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十六羅漢龕

大足石刻十六羅漢龕

此龕作品刻於五代,編為第36號。龕正中釋迦佛跌坐於蓮台之上,慈悲、沉穩;其左右分別刻出八尊羅漢,稱十六羅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足石刻十六羅漢龕
  • 出土地點:重慶大足
  • 所屬年代:五代
  • 類別:龕
  • 編號:第36號
在佛教寺院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的壁畫、雕塑,它們常是佛教文學藝術作品表現的主題。在佛教中修行有四個層次:一、佛:梵文音譯,佛陀略稱。意譯為“覺者”,覺有三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二、菩薩:菩提薩埵的簡稱,是梵文音譯。意譯為“覺有情眾生”“道心眾生”。又譯作大士。三、羅漢:梵文阿羅漢的略稱。小乘佛教最高果位。大乘佛教還需修菩薩果,佛果。意譯殺賊,即滅煩惱,又譯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四、比丘,比丘尼:梵文音譯,出家受具足皆戒者的通稱。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至於“居士”,即居家、居財之士,在家修佛道之人。
相傳,十六羅漢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佛在涅槃之際,命令他們常住人世,不入涅槃,濟度眾生。十六羅漢沒有隨佛涅槃,在世間接受世人供養,為眾生守護佛法。十六羅漢的名稱,依據唐玄奘法師所譯《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計有賓度羅跋羅惰闍、羅睺羅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