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壽寺塔

天壽寺塔

天壽寺大聖塔位於安徽省廣德縣城迎春街北側。1956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壽寺大聖塔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天壽寺創建於唐代天佑年間(905年左右),塔隨寺名,故稱天壽寺大聖寶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壽寺塔
  • 地理位置廣德縣城迎春街北側
  • 建立時間:北宋979年
  • 別稱:天壽寺大聖寶塔
歷史沿革,建築規模,

歷史沿革

天壽寺又名開化寺,位於安徽省廣德縣桃州鎮內東大街北側,
天壽寺塔
創建於唐代天佑年間(905-907年),由法苑禪師籌建,原名通天寺(宋太祖趙光義親題賜名)。
天壽寺塔初建五層。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為火焚。
宋建中靖國(1101年)時改為開化寺,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知州何鳳起募民募捐修塔達五年後改為天壽寺。
元符三年至崇寧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級浮屠,體形高大,屬江南樓閣式建築,磚木結構,挑檐竄角,角懸風鈴,高31.34米。
明萬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兩次修葺。
光緒26年(1900年)毀於火,僅存磚砌塔體。
1983年10月,發現一“地宮”。“地宮”為磚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邊長32厘米。宮內有石碑一塊,刻記塔之淵源。
1986年重修。復修後的大聖寶塔基本保持了原來特點,七級六面,六角飛檐,鐵鏈式塔頂,總計高42.8米,塔基面積46平方米。
嘉靖年間在寺內設“僧正司”,是當時蘇浙皖一帶頗有名聲的古剎,暮鼓城鐘,香火旺盛,信奉佛教,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及觀世音菩薩。
這獨具中國風格的相傳用“堆土法”建成的新建築——古塔古剎,早已成為佛教的象徵、供奉“舍利”和“押風水”的寶地,可惜毀於日本侵華戰爭中,菩薩不能自保,寺也蕩然無存,大殿、經房及僧居均被焚毀殆盡,只剩一座磚塔矗立在天壽寺的舊址上,成為滄桑興衰的歷史見證。

建築規模

天壽寺塔七級六面,磚木結構,六角飛檐,角懸銅鈴。
塔基46平方米,底層牆厚1.5米,外周長26.4米,整個塔基以青磚鋪成。
在底層中心線距兩壁下65厘米處建方形直口式,口邊為82厘米、深110厘米的磚砌地宮一座。
修復前塔體高31.34米,地面以下夯土層深1·14米。
第一層與上下兩段合成,各層每面二中央開設壺門,二至七層壺門兩側設假直欞窗。
底層正東、東南、東北三門相通,供人出入,正西、西南、西北三門沿內壁封閉。
一至五層門道頂部為八角藻井,六層七層為拱頂,塔身二至五層外廊逐層內收5-7厘米,六七兩層同高,直徑相同。
二至五層額凹入,六層額凸出,並在兩端之角各施插拱一道。
塔外各層轉角均設扇形倚柱,一至五層遞收5厘米,六層七層稍內收,每一柱頭上施磚制平行方澀、混線、菱角牙子兩重。
各層角柱都設角鋪作,每面設補間鋪2朵,一挑出檐。
各層腰檐的補間鋪作及角鋪作的磚制斗拱,其櫨斗、散斗均作平盤式樣,櫨斗寬30厘米,散斗寬17厘米,高均8厘米。
泥道拱長71厘米、高15厘米。原塔頂、塔剎早毀。
修復後寶塔基本保持原來的特點,總高39.97米,其中塔身30.l米,塔頂4.5米,塔剎5.72米,屋面斜坡25度,各層飛檐出挑l.3米,戧角起翹和做法具有北方古建風格,並新設計了龍吻,各層屋面安沿人一周,計800餘只,每個戰角懸掛一隻銅鈴,計42隻。
塔內逐層按順時針方向安置了古式扶手板梯,每層樓面均用方磚鋪砌,而且還隱藏安裝了防雷設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