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舞台戲班

舞台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京劇演出場所之一。位於九江路663號,坐南朝北。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宣統元年十一月十八日(1909年12月30日)落成開業,取名文明大舞台,由巡捕房包探頭目童子卿以協興公司名義斥銀12萬兩,向哈同洋行租地建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舞台戲班
  • 性質:上海現存最早的京劇演出場所之一
  • 位於:九江路663號
  • 方位:坐南朝北
介紹,發展,

介紹

京劇早期在滬上的演出班社
由於當時實行戲院與戲班統一管理制度,故大舞台設有適應京劇演出的班底,然後邀名角與班底結合,定期演出。如大舞台開業時刊登的廣告中稱“劇場建築照泰西形式,規模宏大,伶界上選,行頭全新,不惜工本,特請京都內城府初次新到超等文武名角一齊登台。”
當時參加演出的名角有“內庭供奉”呂月樵、劉永春、趙如泉、沈韻秋、沈月來等。宣統末年,呂、趙與沈韻秋等運用該檯燈光布景、電動機械轉台等條件,排演全本《目蓮救母》(游十殿雙轉大舞台),馮子和的《新茶花女》,林樹森、金少山、高雪樵的《大刀王五》等。之後,不少南北名角均多次在大舞台搭班演出。20世紀20年代開始,上海京劇界掀起競演多本連台本戲,大舞台成了演出連台本戲的基地之一,如《宏碧緣》(共演出至14本),先由小達子、趙如泉、小如意主演,演至第六本後,小達子轉搭天蟾舞台,大舞台則邀毛韻珂、白玉昆與趙如泉、姚俊卿、應寶蓮等續演。民國16年(1927年)由黃金榮接辦大舞台後,該台班底實行男女演員同台演出,繼續編演連台本戲,如由李桂春主演的《狸貓換太子》(連演至30本)、林樹森主演之《二十八宿上天台》、張翼鵬主演的《西遊記》(長達42本),其他如《封神榜》(10本),《神怪劍俠傳》(19本),《大俠英烈傳》11本,《荒江女俠》7本,直至上海解放。其間也曾邀名角加盟作短期演出,如大舞台翻建後,於民國24年9月重新開業,邀梅蘭芳馬連良、金少山、程繼仙、葉盛蘭蕭長華開台首演,轟動一時。
大舞台戲班

發展

1951年1月26日被市文化局購買,改為國營人民大舞台,班底團也在此時與劇場完全分開,改建為上海市人民京劇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