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麝鼩

大麝鼩學名Crocidura lasiura)為鼩鼱科麝鼩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江蘇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等地,多生活於林灌田野。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東北烏蘇里江。

已列入中國生物樣性紅色名錄,評估等級為近危NT。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麝鼩
  • 拉丁學名:Crocidura lasiura
  • :動物界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蟲目
  • 鼩鼱科
  • 亞科麝鼩亞科
  • :麝鼩屬
  • 分布區域黑龍江內蒙古吉林
簡介,生態學特徵,

簡介

大麝鼩(毛尾白齒)C. Lasiura dobson; Ussuri large White- toothed shrew體長71-107mm。吻尖,外耳殼發達,突出於毛被之外。尾粗短,不及或略超過體長之半。四肢粗壯,5趾具銳爪。被毛細軟,通體黑褐色或棕褐色。尾毛稀疏,並雜以少許長毛。棲息於森林草甸、灌木叢、荒草地中。有明顯的換毛現象,9月份後換冬毛。以昆蟲、蚯蚓、螞蟻等為主要食物。春夏繁殖,每胎8-11仔。中國分布於東北、江蘇及上海;國外見於俄羅斯烏蘇里地區、朝鮮及伊朗等地。(1)指名亞種C.L. Lasiura dobson.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和遼寧。(2)上海亞種C.L. campuslin- chinensis sowerby.尾較長,常超過體長之半,分布於江蘇、上海。
大麝鼩華東亞種學名Crocidura lasiura campuslincolnensis),Sowerby於1945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江蘇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上海西區。大麝鼩指名亞種學名Crocidura lasiura lasiura),Dobson於1890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東北烏蘇里江。

生態學特徵

大麝鼩(Crocidura lasiura)是一種分布較廣的食蟲目動物,以往的工作僅限於對其形態及分布的描述。目前大麝鼩不僅成為上海地區農田生態系統中鼠形小獸群落內的優勢種,而且也是當地流行性出血熱(EHF)的主要傳染源之一。
大麝鼩是上海地區流行性出血熱(EHF)主要傳染源之一。近年來,作者對上海郊區農田生態系統中的大麝鼩生態學進行了初步調查和研究,觀察到秋冬季大麝鼩種群的相對密度較高,10~12月份的夾夜捕獲率分別為4.48、4.50、4.31,2月份以後的捕獲率顯著下降。大麝鼩一年有兩個繁殖峰(3~5月及8~9月),冬季則有3~4個月的繁殖休止期。據136隻大麝鼩胃的解剖分析,觀察到其主要食昆蟲、環節動物,不少胃內有鼠毛,也食少量植物和種子等。冬季大麝鼩和黑線姬鼠有集群及混居特性。冬季(12月)兩獸的混居率高於秋季(10月),差異非常顯著(t=3.62,P<0.01)。
為探討大麝鼩(Crocidura lasiura)的生理生態適應特徵,對其體溫調節和能量代謝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在環境溫度為17.5~27.5℃的範圍內,大麝鼩的體溫基本維持恆定,平均體溫為(36.40±0.05)℃;熱中性區為20~30℃;基礎代謝率為(4.37±0.14)ml O2/(g.h);最小熱傳導為(0.32±0.01)ml O2/(g.h.℃)。大麝鼩的攝入能為(4.40±0.43)kJ/(g.d),消化能為(4.03±0.40)kJ/(g.d),可代謝能為(3.95±0.39)kJ/(g.d)。消化率為(91.41±0.88)%,可代謝能效率為(89.58±0.87)%。總之,大麝鼩體溫和熱傳導相對較低,BMR較高,TNZ相對較寬,消化率較高。這些特徵可能與生活習性和棲息環境密切相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