培養目標。
為加強實踐教學,改進教學手段,學院投資千萬元,建設有繪雕藝術學科實驗室中心、藝術設計學科實驗室中心和現代藝術學院實驗中心,還建了一批工作室、電教室、語音室、多功能室演播室。學院建有千兆骨幹千兆接入Internet的校園網,運行著藝術資源資料庫以及教學、管理等多個數據平台,逐步向數位化校園推進。
學院圖書館具有“藏書豐富、館藏特色、管理現代化”等特點,館藏有國家級國書畫作品、陶器和青銅器等文物,各類複製資料近萬件。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薈萃一批海內外享有盛譽、教學嚴謹的美術教育家和知名學者。據有關資料顯示
共有專任教師238人、外聘教師110人,還聘請了24位美、法、德、日等國的著名學者及國內著名學者擔任兼職教授。
學院對外交流活躍,先後與美國、法國、德國、比利時、韓國等國家的藝術院校建立了友好關係校。經常邀請國外著名教授、專家到院授課、專題講座或舉辦畫展。該院率先同法國部分美術學院成功地建立了3+1和2+1模式互相承認學歷、承認學分的辦學項目,雙方每年互派交流教師和學生留學研修,每年選派留法學生20餘名。
面向21世紀,學院秉承“崇德尚藝,力學力行”的校訓,遵循藝術教育規律,樹立科學發展觀念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點,造就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才兼備的高素質藝術人才。以沉靜和進取的精神,以包容和開放的姿態,將天津美術學院辦成立足民族文化根基,融匯不同文化精華的學術研究、創作和人才培養基地。

歷史沿革

北洋女師範學堂的創建與發展與美術科的設立北洋女師範學堂是我國創建最早的公立女子師範學校。1906年6月13日(清光緒三十二年閏四月二十二日)由我國近代教育家、清朝天津女學事務總理傅增湘創辦。堂址初設天津河北三馬路三才里西口,1910年遷至天緯路。
北洋女師範學堂——1906.6~1912春
北洋女師範學校——1912春~1913.5
直隸女子師範學校——1913.5~1916.1
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1916.1~1928.9
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1928.9~1929.6學校初創時規模較小,屬於中等師範性質。在繁多的課程中已設有圖畫課和手工勞作課,開啟了美術教育。1926年,正值全國藝術活動興盛時期,學校深感藝術教育之重要,即由當時第23級後期分科時期起,開始設立美術科,同時增設西畫、國畫、圖案畫三個專用教室,至此學校有了美術專業。
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與圖畫副系
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1929年6月~1949年8月
學院圖畫副系建立於1929年6月,最初附設於家政系,1934年改為獨立副系。課程設有國畫、西畫、圖案和技能理論等。
河北師範學院與美術系的正式建立
河北師範學院——1949年8月~1956年8月
學院改建之初設有4個系:教育系(教育學、幼稚教育2個組),文史系(國文、歷史2個組),音樂藝術系(音樂、美術、戲劇3個組)和體育系。此後學院規模、科系設定迅速增長。1951年暑期音樂藝術系分建為美術、音樂2個系。至1956年6月已擁有教育、中文、歷史、地理、外語、政治教育、音樂、美術、體育、數學、物理、化學等12個系,在校生1558人,教職工564人(其中教師288人)。成為當時全國科系最為完備的師範院校之一。
學院的變革與美術教育的消長
河北天津師範學院——1956.8~1958.8數學、物理、化學、地理、體育5個系遷往石家莊市,組建成河北石家莊師院
河北藝術師範學院——1958.8~1959.8
① 中文、歷史兩系遷往北京,併入河北北京師院
② 教育、外語、政治教育3個系併入天津師大
河北美術學院——1959.8~1962.8
在美術系基礎上,擴建成多學科的高等美術學院。繪畫系設:油畫、中國畫、版畫3個專業;工藝美術系設:裝潢設計、染織設計2個專業;雕塑系、師範系未另分專業。音樂系併入天津音樂學院。
河北藝術師範學院——1962.8~1970.9
三年前併入天津音院的原音樂系重新遷回;1966年“文革”開始,學院遭到浩劫
天津五·七藝術學校——1970.9~1973.2
天津藝術學院——1973.2~1980.2
繪畫系設:中國畫、油畫、版畫3個專業(另暫設連環畫班、年畫班);工藝美術系設:裝潢設計、染織設計、工業造型設計、特種工藝美術設計4個專業。此時期學院非常重視美術教學方法的探索。中國畫專業以孫其峰為代表的老教師,從本專業特點出發兼容現代與傳統兩種教學的思想與方法,不反對素描又重視中國畫的藝術傳統,將寫生訓練與筆墨訓練辯證地結合起來,建立了一種行之有效的中國畫基礎教學模式。同時,也很重視教學資料的建設。美術各專業除注意積累教師作品、范畫和學生優秀作業外,還注意臨制、收藏中外名作供教學參考。中國畫專業,孫其峰等老教師曾親自奔走於京津等地,通過購買、求贈、交換等方式,收進了一批古今珍貴書畫與課徒稿;1979年前後又組織完成了永樂宮、敦煌古代壁畫的資料臨摹。這些在當時及後來的教學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天津美術學院的正式命名天津美術學院——1980.2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