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莊村(山東省萊蕪市寨里鎮大高莊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高莊村隸屬萊城區寨里鎮,位於萊城西北20公里,寨里西南3公里處。村南、村西依傍匯河,與楊莊鎮接壤。東、北與本鎮澇坡村、魏王許村、邊王許村相鄰。村北有西南東北走向的O九公路(後改稱棗徐公路)通過。地處平原,耕地1610畝,561戶,168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高莊村
據明嘉靖年間重修“七聖堂”碑記載,七聖堂創修於唐朝,足見始建村當在唐朝或之前,因村址地勢較高,四周基本呈階梯形,曾名高莊。因重名,1982年經萊蕪縣人民政府批准,改稱大高莊。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大下保·高莊。”清朝時大高莊村屬大下保;從民國初至1955年,大高莊村劃為第十四區或稱水北區;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大高莊歸寨里人民公社所轄;1985年10月隸屬寨里鎮至今。
大高莊村原有趙、張、李、王、閆、燕、孫7姓,以趙、張兩姓人口居多。為人學、生活方便,1995年,丁姓一家遷至大高莊村,現共8姓。
由於文化歷史積澱,該村優秀人才輩出。民國初,趙相台畢業於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善詩畫,尤善隸書。1938年- 1949年參加革命的有趙孟全、趙宗友、趙宗恆、趙長勝、趙合臣五人。另外,還有愛國人士趙源臣。
大高莊村的傳統麵食燒餅、烹調技藝,可以說是名聞遐邇。大高莊燒餅始於清末,至今約有百年歷史。始創者乃張孝君之祖先。燒餅體薄、形美、味醇、品類多、勁柔可口,是饋贈佳品,暢銷國內外,遠銷日本、韓國,美名遠揚。烹調大師張廷琚,技藝高超,聞名十里八鄉。一生所教學生數人,使其技藝發揚光大。解放前後,周圍村莊遇有紅白公事,所用宴席、祭品,基本上是請大高莊人製作。大高莊“萊蕪梆子劇團”組建於1935年。活躍於苗山、辛莊、孝義、見馬一帶。規模大,藝人精幹,成為開展宣傳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大高莊村裁剪技校,開當今裁剪技校之先河。辦學時間長,學生人數多。後來發展為寨里公社裁剪技校,培育了大批裁剪愛好者,而且數人成為裁剪行業後起之秀。
大高莊村地處平原,依傍匯河,地居要道,客商南來北往,大小官民常經該村。村民見多識廣,思路開闊,勤勞的大高莊村民既種植又經商,以圖致富。
大高莊村自20世紀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盛產大麻、白菜。鼎盛時期是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以其作為經濟作物,屬國家統購物資。該村每年向國家交納大麻60000多斤。種植大麻大致經過“種、割、淹(泡製)、脫皮(扒)、硫磺熏”五道工序,麻皮特點是:白、柔軟、匹頁小、無乾疤(無斑疤),是上等的工業原料。大高莊村民種植大白菜歷史悠久,面積廣,品種多,個頭大,水分少,無菌葉,無白斑。每年一度均由東北三省來客收購,成為東北人飯桌上款待客人的一道佳菜。村民常常自豪地吟道:“下了東北再回來.還得種植大麻和白菜。”
為了村民致富,村兩委一班人,根據該村實際,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發展路邊經濟計畫,在現有洪爐、電氣焊加工、土產品加工、預製廠、加油站、收購站、配種站、化肥農藥門市部、鍛造廠的基礎上,再劃出路邊土地200畝,為今日大力發展路邊經濟的先行者提供條件,使其再上新項目,擴大再生產,乃至為今後的招商引資打下堅實的基礎。該村有20多名能工巧匠,他們都已成為商品生產的帶頭人。村民趙連臣有一手過硬的鍛打技術,他投資近10萬元,建起一座中型鍛造廠。
畜牧養殖帶頭人張坤,勇於探索,立志走養殖致富之路,引進波爾山羊——公、母羊共25隻,並設“波爾山羊配種站”。該站系萊蕪市畜牧局下設科研單位,研究、推廣波爾山羊繁殖技術。其輻射面廣、客戶受益匪淺,在養殖行業堪稱“獨樹一幟”。大高莊村民勤勞樸實,熱心於土地,造福於土地。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農業學大寨”運動中,村兩委率領全體村民,歷經5個寒冬,先後在西北坡、長長地、東北嶺、荷塘東、村南進行土地深翻整平。村民們靠雙手,钁刨、杴除、筐抬、小車推,就其地勢,削高填低。每年自秋收、秋種完畢至臘月28日,村民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一日三餐吃在工地。由於村民的努力奮戰,將彎彎曲曲、坑坑窪窪、一架架嶺、一道道溝,賽如百衲衣的小田變成了千畝高產穩產田。所整五片土地細如面,平如鏡,為今天耕作、灌溉、農業結構調整打下了基礎。1975年,處在“學大寨”高潮中的大高莊全體村民再接再厲,治理匯河,移沙運土,築起東起澇坡,北臨邊王許,長達1500米的匯河大堤(基寬7米,頂寬3米,高4米),從270米寬的匯河床中,開擴出寬60米的可耕良田。為改善水利條件,20世紀60年代初、中期,大高莊村先後打出直徑為2米的機井2眼,隨之購進2台“立式”動力機和汲水泵,繼而籌集資金,在1972年至1976年打機井7眼,購進臥式195動力機7台,汲水泵7部。自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大高莊村又先後打機井17眼,並安裝了電機、潛水泵等配套設施,,截止到2002年卜半年,全村共打機井25眼,修建水利灌溉渠道5華里,全村1600多畝土地,五天可以輪灌一遍。大高莊村充分發揮緊臨棗(莊)徐(州)公路之優勢,大搞貨、客運輸。1978年,張富強投資60000元,購買五O拖拉機一輛,搞起運輸,成為大高莊村第一個貨運專業戶。在其帶動、影響下,大高莊村先後購買貨運汽車8輛,客運汽車4輛,三輪車15輛,大小拖拉機15部。逢年過節,夏收夏種,秋收秋種之際,大高莊村呈現一派車水馬龍景象。大高莊村注重村莊規劃。1978年前,全村有350戶,大多數居住簡陋的茅屋,生活水平低下。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2000年,全村發展到561戶,新增戶按規劃要求,在村四周蓋起了磚、石結構的前出廈新房;1996年,修築了8米寬環村路;1997年,在文化區——學校、幼稚園以東和以西修鋪三條10米寬的柏油路。
大高莊橋始建於1970年,以大高莊村命名,位於萊城西北20公里,寨里境內。大橋南首與楊莊接壤。南北橫跨匯河,上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簡支板,下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為棗(莊)徐(州)公路大型橋,1997年。上半年,大高莊村安裝程控電話四部,到2000年,全村發展到交換機一台,手機20部.程控電話350部,一躍成為寨里鎮有名的電話村。村民為此編成一聯:“中國電信信科學信聲譽信上帝,高莊電話活信息話思想話經濟”。大高莊村民崇尚禮義,注重文化。大高莊初級國小始建於1924年,校址在原三官廟,現遷至原三官廟西北150米處:1997年,大高莊村投資13萬元,新建幼稚園一處,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教室10間,教學沒施配套齊全。2000年經萊蕪市教育局驗收通過為“市級一類園所:”自解放後至今,該村就有40人從事教育事業,並有“三代”從教之家近30年來,該村共考人大學專科以上學生60人。大高莊村衛生所,始建於1949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衛生所(室)曾有8次變遷,曾有四代人傳承交替,近20人致力於大高莊村的衛生事業。他們為病人解除了痛苦,從而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今日衛生所建於1991年,4名醫務人員,占地面積150平方米。分設門診、藥房、注射室、觀察室、婦幼保健室、倉庫6個科室和4個床位。現有固定資產20000元,流動資金26000元。大高莊村,人傑地靈,物阜民康,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獨特人文風貌的村莊。淳樸勤勞的人民,兢兢業業,正用滿腔熱血,創造著大高莊村輝煌的明天。
據說,大高莊村“五門”均始建於明朝末期。北門東臨三官廟,高約8米,寬約5米,門為拱形,分上下兩層。基部、四角、中間、頂部各用石頭、青磚、土坯、灰瓦砌成。在其東牆上部有一小門,用來嘹望、防禦。20世紀50年代初,一譚老師在北門上層辦公,並作寢室,今無遺蹟。
從北門往東約200米即東門,往南約200米即南門。東、南兩門規格、結構、建築材料基本與北門相同。據說,河南(指匯河、汶河以南)人去明水、章丘大多必經南門、北門,今無遺蹟。
自北門向東北、東門向西北200米相交處即北小便門,它與南小便門相距250米,正南正北方向,高、寬、結構、材料基本一致。
大高莊村廟宇眾多,北有三官廟,南有觀音廟,東南有土地廟和志公廟。其中三官廟為第一大廟,觀音廟次之。三官廟,後人稱大殿。“三官”指天官、地官、龍王官(水官)。始建於清朝。西臨北門,長15米、寬8米,高10米。基石呈方塊,工匠精心雕琢,外側花紋、線條細密清晰。廟牆外四面用灰色長方形磚砌成,內側用長方形土坯砌成,內部結構為“四梁八柱”,銀灰色方薄磚作頂,外頂部用灰色半圓筒瓦築成。廟內北(正面)、東、西三面為壁畫。正面壁畫為一巨龍,神彩飛揚,氣勢磅簿;東壁畫為古松古柏,蒼翠挺拔,虬勁昂仰;西壁畫為“三佛像”,氣派驚人,令人神往。廟內正中塑有三官像,左為天官,右為地官,龍王官(水官)居中。三官廟建築宏偉,古雅精緻,莊嚴肅穆,確是讓人體驗古韻的好去處。“文革”初拆除。
觀音廟位於三官廟正南250米處,始建於清朝,不及三官廟規模之宏大。先前確有一姓陶的道士在此,據說陶之前有一道姑在此,道姑死後便葬於廟前5米處。在其略東側有一火池,逢年過節,村民前來燒紙、焚香、叩首,祈求吉祥。該廟於1966年拆除。
大高莊村既有“五門”、“四廟”古建築,又有名稱新奇、頗具神話色彩的自然景觀——“三灣”。一是蠍子灣,東臨北門和三官廟,面積約一畝。因西首大,東首小,狀如蠍子,故稱蠍子灣。蠍子灣作用有三:一來用於臨近村民飲牲口;二來用於臨近村民預防發生火災;第三是蓄水、輸水。於1984年將其填之。道士灣在觀音廟東北約30米處。南首略寬、北首略窄,它修長,基本呈“9”形。因緊臨觀音廟,且有陶道士在此,故稱道士灣。每當春夏兩季,道士灣兩堤,垂柳拱衛,安寧靜泊。晨曦,暖意融融,灣水碧綠清澈,股股涼意,沁人心脾。夕陽西下,水面五光十色,絢麗多姿,靜謐幽雅,清新迷人。荷花塘,天然形成。因在村莊東首,故村民稱其“東灣”。春夏兩季,荷塘景色尤為迷人,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大高莊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許多村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積極組織小車隊、擔架隊,踴躍支前,跟隨部隊轉戰南北。趙孟蘭等五位革命烈士,為人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