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比克內爾·杜魯門

大衛·比克內爾·杜魯門

大衛·比克內爾·杜魯門(David Bicknell Truman,1913.6.1-2003.8.28)是20世紀的一位美國學者、政治科學家。同時,他也是曼荷蓮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第15任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衛·比克內爾·杜魯門
  • 外文名:David Bicknell Truman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埃文斯頓
  • 出生日期:1913.6.1
  • 逝世日期:2003.8.28
  • 職業:學者,政治科學家
  • 畢業院校艾姆赫斯特學院
  • 主要成就曼荷蓮學院第15任院長,政治多元化理論
  • 代表作品:《行政分權》(1940),《政治過程》(1951),《國會政黨》 (1959)
人物生平,學術貢獻,教職與行政職務,主要著作,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杜魯門於1913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埃文斯頓(Evanston, Illinois),並在這裡成長。
他於1935年在艾姆赫斯特學院取得學士學位(B.A.),並於芝加哥大學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
2003年,杜魯門去世於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享年90歲。

學術貢獻

杜魯門是一位傑出的政治科學家,並以關於政治多元化的研究貢獻而聞名,發展了阿瑟·本特利提出的集團理論學說。
杜魯門是20世紀美國研究利益集團政治的最為著名的學者。他認為關於政治生活的研究,僅從制度規範的層面進行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政治權力通常受到利益集團等組織的巨大影響,利益集團是美國民主過程中基本的和積極的成分,因而將集團視為觀察世界和社會的基本出發點。在社會心理學和人類學的經驗性研究基礎上,他將美國政治和政府描繪為不同利益集團相互作用和討價還價的結果。

教職與行政職務

在1951年加入哥倫比亞大學之前,杜魯門先後在先後在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威廉士學院任教。
在哥大期間,除了教授政治學,他還擔任過一些行政職務,包括公法和政府部部長( 1959 - 1961年)、哥倫比亞學院院長( 1962 - 1967年)以及副校長和教務長( 1967 - 1969年)。1969年,杜魯門在經歷了一年動盪的學生運動後離職。
在主導運動的哥大學生接管大學的過程中,杜魯門常被稱作是一名留有對學生團體尊重的大學管理者。
杜魯門於1969年成為曼荷蓮學院的第十五任院長,直至1978年。杜魯門在1971年監督了保留曼荷蓮作為女子學院的決定。
1978年杜魯門從曼荷蓮學院離職後,在羅素·塞奇基金會擔任了一年時間的主席。

主要著作

《行政分權》(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1940);
政治過程:政治利益與公共輿論》(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1951);
《國會政黨》(The Congressional Party) (1959)。

人物評價

曼荷蓮學院發布的訃告中評價杜魯門說,“在哥倫比亞和曼荷蓮,杜魯門參與了處理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的重大學生騷亂。在這兩所大學,他都面臨著學生的抗爭,涉及種族和越南戰爭等棘手問題。儘管在越南時代,這些挑戰在大學校園裡很普遍,但作為一個熱情和關心他人的領袖,杜魯門留下了影響深遠的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