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謀:韌贏學

天下無謀:韌贏學

《天下無謀(韌贏學)》講述了:萬千謀略,無非是為了謀名謀利。但所有的計謀背後都洋溢著強大的人性。運用熱鬧靈活的手段做道場,樹立誠信光明的品行修根本——不起貪人之欲,莫有害人之心。牢牢把握計謀與人性之間的和諧平衡,才必能成大事而不損聲名,得大利而不害良知。怎樣做到能把握住謀略和智慧?首先要了解中國的眾多文化學派,而在眾多學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法三家。只要把握住了這三家的思想精髓,也就了解了中國的智謀文化。這種文化的特徵就是管理,而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講究方法,講究方法就是智謀。怎樣能做到運用智謀手段,達到管理的有效目的?也正是古今大眾一直苦苦追尋探討的課題之一。只有融合貫通領悟了眾多謀文化的思維與案例,才能成為來去自如,德才兼備的謀略大家。《天下無謀(韌贏學)》正是應市場要求:為了使廣大讀者更加明白透徹地掌握運用智謀而編著出版的一部填補市場空白的、縱橫闡釋中華上下五千年智謀的指南之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天下無謀:韌贏學
  • 出版社:遠方出版社
  • 頁數:230頁
  • 開本:16
  • 作者:馮敬 張易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233879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天下無謀(韌贏學)》:老子曰:“柔弱勝剛強。”古代為官從仕之道,多以柔韌方能常贏。剛與柔相濟,強與弱相調,虛與實相配,立不敗之身,成千秋之業。

媒體推薦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天下無謀”系列叢書,就是要展示這一影響頗深的道理。謀略經典人生,經營人生,更加透徹地看清人性的優點和弱點:為官之道,經營之道,管理之道,精髓盡在其中。以“有諜”臻於“無謀”之境,乃人生大智慧。
——著名作家 蔣子龍
智謀不是技術,更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權謀,是智慧、謀略、行動的有機統一。“天下無謀”系列圖書正是幫助人們親君子遠小人的指南之書,讓人們做人做事以品德為內涵,技術為輔助,智、謀兼備,才會達到事業的大成功。
——著名作家、詩人韓作榮

圖書目錄

隱智第一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虛則知實,靜則知動
才智不藏,禍患不遠
關鍵時刻,冷靜理智
忍可防身,退而求進
實力不敵,從長計議
因時而言,擇勢為正
處世用智,過分召怨
謙讓尊重,安身立命
君子取遠,必有所忍
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君子聖德,容貌若愚
處世守道,居官守法
吏肅惟遵法,官清不愛錢
快意而為,追悔莫及
能自治者,方可治人

藏鋒第二
智者不愁,多為少憂
事多見博,歷多才顯
慎在畏小,智在治大
謙虛為人,隱智藏鋒
滿則易損,謙而受益
熟谷下垂,智者謙卑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恃才傲物,引妒害己
形勢不合,卷而懷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事修謗興,德高毀來
強中有強,不可自誇
成功不足喜,逸樂常隨禍
平而後清,清而後明
非法不言,非公不行
長於博謀,短於自恃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
導人因性,治水因勢

順逆第三
遭遇困厄,靜以待變
謠言誹謗,不攻自破
臥薪嘗膽,立志高遠
遇挫不怒,從長計議
以退為進,以舍求多
忍可敵勇,靜可制動
立志在堅,成功在久
以其無私,故能成私
剛正率直,符合適宜
忍艱受辱,化險為夷
柔能克剛,弱能勝強
達人遠見,不與物爭
天降大任,苦其心智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榮辱第四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貧窮自在,富貴多憂
樂天知命,故不憂
巧智詭詐,莫如拙誠
唾面自乾,擁有雅量
不懂忍耐,難成大業
衝動冒進,後悔不及
擺脫驕矜,謙虛豁達
遭遇不平,豁達大度
遭遇讒言,靜心破解
仕進之路,如階有級
忍辱負重,胸懷大志
順不得意,逆不失志
至德安身,無私修政
愛己愛人,是為盡仁
君子之道,取方舍媚

達成第五
內心平正,無為而成
無用長生,有用短壽
集中精力,心神合一
習慣以後,自然成性
呆若木雞,不戰而威
戒驕戒躁,欲速不達
智貴於決,勇貴必為
遇險若夷,不折不彎
老而不棄,達觀上進
堅忍不拔,大事有成
勞苦爭先,饒樂求後
仁義為本,合乎天理
顧大體者,不區小節
薄責於人,寬容為懷
道行才至,事為可成
和氣迎人,平心應物
修己安人,君子之德
特立獨行,卷舒不隨
滿心和氣,滿地春風
一念不生,人性歸真

文摘

隱智第一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戰國)韓非《韓非子·主道》
【簡譯】
保持虛的狀態,就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保持靜的狀態,就能明白正確的行為。
【引申評論】
人大多都有一套會掩飾的本領,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人會不斷地演變出多種的角色和形象以迷惑別人的視線。所以說,認識人心是非常困難的。人只有當完全不加防備,完全自然平常的狀態下才會暴露出自己的本性。所以,看一個人,不能看他在正式隆重的場合有什麼表現,而是要看他在危難緊要的關頭做出什麼反映。如果一個人能連自己的生死都至之度外去行正義之事的話,那么這個人的正氣由此可鑑。但是能看清楚這一點,只靠一般的方法是不行的,要保持虛靜的狀態,讓別人在不經意間暴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意圖,才可以稱得上是了解這個人的真面目。所以,我們觀察一個人的時候,千萬不能讓對方知道我們在觀察他,而是要靜觀其變,讓他在自然的狀態下露出自己的本性。
【反論】
以靜制動固然是人生的一種高境界,但並不是時時可用。很多時候,突然出現的事情需要我們當機立斷。
【歷史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韜光養晦的故事,這就是春秋時期的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故事。
楚莊王即位時很年輕,即位之始,他並未像其他新君上任那樣雷厲風行地乾一些事情,而是不問國政,只顧縱情享樂。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都感到十分著急,許多人都進宮去勸諫,可楚莊王不僅不聽勸告,反覺得妨礙了他的興趣。後來乾脆發了一道命令:誰再來進諫,殺無赦。
三年過去了,朝中的政事亂成一團,但楚莊王仍無悔改之意。大夫伍參憂心如焚,再也忍不下去,冒死去晉見楚莊王。來到宮殿一看,只見紙醉金迷,鐘鼓齊鳴,莊王左手抱著鄭國的姬妾,右手摟著越國的美女,案前陳列美酒,面前是輕歌曼舞。莊王看到伍參進來,當頭問道:“你難道不知道我的命令嗎?是不是來找死呢?”
伍參抑制住慌張,連忙陪笑說:“我哪敢來進諫,只是有一個謎語,猜了許久也猜不出,知道大王天生智慧,想請大王猜一猜,也好給大王助興。”
楚莊王這才放下臉,說道:“那你就說說看。”
伍參說:“高高的山上,有隻奇怪的鳥,身披鮮艷的五彩羽毛,美麗而又榮耀,只是它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人人猜不透,實在不知是只什麼鳥!”
當時的入都把各種各樣的謎語稱做“隱語”,這些“隱語”往往有一定的寓意,不像今天的謎語這樣單純,因此,人們多用這些“隱語”來諷諫或勸諫。
楚莊王聽完了這段話,思考了一會兒說:“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此非凡鳥,凡人莫知。”
伍參聽後,知道莊王心中有數,非常高興,就又趁機進言道:“還是大王的見識高,一猜就中,只是此鳥不飛鳴,恐怕獵人會射暗箭哪!”
楚莊王聽後身子一震,隨即就叫他下去了。
伍參回去後就跟大夫蘇從商量,認為莊王不久即可覺悟,沒想到幾個月過去後,楚莊王仍一如既往,不僅沒有改過,還越發不成體統了。蘇從見狀不能忍耐,就闖進宮去對莊王說:“大王身為楚國國君,即位三年,不問朝政,如此下去,恐怕會像桀紂一樣招致亡國滅身之禍啊。”
莊王一聽,立刻豎起濃眉,露出一副暴君的形象,抽出長劍指著蘇從的心窩說:“你難道沒聽到我的命令,竟敢辱罵我,是不是想死?”
蘇從沉著從容地說:“我死了還能落個忠臣的美名,大王卻落個暴君之名。如果我的死能使大王振作起來,能使楚國強盛,我甘願就死。”說完,面不改色,請求莊王處死他。
楚莊王等待多年,竟無一個冒死進諫之臣,他的心都快涼了。這時,他凝視了蘇從幾分鐘,突然扔下長劍,抱住蘇從激動地說:“好哇,蘇大夫,你正是我多年尋找的社稷棟樑之臣!”莊王說完。立刻斥退那些驚恐莫名的舞姬妃子,拉著蘇從的手談了起來。兩人越談越投機,競至廢寢忘食。
蘇從驚異地發現,莊王雖三年不理朝政,但對國內外事無巨細都非常關心,對朝中大事及諸侯國的情勢都了如指掌,對於各種情況也都想好了對策,這一發現使蘇從不禁激動萬分。
原來,這是莊王的韜光養晦之策。他即位時十分年輕,不明世事,朝中諸事尚不明白,也不知如何處置,況且人心複雜,尤其是若敖氏專權,不明所以,他更不敢輕舉妄動。無奈之中,想出了這么一個自污以掩人耳目的方法,靜觀其變。在這三年中,他默默地考察了群臣的忠奸賢愚,也測試了人心。他頒布勸諫者死的命令,也是為了鑑別哪些是甘冒殺身之險而正直敢言的耿介之士,哪些是只會阿諛奉承、只圖升官發財的小人。如今,三年過去,他的年齡已長,經歷已豐,才幹已成,人心已明,他也現出廬山真面目了。
第二天,他就召集百官開會,任命了蘇從、伍參等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大臣,公布了一系列的法令,還採取了削弱若敖氏權勢的措施,並殺了一批罪大惡極的人,以安定人心。從此,這隻“三年不鳴”的“大鳥”開始勵精圖治,爭霸中原。後來楚莊王平定了國內的若敖氏叛亂,對外進行了長期的戰爭,終於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虛則知實,靜則知動
虛靜無事,以暗見疵。——(戰國)韓非《韓非子·主道》
【簡譯】
保持虛靜無事的態度,暗中察看臣下的過失。
【引申評論】
沒有苛求的內心,就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質,沒有偏心與貪心,就不會做出過分的事情。看清事物的本質做正確的選擇,這樣的處事為人,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與充實。否則煩惱越多也就越困惑,最後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看來一切都是由心生啊!
【反論】
培養寧靜致遠的心志,才能做到有空靜的狀態。什麼都看在眼底,什麼又都不放在心上計較得失,這才是內與外的高度和諧。
【歷史故事】
北宋仁宗景祜年間,王曾、呂夷簡做宰相,宋綬、蔡齊、盛度任副宰相。因王曾喜歡蔡齊,呂夷簡欣賞宋綬,盛度就遭到了冷落。
盛度的朋友勸他說:“你雖處於高位,卻有名無權,你該改變這種狀況啊!王曾、呂夷簡是你的頂頭上司,你應該多和他們交結才對。”
盛度微笑道:“我知道自己並不討二位宰相歡心,但這是事實,我只有耐心等待了。他們對我有偏見,一時很難得到改變。”
盛度並無怨氣,對王曾、呂夷簡仍是十分恭敬。在百官面前,他也曾毫不掩飾地對他們說:“我這個人能力有限,擔當不了大的責任,如國有要事,你們不必問我,可直接向二位宰相報告。”
一次,宋綬約蔡齊去拜見王曾,而對在旁的盛度視若不見。盛度心中十分不好受,他對家人說:“同為副宰相,而我竟遭宋綬當面輕侮,可見弱者難堪啊!”
盛度的家人氣憤地說:“大人怎么不找皇上理論?你這樣被輕視,他們不是一手遮天了嗎?他們結為朋黨,不利於朝廷,皇上不會不聞不問的。”
盛度嘆道:“沒有證據,皇上不會相信的,何況他們如果反咬我一口,我的處境就更加不利了。這個時候,我什麼都不能做啊。”
盛度對宋綬、蔡齊也是恭恭敬敬,完全就像他們的屬官一樣。遇到大事,盛度從不提出自己的見解,而是以他們二人的意見為準。宋綬、蔡齊感覺盛度非常乖巧聽話,心中十分高興。
一天,王曾想上奏罷免盛度的官職,不想宋綬和蔡齊都表示反對。他們說:“大人不喜歡盛度,卻不一定非要趕他下台。其實,他這個人很識趣,從不和我們爭權,我們覺得這樣也給大人少了許多麻煩。如果罷免了他,換上來的人不聽大人擺布,大人生氣不說,恐怕於事增加了許多阻礙,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王曾聽從了他們的建議,盛度轉危為安。
盛度聞聽說這件事後,心頭震顫,表面上對宋綬和蔡齊更恭敬了。有人替盛度打抱不平,對仁宗說了盛度被排擠的事。仁宗把盛度召來,
當面問他說:“你是國家重臣,凡事要堅持道義,聽說有人壓制於你,的確有這種事嗎?”
盛度肯定地說:“絕無此事,皇上不要聽信人言。我自知能力不夠,所以凡事都要與同僚商量,這也是怕逞強誤國啊。如果這也不對,那隻怪我愚鈍了。”
仁宗放下心來,轉而稱讚王曾等人勇於任事。儘管如此,王曾、呂夷簡對盛度仍沒有好感。盛度擔心惹上禍患,對家人說:“一個人活在世上,如不能保全家小,那么就是最大的失敗。我現在處境困難,不如引退自安吧!”家人反對說:“大人能力過人,只因遭人排擠才會不得施展才能,千萬不能為了我們而放棄啊。你已苦熬多年,相信用不了多久,大人定會出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