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壇正街

天地壇正街

南北斜向

東南起南肖牆,西北至府東街。系歷史沿用名稱。這裡原是明晉王祭祀天地的地方。民國初年陸續修建民宅,形成街道,襲用為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地壇正街
  • 門票價格:免費
  • 方向:南北斜向
  • 用途:王祭祀天地
介紹,歷史,

介紹

凡名掛“正街”兩字的街巷,嚴格地講都應該是呈正北正南走向的。但是,在後來的使用中,對那些呈正東正西走向的街巷,往往也出現“正街”的字樣。然而,絕少有像“天地壇正街”這樣,既非正南正北走向,也非正東正西走向,而是呈西北至東南走向。何以出現如此現象呢?不揣冒昧地說,這是一個工作中的失誤。這是對漢語的文字中“正”的概念,理解偏頗的一個具體反映。當年的命名者之所以要給這條街加上“正街”的字樣,可能是為了與其它的派生巷——天地壇一巷、二巷……,起個區別的作用吧。  天地壇正街,形成於民國初年,當時街名叫做“天地壇街”,因其地原為晉王府祭祀天地的祭壇而得名。至於明代創建的天地壇是什麼造型?還有什麼建築?規模怎么樣?一因年代久遠,原物早毀之於清初,而且沒有留下遺址痕跡,二因不見文獻記載,所以,其本來面目無法窺測。只能從其街的命名和所處的方位得知,當時的天地壇,位於晉王府城宮城之外,外城之內的西南角。它是歷代晉藩供奉“皇天”和“皇地祇”即后土之神位,祭天地、祈穀物的祭壇。

歷史

按明代建壇規制以及供奉和祭祀的規範,晉王府之天地壇,應分別建有“天壇”和“地壇”,分別供奉“皇天”和“皇地祇”之神位,分別舉行“祭天”和“祭地”的活動。依當時祭祀的禮儀和規範來要求,每年的夏至前夕,晉王都須香湯沐浴,忌葷吃素,在夏至這一天日出時,登地壇祭祀皇地祇,舉行隆重的祭祀禮。而在冬至日的前夕,依然要沐浴吃齋,亦在冬至日太陽出山時,登天壇祭祀皇天,祈求來年風
調雨順,五穀豐登。大約是因晉王府祭祀天地的神壇,建在一處或是相距極近之緣故吧,所以把這裡叫成了“天地壇”。
祭祀天地,禱告神靈,是我國傳統的封建迷信活動之一。在高貴的封建帝王、權貴將相以及富有的豪門,祭祀活動尤為隆重和講究。既便在民間這種活動也不鮮見,只不過因陋就簡而已。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前進,人類的進步和文明,這些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祭祈活動,大都被送進了歷史的和民俗的博物館以及陳列室。昔日祭天祀地的聖壇,留下的僅是一個地名而被一代一代地流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