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洋大學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

大連海洋大學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

大連海洋大學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52年的大連水產學院海洋漁業系,後更名海洋工程學院,於2011年,海洋工程學院與海洋環境工程學院合併組建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有“海洋技術”、“海洋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和“海洋資源與環境”總計5個本科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連海洋大學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s
  • 本科專業:6個
  • 成立時間:2011年
  • 前身:大連水產學院海洋漁業系
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發展歷史

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是大連海洋大學為適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需求而設立的特色學院,是大連海洋大學海洋與水產科學教學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學院現有6個本科專業,包括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海洋資源與環境、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其中,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專業成立於1952年,是學校建校即開始招生的傳統專業,2009年獲批遼寧省示範專業,2010年獲批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14年獲批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並被確定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同年海洋技術專業也被確定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特色層次)。學院的本科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在校本科生近1000名。
學院堅持開放式辦學,長期與日本、俄羅斯、韓國等幾所大學互派本科生進行國際交流,已先後派出數十人出國訪問、講學、進修和參加國際研討會,與瑞典、法國、美國、德國的多所大學和科研單位有學術往來活動,與境外多所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學院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卓有成效,近年來,學生獲得各級科技競賽、授權專利、發表論文等60餘項,其中國家級10項、省級19項、市級9項、校級26項;2016-2017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立項1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省級2項、校級6項。學院積極倡導“嚴謹治學”的教風,樹立“勤思進取”的蔚藍學風;學院擁有“綠色港灣環保協會、大連海洋大學蔚藍海洋”等各類文體、科技學生社團,還擁有“我身邊的海洋-海洋科普工程”、“紅˙綠˙藍-海洋先鋒工程”等特色學生活動品牌,學生通過參加第二課堂的科技文化活動,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數十年來,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品學兼優的海洋類專業人才,畢業生工作崗位遍及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許多校友成為地方各級政府機構的主要領導人、著名學者、成功的企業家以及所在部門、單位的業務骨幹。校友們以其淵博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綜合素質為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十三五”期間,學院將以“育人為本、科教融合、突顯特色、開拓創新、實現學院跨越發展”為宗旨,不斷開拓,積極進取,為學校建設“特色鮮明、國家一流研究套用型海洋大學”的奮鬥目標做出新的貢獻。

科研條件

學院面向黃渤海海區,聚焦海洋資源、環境、生態三大領域,以助力國家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政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為目標,大力加強對海洋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通過科技攻關和產業化示範,不斷提高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支撐和政府決策諮詢等方面的能力,逐步形成具有北方地區海洋特點、區域影響力顯著、研究方向完整、學術梯隊合理、技術實力雄厚、產學研協同發展的學科優勢。學院現有捕撈學、漁業資源、環境科學、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5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1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目前,學院6個碩士點在校研究生總數近150名。
學院有行業內實力較強的科研教學平台。目前,我院有省級科研實驗平台3個,即遼寧省海洋牧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現代海洋牧場開發與套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和遼寧省高校近岸海洋環境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校級教學實驗平台2個,即漁具工程實驗室和化學實驗中心,正在積極申請三個新的省市級實驗平台。圍繞本科辦學,學院加大大學生實習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目前學院已簽署協定的本科實踐教學基地達到32個,為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奠定了基礎。
學院注重科研工作。教師主持科研項目的數量和層次均有很大提升,科研經費大幅度增加。近三年學院新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重大研發計畫項目(主持)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3項、國家海洋局公益專項3項、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計畫項目1項、農業部公益項目1項、遼寧省高校優秀人才支持項目3項、省級重大項目1項、其他省市級科研項目12項、新增契約經費超過6000餘萬元,面向地方經濟的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也不斷增多,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科研成就

在科研成果方面,本學院教師主持完成的“菲律賓蛤仔淺海增養殖技術推廣套用”項目獲得2011-2013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獎)三等獎,“遼寧貝類資源恢復及淺海增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獲得2013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基於生態系統的海洋牧場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於2015年分別獲遼寧海洋與漁業科技貢獻一等獎和大北農科技創新一等獎,“基於生態系統的海洋牧場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於2016年獲第三屆中國水產學會范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基於生態系統的北方典型海域海洋牧場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16年獲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批“現代海洋牧場工程技術”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015年獲批農業部“農業傑出人才”科技創新團隊。近三年,教師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SCI、EI和ISTP收錄近百篇。

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海洋漁業、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海洋資源、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化學7個教研室;教職工61人,其中專職教師56人,實驗教師6人,教輔及管理人員5人。教師中教授14人,副教授21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的57.4%;其中具有博士學歷的教師44人,占專業教師總數的72%;有國外留學經歷的21人。教師中,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6人、萬人層次6人,遼寧省教學名師2人,遼寧省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3人,遼寧省高校傑出青年學者成長計畫人選6人,大連市特殊貢獻專家1人,大連市優秀專家1人,大連市青年科技獎1人,大連市領軍後備人才人選1人,大連市青年科技之星1人。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高、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