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湘中婁底市新化縣境北部,距縣城70餘公里,大熊山林場和古台山林場為新化境內兩大國有林場。距新化縣城62公里,公園總面積7623公頃,森林覆蓋率95%。境內有蚩尤文化體驗區、春姬峽谷觀光區、大熊峰登山攬勝區、川岩江原始探險區、生態養生度假區、森林生態保護區六大功能區。公園內物種繁多,是湘中唯一的物種基因寶庫,有國家保護的銀杏、南方紅豆杉、鐘萼木等珍稀植物43種,以及雲豹、草號鳥,紅腹錦雞等珍稀動物27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 地理位置:湖南湘中婁底市新化縣境北部
  • 面積:暖溫帶季風氣候
  • 級別:國家級森林公園
  • 地理區域:雪峰山山系
  • 植被類型:次生闊葉林
  • 管理單位:新化縣林業局
  • 批准時間:2002年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湖南省婁底
  • 開放時間:8:00-17:00
  • 門票價格:60元/人
  • 著名景點:熊山寺、梅山龍宮婁底市、娘娘殿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資源情況,植物,動物,開發建設,主要景點,歷史文化,地方特產,天蔥,柴火臘肉,交通信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熊山又名熊膽山、神山。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新化縣北端,與安化縣接壤,距新化縣城70餘公里,總面積7623公頃。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地質地貌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寒武原嵩山大背斜北翼,屬雪峰山脈北段中山地貌。海拔在350-1150.6米,從新生界到元古界,向人們展示了完整的地質演變過程。40餘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組成宏大的山體,橫亘湘中,連綿百里,最高點九龍峰海拔1662米,屬湘中最高峰,與海拔1602.15米的瞭望台遙相聳立。

氣候

屬亞熱帶風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1560毫米,無霜期220天左右。

資源情況

植物

森林蓄積量38萬立方米,楠竹120萬根,森林覆蓋率93%。在公園川岩江原始探險區,至今還保存著2000餘公頃原始次生闊葉林,是湘中地區唯一倖存的一塊受人為干擾最少的寶地,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植物資源。
中華銀杏王中華銀杏王
據考察,境內共有維管植物1286種,其中木本植物573種,在湖南僅次於湘西北的武陵源。這些植物,有國家一級保護對象3種,即南方紅豆杉、銀杏、鐘萼木,二級40種,有瀕臨絕滅的連香樹金錢柳、羅柏、天師栗等。最為稱奇的是熊山古寺的銀杏王,樹冠160m2,樹高28.5m,樹齡1400多年,有“中國銀杏王”之美稱。

動物

有野生動物240餘種,共有陸棲脊椎動物38科,59種;主要野生動物有獾、白咪子、松鼠、刺蝟、野豬、兔等。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對象3種,即雲豹金錢豹白頸長尾雉,二級保護對象24種。
白頸長尾雉白頸長尾雉

開發建設

歷程
1958年,這裡建立國有林場;
古寺冬裝古寺冬裝
1992年10月,批准建立省級森林公園;
2002年12月,升格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2003年3月,成立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
2011年5月,公園管理處升格為副處級單位。
管理
①加大宣傳力度聯合企業和政府,加強生態旅遊的促銷力度;②科學地完善各項生態旅遊規劃,進行合理布局科學的規劃是生態旅遊開發的前提,旅遊區規劃建設中應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結構的嚴密性和生態功能的積極性;③提高生態旅遊的科技含量;④重視生態旅遊方面知識的教育,加強生態景觀的現場管理。

主要景點

公園有蚩尤文化體驗區、春姬峽谷觀光區、大熊峰登山攬勝區、川岩江原始探險區、生態養生度假區、森林生態保護區六大功能區。
熊山寺
熊山寺,座落於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大熊峰景區心臟位置的金項山。山上古木林立,翠竹修長,中華銀杏王、搖錢樹、七角楓等千年古樹,獨具特色;苗瑤始祖殿、聖帝殿、高僧靈塔等文化遺蹟掩映其中。該寺始建於兩晉時期,相傳為南嶽聖帝祖庭所在,歷代香火鼎盛,文革期間被毀,僅存新垣殘壁。1994年當地居民自發籌資進行修復,但因資金困難,修復規模過小。聖帝殿、觀音殿、娘殿擠居一棟,對此,梅山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及佛教人士曾長期引為憾事。儘管如此,修復後的熊山寺仍受到香客的青睞,每年有數萬信士入寺朝拜,燒香還願。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2007年,熊山寺由湖南省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全省重點寺院。
娘娘殿和48座角庵
娘娘殿,也叫老殿或者母殿。位於大熊山(宋朝以前稱梅嶺)頂峰,是蚩尤故里歷史最悠久的老庵堂,因此它理所當然的成了大熊山境內49座庵堂的中心而稱母殿。
娘娘殿娘娘殿
而其他48座則分別處在它的東南西北四坡之下,又說是娘娘殿下48座角庵,其中南坡一帶有28座,是四坡中數目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區域。
南坡的28座寺殿庵堂,分別是熊山古蹟所在的貞仙殿、蚩尤始祖殿、錫溪村維心庵、龍山庵、正覺庵、長久庵、三仙庵、四海庵,洪竹村古塘寺、觀音殿、觀音庵、回龍寺,金坪工區的金竹庵、西泉寺,九龍工區的五峰庵,白溪鎮橫沙村的觀音殿、大溪村的聖帝殿、白溪茶溪村的觀音殿、清河村的雷祖殿、白溪街上的京佛殿,圳上鎮魯溪洞的五龍庵、東付岩泉村的望河殿、早溪村曾家洞的玉修寺、神仙村的雙龍殿、懂溪村的觀音閣、龍珠山的普華寺以及幹家村虎形山上的明熙寺。
東坡的9座則分別是和睦村海南溪的朝陽庵,石中村牛頭界的觀音庵,金塘村石牛山的禪師庵,禮中工區川岩江的回龍寺,洞市鄉蔣家坪的明熙寺,牛南山的石橋寺,洪家坳的鼎新庵,木陽村的木陽庵,桃塘村的孟公廟。
西坡也有9座,即九龍池的聖母殿,白溪陸家村的尖樂庵,新安村掛榜山的掛榜庵,榮華鄉方溪村西雲山的興國庵,榮華鄉白龍村的觀音殿,橫溪村的藥王廟,陽古嶺的回龍寺。榮華鄉鵲橋的觀音閣,榮華鄉共田村的觀音閣。
北坡卻只有2座,即禮中工區毛皮界的達山庵,禮中工區中依界的木魚庵。49座古殿、寺、庵堂始建大體分為三個時期:即宋朝以前始建的有熊山古蹟的蚩尤始祖殿、梅嶺鼎寺娘娘殿、五龍捧聖貞仙殿三座;明朝始建的有"雙鯉朝天"西泉寺、"梅山腹地"維心庵、臥虎撲食正覺庵、龍珠山普華寺、圳上虎形山明熙寺和山溪的石橋寺,這六座庵堂當初的建築規模最大、資產最多,院內神像也都是最全的,其中普華寺、明熙寺兩大寺院已經於一九八九年先後修復;其餘40座均屬清朝始建,現已修復或保留的共17座,其餘23座均屬荒蕪遺址。
梅山龍宮
梅山龍宮大熊山九龍峰九龍池一脈相通,為層樓空間結構,洞體造型奇特,組合多樣,水陸皆備,共有四層洞穴、八層洞道。洞道全長2276.1米。其中地下河長854.5米,上層旱洞長1076.4米,崩塌大廳長225.2米,支洞長120.0米。洞道寬度一般6-20米,高度20-100米。洞底總面積22000平方米。洞內景觀豐富多彩,既有大量發育、廣泛分布的流石景觀;又有美不勝收的石筍、石鐘乳景觀;還有千變萬化的斷面形態和蝕余小形態景觀。
峽谷風光峽谷風光
九龍池
樊家洞往西北10餘公里,是大熊山主峰九龍池,海拔1622米,為婁底地區境內最高峰。山頂有一池,水深如墨,清涼徹骨,尤為奇特的是九股清泉從池底冒出,涌砂噴珠,川流不息,咕咚聲清雅悅耳。

歷史文化

黃帝登新化大熊山
司馬遷《史記》有“黃帝……南至於江,登熊湘”的記載。據考證,“熊湘”即指大熊山。南宋祝穆名著《方輿勝攬》亦稱“山川熊山,己昔黃帝登熊山,意其此也”。該山古寺遺址發現有“軒轅黃帝游此山”的碑記。當地民間盛傳,黃帝南巡,大熊山引導至此,故名熊山。這裡是蚩尤的故里,苗瑤族的發祥地。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熊山古蹟
熊山古蹟,地處蚩尤屋場後龍祖山(即金鼎山)海拔1080米處的貞仙殿大門橫牌上的大字,"熊山古蹟"四個黑體行書大字,奪目耀眼,上世紀六十年代還在。傳說"熊山古蹟"是指為紀念軒轅黃帝和蚩尤始祖作戰13年在此議和休戰而建立起來的一系列遺留文物古蹟,包括古老的娘娘殿、蚩尤始祖殿、貞仙殿和維心庵、西泉寺、興國庵(乾隆皇帝訪大熊山留下的古文物)等大熊山境內最為古老的宗教人文歷史古蹟。

地方特產

天蔥

本野菜採摘於大熊山海撥10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中,經傳統工藝加入少量食鹽精心硽制而成,屬純天然綠色食。功效:含有豐富的野生粗纖維、維生素、蛋白蛋、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食用時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實為桌上佳肴和饋贈極品。可做葷素小炒、做葷素類湯、做扣肉。
天蔥天蔥
五加皮
本產品屬純天然野生食品,夏、秋季採挖,剝取根皮,曬乾。含揮髮油(4-甲氧基水楊醋等)、維生素A與B、亞油酸等。可以祛風濕、強筋骨、利尿。主治風濕痹痛,四腳拘攣。

柴火臘肉

本產品由本地土豬肉用柴火長年累月的薰制而成。用溫水洗乾淨後,可切成片小炒,也可以蒸燉食用。

交通信息

新化紫鵲界梯田新化紫鵲界梯田
長沙經由上瑞高速到婁新高速,到新化行駛68公里到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
線路1
江西南昌430公里-長沙150公里-婁底新化大熊山森林公園
線路2
廣東省韶關430公里-長沙150公里-婁底新化大熊山森林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