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肥蘑菇

大肥蘑菇

形態特徵:子實體大。菌蓋直徑6-20cm,初半球形,後扁半球形,頂部平或略下凹,白色。後變為暗黃色,淡粉灰色至深蛋殼色,中部色較深,邊緣內卷,表皮超越菌褶,無鱗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肥蘑菇
  • 拉丁學名:Agaricus bitorquis (Quél.) Sacc.
  • 別稱:雙層環傘菌
  • :真菌界
  • :傘菌目
  • :蘑菇科
  • :蘑菇屬
簡介,栽培技術,

簡介

菌肉白色,厚,緊密,傷略變淡紅色,至少幼期是這樣,變色較慢。菌褶白色,後變粉紅色到黑褐色,稠密,窄,離生,不等長。菌柄短,粗壯,長4.5-9cm,粗1.5-3.5cm,白色,內實,近圓柱形,菌環雙層,白色,膜質,生菌柄中部。孢子印深褐色。孢子褐色,廣橢圓形到近球形,光滑,6-7.5μm×5.5-6μm。褶緣囊體棒狀,無色,透明,多,14-20μm×6-7μm。
生態習性:夏秋季於草原上散生到單生。
分布地區:青海、河北、新疆等地區。
經濟用途:可食用。味鮮美,菌肉厚。味鮮,可人工栽培。以及利用菌絲體發酵培養。

栽培技術

大肥蘑菇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比雙孢蘑菇有更強的適應性,更為耐熱,菌絲生長的溫度要比雙孢蘑菇高出5℃,即蘿絲30℃下生長要比26℃時更快,子實體在23~25℃下仍有較高的出菇率;二是高溫蘑菇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它適用於粗放栽培,較耐熱、耐旱、耐水、耐二氧化碳,對防禦線蟲、蘑菇病害,甚至對雙孢蘑菇致病性病害龐孢霉、胡桃肉狀菌等有較強的抵抗力;三是該菇開傘遲、受傷不易變色、耐擠壓、易貯運。
(一)制種:高溫蘑菇在PDA培養基上適於生長。若按PDA培養基的用量,再增加10~15%葡萄糖,將促使菌絲生長。高溫蘑菇在糞草培養基上生長良好,特別是在經過二次發酵後的糞草上生長更良好。在製作生產種時,當菌絲走滿瓶後,要放置20~30天后播種,比一般麥粒種延放10~15天,效果更佳。 這有別於雙孢蘑菇。
(二)備料:
1、配方:可參考雙孢蘑菇配方。按100平方米計算用乾稻草2000公斤,乾牛糞1000公斤,餅粉80公斤,尿素30公斤,硫酸30公斤,過磷酸鈣60公斤,石膏50公斤,硫酸鈣30公斤,石灰60公斤。
2、堆置:堆時添加石灰2%,堆2~3天后,添加硫銨1%,磷酸鈣2%,硫酸鈣1%。翻堆時將其配合後均勻加入堆肥,堆成1米寬、1.2米寬,一層稻草一層牛糞,從第3層起均勻加水與輔料。相隔3天翻1次堆,最後再空翻1次,共4次。前3次分別添加輔料,空翻時應再噴點水,達到緊捏培養料有水滴落。
3、上床:緊閉菇房窗門,用氣霧消毒劑進行消毒。在床底鋪上6.7厘米厚切成小段的稻草,加入稻草量10~15%的麩皮或米糠,2%過磷酸鈣,再加入適量的水(含水量55%),將堆置後的培養料堆在已鋪好稻草的床面,高8~10厘米,中間部分10~12厘米,床面形成弧形。鋪料不可過厚,否則將提高料溫、導致病蟲害大面積發生。
4、二次發酵:上床後兩天,溫度開始上升,待稍開始下降後立即進行二次發酵。在菇房內通入蒸氣,使料溫達到60℃以上,維持12~18小時。當溫度上升至69℃,就不必加溫了。18小時後,溫度降至45℃~52℃範圍,保持4~5天,二次發酵就算完成。
(三)播種:播種前後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將菇房兩頭通風窗適當開啟,當溫度在26℃、床溫30℃時可以播種。  高溫蘑菇播種量應比雙孢蘑菇用量稍大一些,一般可按常規方法播種,在穴播後再撒播一次,這樣不僅可防止病蟲泛濫侵染,又可促進菌絲向料層伸展,有利提早覆土,增加產量。
(四)覆土:覆土材料應嚴格消毒。每立方米乾土用5%甲醛液體10公斤噴灑,並用薄膜覆蓋悶閉消毒24~48小時,然後再拌入1~2%石灰。覆土材料上床前應結合消毒預濕。預濕水量為覆土後正常水量的50~70%。覆土時間,凡春播應在播種後30天才覆土,秋播應在播後20天。總之應在菌絲幾乎滿床後覆土。覆土厚度為3~4厘米,並時常保持濕潤。覆土按總量分2~3次覆完。每一次覆後一旦床面偏乾時,再噴細水。
(五)出菇:出菇前數日,應減少通氣量。噴水要充足,次數要適量增加。當子實體出現時,應噴重水1次,室內濕度保持在75~85%。高溫高濕易發生細菌性斑點病,套用石灰粉直接灑在菇床上,或用0.1%漂白粉液噴灑於菇床上,提高菇床PH值。菇房應保持乾淨,經常往地上或四壁噴滅菌、滅蟲農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