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莢蒾

大花莢蒾

大花莢蒾(學名:Viburnum grandiflorum Wall. ex DC.)為五福花科、莢蒾屬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幼枝、葉柄和總花梗無毛或有時被細短毛;枝彎曲而多瘤節,灰色或褐色;葉紙質,橢圓狀矩圓形,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10厘米;花先於葉開放,花序緊縮成近簇狀,生於無葉的短枝之頂;苞片矩圓形至條形,頂鈍,長達1厘米;總花梗於花初開時極短,後逐漸伸長,花無梗;花冠外面粉紅色,內面白色,高腳碟形,筒長達1厘米,裂片寬卵形,長4-5毫米;果實紫紅色;核矩圓形,稍扁,長9-11毫米,直徑5-6毫米。

大花莢蒾分布於中國西藏南部和西南部(吉隆、聶拉木);尼泊爾、印度(錫金)、不丹和克什米爾地區也有分布。生於海拔2800-4300米的林中。

大花莢蒾初開時為純白色,近謝時帶粉暈,有較高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推廣套用的潛力很大。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 ,繁殖方式 ,主要價值 ,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小喬木,高2-5米;幼枝、葉柄和總花梗無毛或有時被細短毛;枝彎曲而多瘤節,灰色或褐色。葉紙質,橢圓狀矩圓形,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10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圓鋸齒,初展時上面疏被細短毛,下面毛較密,後僅下面脈上及脈腋有毛,側脈6-10對,近平直或稍弧形,直達齒端,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葉柄長1-1.5厘米。
花先於葉開放,花序緊縮成近簇狀,生於無葉的短枝之頂,被絹毛,初時基部有卵形至圓卵形、頂端細尖的芽鱗承托,外層鱗片長約達1厘米而幾呈葉狀,深褐色,被細短毛或無毛,內層鱗片兩面邊緣被絨狀毛,花序開發後芽鱗脫落;苞片矩圓形至條形,頂鈍,長達1厘米,初時被銀白色絹毛,小苞片與苞片同形但遠較小;總花梗於花初開時極短,後逐漸伸長,花無梗;萼筒筒狀,長約3毫米,萼齒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冠外面粉紅色,內面白色,高腳碟形,筒長達1厘米,裂片寬卵形,長4-5毫米;雄蕊生於筒內中部或中部以下,著生點不等高,花絲長約3毫米,花葯橢圓狀矩圓形,長約2毫米;柱頭盤狀,淺2裂,高出萼齒。果實紫紅色,橢圓形或矩圓狀橢圓形,長約12毫米,直徑8毫米,通常只有一個果序成熟;核矩圓形,稍扁,長9-11毫米,直徑5-6毫米,有1條深腹溝。

產地生境 

大花莢蒾分布於中國西藏南部和西南部(吉隆、聶拉木);尼泊爾、印度(錫金)、不丹和克什米爾地區也有分布。生於海拔2800-4300米的林中。

繁殖方式 

大花莢蒾可以用扦插繁殖。
插穗選擇:插穗長度都在10厘米左右,去頂芽(頂芽多為花芽),僅留頂芽下的1對對生葉片,並將葉片先端剪去一半,以免葉片過大,蒸騰過強,影響成活。
激素處理:激素處理選用兩種激素NAA(α-萘乙酸)和IBA(3-吲哚丁酸)。激素浸泡插穗基部24後扦插。
扦插方法:在2米高遮陰網蔭棚下設定高床,基質全部為細河沙,並以1:1000倍液的多菌靈消毒,插穗密度為5厘米×5厘米,深度為插穗的1/3,扦插後噴透水,床上全部設定高0.6米的塑膠小拱棚。以後保持棚內空氣濕度85-95%,基質含水量60-70%(手握成團,一觸即開),溫度20-28℃,如高於28℃,打開塑膠膜四周放風及在四周和膜上噴水降溫。

主要價值 

大花莢蒾於5月下旬至6月中旬開花,整體花期達20-30天。大花莢蒾初開時為純白色,近謝時帶粉暈,有較高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推廣套用的潛力很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