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象蟲

大灰象蟲

昆蟲名,為鱗翅目,象甲科。分布於內蒙古、黑龍江、重慶、貴州、廣東、海南、台灣等。除為害棉花外,還為害菸草、玉米、花生、馬鈴薯、辣椒、甜菜、瓜類、豆類、蘋果、梨、柑橘、核桃、板栗等。在棉田成蟲取食棉苗的嫩尖和葉片,輕者把葉片食成缺刻或孔洞,重者把棉苗吃成光稈,造成缺苗斷壟。在棗樹上成蟲主要取食棗樹葉片,對棗苗和幼齡棗樹為害尤重;幼蟲先將葉片卷合併在其中取食,為害一段時間後再入土食害根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灰象蟲
  • 拉丁學名:Sympiezomias velatus (Chevrolat)
  • 別稱:大灰象甲、象鼻蟲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昆蟲綱 Isecta
  • :鱗翅目
  • :象甲科
  • 分布區域:內蒙古、黑龍江、重慶、貴州、廣東、海南、台灣等
外形特徵,發生規律,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外形特徵

成蟲
體長10毫米左右,體黑色,密披灰白色鱗毛。前胸背板中央黑褐色,兩側及鞘翅上的斑紋褐色。頭部粗而寬,表面有3條縱溝,中央1溝黑色,頭部先端呈三角形凹入,邊緣生有長剛毛。前胸背板卵形,後緣較前緣寬,中央具1細縱溝,整個胸部布滿粗糙而凸出的圓點。小盾片半圓形,中央也有1條縱溝,鞘翅卵圓形,末端尖銳。鞘翅上各有1近環狀的褐色斑紋和10條刻點列。後翅退化,前足脛節內緣具1列齒狀突起。雄蟲腹部窄長,鞘翅末端不縊縮,鈍圓錐形;雌蟲腹部膨大,胸部寬短,鞘翅末端縊縮,且較尖銳。屬於害蟲。
長1毫米,長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兩端半透明,近孵化時乳黃色。數十粒卵粘在一起成為一個卵塊。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14毫米,乳白色。頭部米黃色,上顎褐色,先端具有兩齒,後方有一鈍齒。蟲體彎曲成“C”形,無足。
體長9~10毫米,長橢圓形,體乳黃色,複眼褐色。頭管下垂達於前胸,上顎較大,蓋於前足跗節基部。觸角向後斜伸垂於前足腿節基部。頭頂及腹背疏生刺毛。尾端向腹面彎曲,其末端兩側各生1刺。

發生規律

大灰象蟲甲兩年發生1代。以成蟲和幼蟲越冬。越冬代成蟲4月份開始活動,5月開始產卵,6月見幼蟲,9月份後逐漸越冬,來年6月見蛹,7月成蟲羽化,後越冬。其活動、危害習性同蒙古灰象蟲甲。

生活習性

大灰象蟲 - 寄主及危害特點除為害棉花外,還為害菸草、玉米、花生、馬鈴薯、辣椒、甜菜、瓜類、豆類、蘋果、梨、柑橘、核桃、板栗等。
在棉田成蟲取食棉苗的嫩尖和葉片,輕者把葉片食成缺刻或孔洞,重者把棉苗吃成光稈,造成缺苗斷壟。在棗樹上成蟲主要取食棗樹葉片,對棗苗和幼齡棗樹為害尤重;幼蟲先將葉片卷合併在其中取食,為害一段時間後再入土食害根部。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在成蟲發生期,利用其假死性、行動遲緩、不能飛翔之特點,於9時前或16時後進行人工捕捉,先在樹下鋪塑膠布,振落後收集消滅。
(2)選用抗蟲品種,培育壯苗,增強棉苗抗蟲能力。
(3)在成蟲發生盛期於傍晚在樹幹周圍地面撒噴灑50%辛硫磷乳劑300倍液,或噴灑48%毒死蜱800倍液,或撒施綠鷹(辛硫磷緩釋劑)或40%乙醯甲胺磷乳油或50%馬拉硫磷乳油、90%晶體敵百蟲、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每株成樹用藥15-20克。施藥後耙勻土表或覆土,毒殺羽化出土的成蟲。
(4)樹上噴藥 成蟲發生期,於棗樹上噴灑48%毒死蜱1000倍液,或2%阿維菌素20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