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型地殼

大洋型地殼

大洋型地(cceanic crustl)是地殼的一種類型,位於大洋盆地之下,相當於矽鎂層。大洋型地殼缺乏矽鋁層,大洋型地殼厚度約5公里,密度為3.0克/立方厘米,池震波的P波傳播速度大於每秒6.2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洋型地殼
  • 外文名:oceanic crust
  • 又稱:海洋地殼
  • 簡稱洋殼
  • 分布於:分布於大洋盆地之下的地殼
  • 特性:洋殼的穩定是相對的
  • 組成:由沉積層和矽鎂層(5~6km)組成
  • 平均密度:平均密度為3.0克/立方厘米
釋義,洋殼特點,洋殼組成,

釋義

大洋型地殼(oceanic crust)又稱海洋地殼,簡稱洋殼。是分布於大洋盆地之下的地殼。根據地震和重力研究,大洋型地殼與大陸型地殼有根本區別。它的結構比大陸型地殼更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積層和矽鎂層(5—6km)組成,平均密度為3.0克/立方厘米,缺失矽鋁層。近來一般把大洋型地殼從上到下分為三層:①未固結的沉積物,在大西洋中平均厚度為1km,在太平洋底厚度僅0.5km。②固結的沉積物,厚約1.7km,p波速度為5km/s。③厚度不到5公里的是玄武岩或輝長岩層,其中p波速度為6.7km/s。洋殼的沉積厚度在不同的海域也有顯著的變化,但鐵鎂質的第三層卻相當均勻,在這一點上與厚度變化甚大的大陸型地殼的矽鎂層有很大不同。有人把“安山岩線”作為大洋型地殼和大陸型地殼的分界線。此線的大陸一側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流紋岩等,矽質較多(>50%),為大陸型地殼;而此線的大洋一側主要是橄欖玄武岩、粗面岩等,矽質較少(<50%),為大洋型地殼。

洋殼特點

當陸塊形成並不斷擴大後,陸塊問的大面積區域岩漿海表面凝固較晚,水愈集愈多,同時岩漿海表面的結殼穩定下來,成為洋殼。因為洋殼形成較晚,其成分接近上地幔,所以具矽鎂層的特點。
洋殼的穩定是相對的,因為地幔的岩漿活動迫使洋殼的薄弱部分開裂,成為岩漿上涌的出口。大洋中脊,洋中熱點,陸邊弧後海溝以及大陸上的裂谷是岩漿上涌、熱量排出的出口。 大洋地殼不斷更新,更新周期可能為2億年。地幔物質從大洋中脊頂部緩慢湧出並冷凝,從中脊向兩側推移,不斷形成新洋殼,新洋殼成分接近上地幔。洋中脊附近是最新洋殼,向大洋中脊側邊,洋殼的年齡越來越老。

洋殼組成

洋殼極薄,自上而下,系由沉積層和矽鎂層(5~6km)組成,平均密度為3.0克/立方厘米。一般把大洋型地殼從上到下分為4層:
(1)未固結的沉積物,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約為300m,在洋中脊附近基本不能保存沉積物,在大陸附近深海溝的沉積可達數千米。
(2)固結的沉積物.厚度一般為幾百米,也可達千米。
(3)玄武岩或輝長岩為代表,以鎂鐵含量較高,主要是橄欖玄武岩、粗面岩等,矽質較少(<50%),一般稱矽鎂層,厚度不到5kin,厚度均一。
(4)地幔頂部,水化作用形成蛇紋石等。 洋殼的厚度、年齡隨距洋中脊的距離加大而變厚、變老。但洋殼的年齡遠遠低於陸殼,多晚於中生代,少於2億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