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皮層聯合區

大腦皮層聯合區

大腦皮層聯合區是按功能劃分出的大腦皮層的一種區域。人腦除中央後回稱為軀體感覺區,中央前回稱為運動區,枕極和矩狀裂周圍皮層稱為視覺區,顳橫回稱為聽覺區之外,額葉皮層的大部,頂、枕和顳葉皮層的其他部分都稱為聯合區,它們都接受多通道的感覺信息,匯通各個功能特異區的神經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腦皮層聯合區
  • 含義:按功能劃分出的大腦皮層的區域
  • 位置人腦中央前回
  • 意義:接受多通道的感覺信息等
結構功能,受損症狀,結構與功能,分布與分工,三級區結構,

結構功能

額葉聯合區位於額葉前部,接受由內囊前腳的丘腦前輻射來的發自丘腦背內側核的纖維,並經頂葉接受視、聽和體感區的傳入。也接受尾狀核杏仁核和下丘腦的投射纖維。額葉也發出纖維到頂葉和顳葉扣帶回皮層基底神經節、丘腦背內側核、杏仁核、海馬、下丘腦腦幹。頂葉聯合區位於中央之後,與額葉皮層和丘腦的外側後核有雙向的纖維聯繫,並發出纖維到丘腦外側背核,與丘腦的聯繫皆通過內囊後腳。顳葉聯合區通過內囊後腳豆狀核下部的丘腦腹輻射接受來自丘腦枕核的纖維。枕葉聯絡區接受來自丘腦枕核的纖維,此束纖維通過內囊後腳豆核核後部的丘腦後輻射。枕葉聯合區與額葉和顳葉都有纖維聯繫。由此看來,聯合區所接受的皮層下的纖維多來自新丘腦。新丘腦並不直接接受其以下水平來的傳入纖維,而接受來自丘腦其他核的纖維,其功能為聯繫中樞。因而,皮層各聯合區所接受的衝動並不是孤單的,而是經過了初步的分析和綜合。再者,皮層各區借連合纖維彼此連線著,因而它們不是孤立的單位,而是屬於整體的部分。此外,皮層和皮層下的結構和功能不但彼此有聯繫,而且相互有影響。

受損症狀

優勢半球大腦皮層聯合區的顳上回後部聽覺言語代表區(韋尼克區)受損時,會引起感覺性失語,即語聾。雖然患者能聽到聲音,但不能理解語言的意義。這是由於患者對於詞的音象和物體的觀念兩者之間原已形成的條件反射遭到破壞,影響到了在理解語言中起整合作用的機構。
如果枕顳交界處(37區)受損,病人能說明物體的用途和性質,但說不出其名稱,這是健忘性失語症。若損害初級視區邊周區,病人對以往學會的文字元號不能理解,看不懂文字的意思,稱為失讀症或字盲。若大腦皮層額下回蓋部及三角區言語運動代表區即布羅卡區受損害,病人就出現運動性失語症,即雖然能理解別人的語言,但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則受到障礙。這是由語言動覺性分析和綜合功能受損引起的。但是,如果病人能說明物體的名稱和用途,而不會使用,則稱為失用症
當額中回後部,即中央前回手部運動代表區的稍前方的書寫代表區受到損傷時,雖然病人沒有肢體癱瘓、感覺功能障礙和共濟運動功能失調,但病人往往不能完成後天所學會的複雜精細的動作,也不能書寫文字,稱失寫症。前額葉皮層損傷的病人往往喪失了工作的主動性和個性特徵。
以上所列舉的聯合區的功能,大部分來自局部腦損傷病人的研究資料。各種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是與大腦皮層聯合區的損害部位和損傷程度有關的。

結構與功能

分布與分工

大腦皮層有嚴密的形態結構和機能定位。從外觀上看,大腦由左、右兩個大致對稱的半球構成。兩個半球的外層就是大腦皮層。皮層由神經細胞胞體密集排列,其下部是由髓鞘化了的神經纖維所構成。人類大腦皮層的皺摺形成了許多溝回和裂。按照這些溝和裂,可把大腦皮層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額葉與頂葉由中央溝分開,顳葉在外側裂下面,與枕葉和頂葉相連線,但沒有明確分開的溝。大腦兩半球內側環繞著的額上回、顳下回、枕顳回、楔回以及顳下溝、頂枕溝等部位,是從兩半球的外側卷折過來的。靠近這些回溝更接近於中心位置的扣帶回海馬回等,則屬於舊皮層,即皮層內邊界的邊緣葉部分;圍繞著它們以外的部分均為新皮層。大腦兩半球是分開的結構,唯有中間的胼胝體是兩半球聯結的部分。
大腦皮層聯合區
大腦皮層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機能。按照上述的結構分布,大致相應地分為3類機能區:皮層感覺區、皮層運動區和皮層聯合區。皮層感覺區又可分為軀體感覺區、視覺區聽覺區
視覺區。皮層視覺區位於枕葉,是視覺的最高中樞。視覺神經從視網膜上行進入腦,通向低級中樞——外側膝狀體。在上行途中,雙眼視神經的一部分投射於同側外側膝狀體,另一部分交叉到對邊外側膝狀體,最後投射到皮層枕葉。由於視交叉是不完全的交叉,因此視覺信息向腦內傳遞帶有雙側性。
聽覺區。皮層聽覺區位於顳上回,是聽覺的最高中樞聽覺神經從聽覺感受器——內耳柯蒂氏器上行進入聽覺低級中樞——內側膝狀體,最後投射到皮層顳葉。由於聽覺神經進入腦內後也呈不完全交叉,故而聽覺信息向腦內傳遞也帶有雙側性。
軀體感覺區。軀體感覺區位於頂葉中央溝後面的中央後回。這裡主管著熱、冷、觸、痛、本體覺等所有來自軀體的感覺。軀體特定部位的感覺在軀體感覺區有一定的機能定位,其定位有如下特點:頸部以下軀體感覺有對側性,即左(右)側軀體信息投射在右(左)側皮層;整個軀體感覺的機能定位呈倒立分布,即來自軀體上部的信息投射到軀體感覺區下部,來自軀體下部的信息投射到感覺區上部;皮層投射區域的大小,不以軀體器官的大小而定,而是以器官感覺的精細和複雜程度而定。如手和口部感覺精細,內涵豐富,在皮層上占有極大的投射區。
皮層運動區。皮層運動區位於中央溝前面的中央前回。這部位含有大量的錐體細胞,故又稱錐體區。皮層運動區的機能定位與軀體感覺區相似,即頭面部運動由本側皮層支配,頭部以下軀體運動由對側皮層支配;皮層運動區的機構定位呈倒立分布,運動區上部支配軀體下部運動,運動區下部支配身體上部運動;同時,動作越精細,越複雜,在皮層的投射區越大。
皮層聯合區。大腦皮層中具有起著聯絡、綜合作用的結構和機能系統,稱為皮層聯合區。它是大腦皮層執行高級心理功能的部位。在種系進化的水平上越高,聯合區在皮層上占的比例越大。在人類,除上述感覺區和運動區以外的區域,均為聯合區,它占據整個皮層的一半位置。
聯合區不直接同感覺過程和運動過程相聯繫,它的主要功能是整合來自各感覺通道的信息,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加工和儲存。它支配、組織人的言語和思維,規劃人的目的行為,調整意志活動,確保人的主動而有條理的行動。因此,它是整合、支配人的高級心理活動,進行複雜信息加工的神經結構。

三級區結構

大腦皮層是由6層神經細胞組成的。在進化中,它由下層到上層依次生成,從而這些不同層次結構的功能也不盡相同。在功能上,它們被分為3個級區:初級區、次級區和聯絡區。
初級區。初級區主要指皮層第4層(感覺性內導層)和第5層(運動性外導層)大錐體細胞密集的部位。它直接接受皮層下中樞的傳入纖維和向皮層下部發出的纖維,與感覺器效應器之間有著直接的功能定位關係。這些部位的神經細胞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分別從視、聽、肌肉等外周感受器與枕葉顳葉、中央後回和中央前回聯繫起來。這種聯繫是由定位和功能相同的神經細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垂直於皮層表面的柱狀結構,從而區分出投射性的皮層視覺區聽覺區、軀體感覺區運動區,實現著初級的感覺性和運動性信息傳遞。整個初級區屬於較簡單的“投射”皮層結構。
次級區。次級區主要占據著皮層結構比較複雜的第2、3層組織。這些部位由短纖維神經細胞所組成。它們大部分同外周感官沒有直接聯繫。次級區的主要功能是對外周輸入的信息進行初步加工,它們還接受來自腦深部傳導的衝動。次級區是在種系演化晚期階段和人類中發展的,其功能是對所接受信息進行分析與整合,在複雜的心理活動中起作用。次級區屬於“投射—聯絡”皮層結構。
聯絡區。聯絡區是指位於皮層各感覺區之間和重疊部位。它所包含的皮層區域完全是由皮層的上層細胞所組成,與外周感官無直接聯繫。聯絡區在皮層上構成兩大區域。其一分布於腦後部兩側枕葉頂葉顳葉之間的結合部位,是各感覺區的皮層重疊部分,下頂區是它的基本組成部位。人類下頂區十分發達,占據聯絡區的四分之一,實際上聯絡區是人類所特有的組織。其二位於皮層運動區前上方,它在人的行為的複雜程式序列中起作用。它同皮層所有其餘部分均有聯繫。聯絡區對心理的高級功能,諸如詞義、語法、邏輯、抽象數量系統,綜合空間標誌的整合,以及經驗的保存起作用;它協調各感覺區之間的活動,進行皮層最複雜的整合功能,被稱為“保存信息、接受加工”的聯絡區。
大腦皮質分層結構是長期進化的產物。三級區結構的發展在不同類動物中有不同的發展等級。例如,老鼠的大腦皮層只有初級區和次級區的初步分化,沒有聯絡區;猿猴的皮層有了聯絡區。只有到了人類,大腦皮質的分層次結構才分化得十分清楚。人的大腦皮層初級區受到發達的次級區的排擠,已占據不大的部位,而頂—枕—顳重疊區和額葉皮層的聯絡區兩部分,是最發達的系統。人腦的功能作用,不是由相對分開的區域所完成,整個皮層結構是協同整合的機能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