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寺古建築遺址

大海寺古建築遺址

大海寺建築遺址位於河南省滎陽市索河街道辦事處廣場南端台地。大海寺遺址發掘出土的的大批北魏、唐宋石刻造像精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雕刻藝術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海寺古建築遺址
  • 年代:北魏
遺址簡介,石刻造像,

遺址簡介

遺址略呈三角狀,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100米,南側崖壁上暴露有文化層,灰坑和墓葬等遺蹟,填土中含有隋唐時期的陶瓷碎片,上世紀70年代,曾在台地北側發掘古代窖藏坑,出土一大批北魏、唐宋珍貴石刻造像。大海寺是北魏、唐宋時期曾經享譽一方的重要寺院。第一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刻造像

1976年,鄭州市博物館、滎陽縣文化館,在滎陽縣人民廣場,即推測為大海寺遺址的地方,出土一批北魏至北宋時期佛教石刻造像。其中包括中晚唐實例在內的數十件唐代造像,有些具有明確紀年,在中原北方地區唐後期造像資料稀缺的情況下,為學界注入新鮮活力,使得研究者耳目一新。大海寺遺址出土菩薩像數量眾多,並且具有一定的組合關係,這不僅對系統地認識唐代造像,而且對研究五代、遼、宋、金佛教雕塑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幫助。大海寺菩薩群像出土以來,學界尚沒有認真梳理其所屬年代,一直維繫著籠統的晚唐舊說。1980年刊行的《河南滎陽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一文認為,“菩薩立像中六件題銘均為長慶年間(821~824年),……菩薩為圓雕,從造型、髮飾、衣飾等看……在唐穆宗時”。實際上,明確刊刻“長慶”紀年菩薩像,只有觀世音菩薩、天王菩薩和花嚴菩薩3件。2009年出版的《河南佛教石刻造像》一書,除彌勒菩薩沿用唐元和十五年(820年)舊說外,其餘25件(《河南佛教石刻造像》圖版23—47),包括3件有明確紀年的實例,以及無明確紀年實例,一概作為長慶年間造像收錄,沿用了調查簡報觀點。如果分析這組菩薩像的樣式和題記可以發現,其時間跨度大約涵蓋武周、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階段。
大海寺佛教石刻造像大海寺佛教石刻造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