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虛寒

病證名。①即大腸虛冷。②指一般虛寒性泄瀉。

中文名稱大腸虛寒
英文名稱deficient cold of large intestine
定  義陽氣虛衰,溫煦失職,大腸功能減退,虛寒內生,傳導失常的病理變化。
套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中醫基礎理論(二級學科),病機(三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腸虛寒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①即大腸虛冷。②指一般虛寒性泄瀉。

解讀

1、大腸虛冷:多因素體陽虛,或過食生冷,久病傷陽,致使大腸氣虛,寒邪內留而起。主要表現為腹痛腸鳴,大便溏瀉,四肢不溫,或久瀉之痢,脫肛,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
2、虛寒泄瀉:虛寒泄瀉多由脾虛和腎虛所致。
脾虛泄瀉:多因長期飲食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纏綿,導致脾胃虛弱,脾胃虛弱則不能收納水谷和運化精微,以致水反成濕,谷反成滯,濕滯內停,清濁不分,混雜而下,遂成泄污。臨床可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覆,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明顯增加,而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腎虛泄瀉:脾的陽氣與腎中真陽密切相關,命門之火能助脾胃腐熟水谷,幫助腸胃的消化吸收。若年老體弱或久病之後,損傷腎陽,腎陽虛衰,命火不足,則不能溫煦脾土,運化失常,而引起泄瀉。此外,“腎為胃關”,若腎陽不足,關閉不密,則大便下泄。證見黎明之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中醫套用

1、大腸虛冷
治法:補虛祛寒,舉陷固澀。
方藥:①理中湯:人參、白朮、炮姜、陳皮、炙甘草。⑦補中益氣湯:黃芪、炙甘草、人參、白朮、當歸身、陳皮、升麻、柴胡。③真人養臟湯:木香、訶子、罌粟殼、當歸、白芍、黨參、白朮、肉豆蔻、肉桂、甘草。④大腸虛冷,乏力拘急,腰痛羸瘦,宜附子散(附子、人參、乾薑、赤芍、桂心、甘草)。⑤大腸虛冷,腸鳴腹痛,下痢,不思飲食,宜服草豆蔻散方(草豆蔻、高良姜、桂心、丁香、木香、白朮、當歸、白豆蔻、陳皮、肉豆蔻、甘草)。⑥大腸虛冷,切痛腸鳴,食不消化, 宜服木香丸(木香、訶黎勒、白朮、桂心、附子、蕪荑、高良姜、肉豆蔻、厚朴、乾薑、甘草)。
2、虛寒泄瀉
(1)脾虛泄瀉
治法:健脾益氣。
方藥:參苓白朮散加減。(人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陳皮、甘草、蓮子肉、砂仁、薏苡仁、桔梗)。
(2)腎虛泄瀉
治法:溫補脾陽,固澀止瀉。
方藥:理中湯合四神丸。(人參、白朮、炮姜、陳皮、炙甘草、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