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鄉村

大鄉村

大鄉村位於東經118°60′,北緯24°83′。福建省晉江小平原東北部,陳埭鎮政府駐地東北0.5公里處,烏邊港北岸,東鄰溪邊村,北依涵口村,西鄰蘇厝村,轄大鄉自然村,村委會設於大。原有耕地550多畝,農作物有水稻,水陸交通有:南有烏邊港、江濱北路,東有鎮級“七一”公路,西有市級“陳泉”公路,距泉州城8公里,距晉江中心市區4公里,距石獅市13公里,距泉州晉江機場6公里,到“沈海”、“泉三”高速公路晉江入口處僅9公里。面積0.4平方公里,截止2008年,全村有村民349戶1508人,國內該村籍人士近200人,旅居外國僑胞、港澳同胞300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鄉村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福建
  • 地理位置:福建省晉江小平原東北部
  • 面積:0.4平方公里
  • 人口:1508人
地名含義,村容村貌,歷史沿革,經濟狀況,歷史人文,

地名含義

原屬涵口村之一自然村落,因人口發展比母鄉還大,便稱“大鄉”。別稱,涵口大鄉。

村容村貌

轄區內有中國鞋都市場區、關帝廟、王爺宮;有並排屹立的六座坐西向東、古香古色、勻稱大方的“皇宮式”古大厝組成的古建築群,
由北往南依次是明代建築陳紫峰祠、石埕祖厝、清代建築涵口陳氏宗祠、民國初年的陳煙德厝、明代建築容齋公祠、正通官衙,總占地面積8000多平方米;有與涵口村共同擁有涵口紫峰國小、紫峰幼稚園,還有晉江紫峰中學。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隸屬二十九都。民國33年(1944年)屬青陽鄉涵坂保。建國後,1956年屬池店區洋埭鄉;1959年屬蘇厝公社;1961年屬陳埭公社大鄉大隊;1984年改陳埭鎮大鄉村委會。

經濟狀況

位於大鄉村西部的“中國鞋都”市場區,是一座集製鞋機械、鞋用原輔材料、鞋產品銷售和展示於一體的多功能的專業綜合市場,是《中國(晉江)鞋都》的集中展示,是海西經濟區的一顆明珠,這座2006年4月19日開業,投資2.5億元,占地面積217畝,總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呈“井”字形的4條大街上,
建有標準店鋪2162間的大型的鞋業專業市場,採用“超市化、一站式服務”,拉開了鞋材輔料規模化經營的序幕,將促進晉江鞋材經營的升級換代,給晉江的製鞋產業帶來經營有序的產業環境,對於晉江作為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建設發展將起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有製鞋廠、鞋材廠以及個體戶。

歷史人文

涵口村(大鄉村)為陳氏聚居村落,自陳家祖先碧溪公於元末卜居,注重文教,子孫向學者多,科第不絕。僅明代就有陳聘、陳琛、陳讓、陳龍可、陳伯英中了進士。古時“一人登科,九族皆榮”,何況如此科第蟬聯,故而形成這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古建築群之一。1992年2月,古建築群列為晉江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該六座古大厝是晉江市古民居保存較好的古建築群,布局合理,堅固實用,居住舒適。均是坐東向西,橫排都是五開張,縱身五進,庭院和廳堂用天井隔開,用迴廊連線,兩邊迴廊之外是長列廂房(即護厝),廂房之外又有伙房、柴草間和儲藏室。古大厝的主體建築為單檐硬山式,外牆磚石混砌,牆壁上緊貼方磚,紅白相間,色彩鮮艷;屋脊兩端翹起,似展翅欲飛;屋蓋覆以簡瓦,雍容穩重。
框架木構,斗拱與梁架接無縫,梁頭用藤條加固,斗拱、梁架、門窗精心設計,上面雕有飛禽走獸、花木蟲魚、山水人物等各種圖案,刻工細緻精美,栩栩如生,立體感很強;廳房正面的門框、窗框、橫額多用質地堅硬、琢磨光滑的輝綠岩石鑲嵌,上刻對聯、題字,篆隸行楷,不盡相同;
迴廊之間有間隔,作為防火牆以策安全;一式的紅方磚地板,美觀耐磨。屋前有長條花崗岩石鋪築的石路、石埕,且相連,既作行路又作曬穀場,以及休息閒坐、納涼等活動之地,各大厝間有2米寬的防火通道,俗稱火巷,小路兩旁都有明溝作排雨水用。每座古大厝面積都在600至1000平方米之間。
古建築保持著濃厚的閩南僑鄉特色,是明、清至民國時期本村鄉賢和海外華僑陸續興建的。自明弘治年間(1488---1505)始建,中跨明清直至民國初年陳煙德厝落成,時間跨度500餘年,而建築特色基本保持一致。陳氏祠堂是明弘治年間在碧溪公故居建起來的,坐東朝西,遙對紫帽、羅裳諸山,門前清溪縈流,當時還是秀才的陳琛為祠堂作聯:“子孝孫慈,百世芝蘭滿室;山光水色,四時青紫迎門”,暗喻族中人才輩出。
1987年,全涵口村旅菲僑胞和港澳台同胞捐資把明代理學家陳紫峰祠修整一新,並開闢為陳紫峰紀念館,以紀念和弘揚其思想業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