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鱗巢蕨

大鱗巢蕨

大鱗巢蕨(學名:Neottopteris antiqua (Makino) Masamune)是鐵角蕨科,巢蕨屬蕨類植物。植株高可達100厘米。根狀莖直立,木質,深棕色,鱗片闊披針形,先端漸尖,薄膜質,深棕色,葉簇生;木質,上面有闊縱溝,表面平滑不皺縮,兩側有狹翅,葉片闊披針形,先端漸尖,主脈兩面均隆起,上面下部有闊縱溝,暗棕色,光滑;葉革質,孢子囊群線形,囊群蓋線形,厚膜質。

分布於中國台灣、海南、雲南;也分布於韓國及日本。附生在海拔850米的山谷林下岩石上或樹幹上。

大鱗巢蕨形態獨特,株形優美,宜種植於花盆中,盆植於居室、庭園、賓館內。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高80-100厘米。根狀莖直立,粗短,木質,粗約2厘米,深棕色,先端密被鱗片;鱗片闊披針形,長約1厘米,先端漸尖,全緣,薄膜質,深棕色,稍有光澤。葉簇生;柄長2-7厘米,粗約7毫米,禾稈色或暗棕色,木質,乾後下面為半圓形隆起,上面有闊縱溝,表面平滑不皺縮,兩側有狹翅,基部被闊披針形深棕色鱗片,向上光滑;葉片闊披針形,長75-98厘米,先端漸尖,中部最寬處為6.5-8.5厘米,向下逐漸變狹而長下延,葉邊全緣並有軟骨質的狹邊,乾後略反卷。主脈兩面均隆起,上面下部有闊縱溝,表面平滑不皺縮,暗棕色,光滑;小脈兩面均稍隆起,斜展,分叉或單一,平行,相距約1毫米。葉革質,乾後棕綠色或淺棕色,兩面均無毛。
孢子囊群線形,長3-4厘米,生於小脈的上側,自小脈基部以上外行達離葉邊不遠處,彼此以寬的間隔分開,葉片下部通常不育;囊群蓋線形,淺棕色或灰棕色,厚膜質,全緣,宿存。

生長環境

附生在海拔850米的山谷或樹幹上。野生的大鱗巢蔗常生長於林蔭下的岩石上,對岩石上的土層厚薄要求不高。

產地生境

分布於韓國及日本(本州、四國、九州)、琉球,也分布於中國台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在福建省的分布區域比較狹窄。

繁殖方法

孢子繁殖:如需大量繁殖大鱗巢蕨,可取其孢子進行孢子繁殖.剪下孢子成熟的葉片(孢子囊群深色),下墊光滑紙張置於室內自然陰乾,待其孢子囊開裂後,收集孢子.取小瓦盆下置小石子,上覆蓋3-4厘米厚的泥炭土壓實後夕置於淺水中吸足水後,將孢子播於盆內表面,再用薄膜罩起,置於射光的環境條件下,二星期左右盆土表面變綠,即形成孢子體,80天左右,可形成小孢子體,將小孢子體分別移植到小瓦盆中,用腐殖土煉苗,以後漸漸視植株生長情況,更換較大的瓦盆,用這種簡便的方法,即可獲得大量的幼苗。

栽培技術

移栽及栽培方法大鱗巢蕨宜於冬春季從野外移植栽培,但春季至遲不過5月底幼葉萌生之前,引種時儘量少傷不定根,視植株大小適當帶回土球,盆植時剪去下部老葉,僅留10片左右的葉子,並澆足水,置於蔭蔽處,其成活率很高。大鱗巢蕨對土壤的要求很高,盆植時要用中性腐殖土.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培育的植株葉色翠綠,反之酸性易板結的土壤使葉色發黃.大鱗桌蕨耐蔭,但其對強光亦有一定的忍耐力,室內盆栽亦應有較充足的散射光。大鱗巢蕨要求土壤濕潤、水份允足,忌畏積水,以免引起爛根爛莖,葉片變薄下垂。大鱗巢蕨在冬季應減少澆水,每年春季新葉萌發之後,應剪去下部泛黃和孢子囊群變黑褐色的老葉,保持株形美觀,每株長年保持30-40片為宜,通常不需另外施肥,若葉色發黃,可施少量混合花肥。總之,在土壤疏鬆肥沃,水份適當,較蔭蔽的條件下正常生長。

主要價值

環境:大鱗巢蕨在岩石上的生長,有利於落葉的堆積與岩上腐殖土層的形成,大鱗巢蕨耐蔭、喜潮濕的土壤,在野生狀態下,其烏巢狀的空窩可容納枯枝敗葉,起保持水份的作用。
觀賞:大鱗巢蕨形態獨特,株形優美,直立的根狀莖粗短,宜種植於花盆中,該族葉片挺拔,有質感,葉形秀長且葉片數目較多而集中,春季新葉嫩綠色,成熟後鮮綠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大鱗巢蕨葉片無毛及鱗片不易粘異物及塵土,夏秋季成熟葉葉背形成孢子囊群和囊群蓋,淺色的孢子囊群蓋和側脈平行排列,十分整齊,與主脈夾一定角度呈羽狀排列亦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尤為奇特的是簇生莖頂的葉,葉基呈水平輻射排列,輻射一定距離後驟然向上,然後自然開張,因此於莖頂由葉基抱成一空窩,再者莖頂和葉基被鱗片,故此空窩呈鳥巢狀,總之,大鱗巢蕨是一種很有觀賞價值的野生花卉植物,其獨特的形態結構很有希望成為一新的觀葉植物,盆植於居室、庭園、賓館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