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公園

天心公園

天心公園是以古城牆和古閣樓為主要景點的古典園林。古城牆始建於前202年,距今已有2200餘年。天心閣坐落在現存公園內200多米長的古城牆之上。古閣古城牆連為一體,歷代均視為長沙的標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心公園
  • 外文名稱:Tian Xin Park
  • 地理位置:長沙市天心區
  • 氣候類型:冬寒夏熱,四季分明;
  • 占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
  • 開放時間:8:00-18:30
  • 景點級別:AAAA級景點
  • 門票價格:0城牆區登天心閣參觀門票32元,公園免費。
  • 著名景點:天心閣
  • 始建:1924年
發展歷史,旅遊信息,景區熱度指數,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天心公園始建於1924年,現占地面積約3萬餘平方米,園內景點林立,古雅精緻。如大型"歷史文化名人刻畫廊",匯集了3000餘年間眾多歷史名人在這塊土地上所創的業跡;《太平軍魂》巨型群雕,再現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攻打長沙時的壯烈歷史畫面。園內花木扶疏,亭閣錯落,相映成趣,刻意突出了植物造景,點綴了亭台池水,大小曲徑貫通於翠竹名花之中,令有限空間蘊藏著無窮的詩情畫意。“天心公園”中的“天心閣”是中國八大名樓之一,地處長沙市城區中心,這裡地勢是長沙市最高處。
天心公園
天心閣已有2000多年歷史,原名“天星閣”,開始只有一層,經過幾個朝代修建變成了三層,後改名為“天心閣”。1938年11月,日本侵略中國快打到長沙,國民黨火燒長沙五天五夜,燒毀房屋90%以上,燒死幾千人,燒傷幾萬人,當時“天心閣”也被燒毀。現在的“天心閣”是1983年重修的。“天心公園”里,為了紀念抗日時期陣亡的烈士,新修建了“崇烈門”、“崇烈亭”,教育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國恥。現在“天心閣”的老城牆和清朝時代的“紅夷”大炮,都是長沙古城的見證。

旅遊信息

地址:長沙市 天心區天心路88號
公交:143路 145路 2路 803路上行 804區間線 804路 901區間線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近30天展示的數據中,今天及之後的數據是預測值。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  合作夥伴:百度地圖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108.64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118.23

主要景點

一閣一街三園三遺址
天心公園
未來公園景觀構成為一古閣、一老街、天心三園、天心三遺址。
一古閣天心閣是全園的核心,全園景觀由此展開,是全園的制高點,是俯瞰全園、眺望長沙城市景觀的觀賞點。按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要求,劃定嚴格保護區,以確保古閣和古城牆遺址得到保護。
一老街保留現有老街(都正街)的道路骨架,將其鋪上麻石板,通過保留、改造、利用原有場地上的景物,結合沿街商鋪的設計,再現長沙老街氛圍,以反映長沙極具特色的街巷市井生活。並將老長沙已消失了的街巷名、生活痕跡融入街巷設計之中,將長沙大茶館、小吃、遛鳥、古玩、唱戲等市井活動進行生動地表現。
天心三園包括天心說唱園:長沙地方戲曲名目繁多,其中以花鼓戲最為出名,戲曲愛好者大都在公園中聚集成群,吹拉彈唱,自娛自樂。天心書畫園:於公園中部建設天心書畫園,將有關長沙及天心閣的名人詞詠在此展示,並可定期開展民間收藏,民間書畫作品等特色展覽。天心大茶園:現將於公園西北角重建大茶館,且通過大茶館中戲台、卜運算元、跑堂等的設計和再現,將長沙人上茶館喝茶、聊天、遛鳥的市井生活氛圍描繪出來,並恢復楹聯“客來能解相如渴,火候閒評東坡詩”。
天心三遺址天心三遺址指的是天心閣在長沙歷史中,產生較大影響的特有的三個古遺址,分別為:城南書院、吊馬樁、烈女墓。由於此三大遺址均已不存在,規劃對三處遺址進行意向性恢復,讓人能夠憶起遙遠的過去。
城南書院:城南書院原是南宋大儒張栻及其父張浚於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建於南門外妙高峰,與嶽麓書院隔江面對,張樹和朱熹曾在此講學論道。後廢為寺。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湖南巡撫楊錫紱為減輕赴嶽麓讀書學子的渡江之苦,決意將嶽麓諸書生遷移至湘江東岸的城內就讀,遂尋得天心閣下都司衙門空署一所,改建成書院,沿用宋張栻所創“城南書院”之名。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城南書院從天心閣下復遷至600餘年前的創始地妙高峰。妙高峰下的城南書院後來發展演變成著名的湖南第一師範。
吊馬樁:長沙城千百年來流傳著許多傳說,“關羽戰黃忠”即是其中一個有名的故事。天心閣和“吊馬樁”等地名由此而來。規劃將此雕塑設於公園西部入口位置,與警世鐘一起,形成良好的三角形景觀視域。
烈女墓:天心閣下原有三座緊緊相依的墳墓,其中一座名“張烈婦墳”。據清光緒《善化縣誌》載,嘉慶年間,楚北興國人張氏嫁與鄰居李清照,生一子取名雙喜。由於家境貧窮,夫妻倆到宋縣令家幫工。不久,因其到雲南赴任,李家全家跟隨,途中,宋某因貪圖張婦美色,多次調戲未成,於是設計陷害,其子遇害,張氏為保貞潔,投河自盡而死,李清照得知訊息後,亦上吊自盡。事後,百姓將其一家安葬在天心閣下,左墳李清照,右墳雙喜(其子),中間是烈女張氏。設計將其恢復,旨在以其為代表來體現長沙人敢愛敢恨的直爽性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