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蹼鈴蟾

大蹼鈴蟾

大蹼鈴蟾(學名:Bombina maxima)是鈴蟾科、鈴蟾屬兩棲動物。體形較大,雄蟾體長47-51毫米,雌蟾體長44-49毫米。頰部向外側傾斜,瞳孔心形;犁骨齒兩小團,舌近圓形;吻端圓且高,突出於下頜;犁骨齒兩小團。皮膚粗糙,整個背面滿布大小瘰粒。前肢較短,指側有緣膜,基部有蹼跡;後肢較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前達眼後;腹面橘紅色或橘黃色與黑色斑相間呈醒目大花斑。雄性前臂內側、內掌突及內側3指有黑色細小婚刺;胸部兩團扁平疣上有棕黑刺粒;無聲囊,無雄性線。卵徑3-3.4毫米,動物極灰褐色,植物極乳黃色。

大蹼鈴蟾生活于海拔2000-3600米的山區。成蟾常棲於靜水塘、沼澤地和小山溪緩流處石塊下、井、泉、路旁小溝內。在陸地上受驚擾時,將四肢掌、蹠部向上翻轉,顯露出橘紅色,以示警戒。受到異物刺激時,分泌大量的白色黏液。成蟾以多種昆蟲、螺類以及其它小動物為食。分布於四川南部、雲南中部及西北部、貴州西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狀態,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體形較大,雄蟾體長47-51毫米,雌蟾體長44-49毫米。頰部向外側傾斜,瞳孔心形,無鼓膜,無耳柱骨;犁骨齒兩小團,舌近圓形,不能伸出口腔以外;吻端圓且高,突出於下頜,吻棱不顯,鼻孔位於吻背側,略近吻端;犁骨齒兩小團。皮膚粗糙,整個背面滿布大小瘰粒,眼後有一個大瘰粒似耳後腺,一般肩上方有4個大瘰粒排列成;腹麵皮膚光滑。前肢較短,指側有緣膜,基部有蹼跡;後肢較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前達眼後;雄性趾間滿蹼,雌性略遜;內跖突小呈橢圓形,無外跖突。背面一般灰褐色或黑灰色,有少許黑斑或草綠色斑;腹面橘紅色或橘黃色與黑色斑相間呈醒目大花斑,腹後和股基部的橘紅色斑連成一片。雄性前臂內側、內掌突及內側3指有黑色細小婚刺;胸部兩團扁平疣上有棕黑刺粒;無聲囊,無雄性線。卵徑3-3.4毫米,動物極灰褐色,植物極乳黃色。
剛孵出的蝌蚪灰棕色,全長9.8毫米。蝌蚪體笨重,尾較短弱,尾末端鈍尖;跗足長5毫米左右時,全長約38毫米。體長17毫米,尾長21毫米;口小,周圍有一排唇乳突,唇齒式Ⅰ:1-1/Ⅲ或Ⅱ/Ⅲ,每行唇慚足由兩排或三排短密相鄰的小齒所構成;出水孔位腹部前方的中線上。蝌蚪背面棕灰色,皮膚上有汲細的短線條,縱橫交織成網狀;早期蝌蚪口後咽喉部有一對深色斑。新成鈴蟾體長約14毫米。

生活習性

大蹼鈴蟾生活于海拔2000-3600米的山區。成蟾常棲於靜水塘、沼澤地和小山溪緩流處石塊下、井、泉、路旁小溝內。蝌蚪在靜水塘內生活。行動笨拙,不善跳躍,多爬行,在水塘內僅露出鼻孔和眼睛;在陸地上受驚擾時,將四肢掌、蹠部向上翻轉,顯露出橘紅色,以示警戒。受到異物刺激時,分泌大量的白色黏液。成蟾以多種昆蟲、螺類以及其它小動物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南部(美姑、昭覺、越西、西昌、鹽源、會東、木里)、雲南中部及西北部(麗江、鄧川、寧蒗、賓川、昆明、峨山、綠豐、武定、威信、楚雄)、貴州西部(水城)。
大蹼鈴蟾分布圖大蹼鈴蟾分布圖

繁殖方式

大蹼鈴蟾產卵期在水坑小住往只將頭部露於水面。昭覺地區其產卵季節為五月上旬到六月底;卵產於靜水坑內,有時附著在水內植物或沉入水底;卵較大,直徑3-3.4毫米;動物汲棕灰色,植物汲乳黃色;卵外有膠質膜二層,有時少數卵的外層膠膜彼此相連成片,一般多為分散單個的卵。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大蹼鈴蟾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蟾分布區較寬,其種群數量較多。物種受脅等級:無危(LC)。

主要價值

大蹼鈴蟾生活於中國西南部高山區,常在馬鈴薯、包穀、養子等作物地內和休間草叢、浸水塘、水坑等處活動,其數量較多,能大量捕食危害農作物、森林和牧草的害蟲,在防治蟲害方面有一定作用。該種分布於磺斷山系東側,對研究鈴蟾屬動物現今的地理分布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在室內容易飼養,可間餵蚯蚓、黃粉蟲、蟋蟀等,既可觀賞,也可作為實驗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