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鄉

大泉鄉

大泉鄉位於新疆沙灣縣北郊末,距離沙灣縣公路里程4千米。全鄉轄區面積134.7平方千米,轄13個村隊。總人口13526人(2017),由漢、哈、回、維等10個民族構成。耕地面積81000畝,糧食播種面積13800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64300畝。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789.88萬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農業產值9893.04萬元,林業產值23萬元,牧業產值3873.84萬元。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8140噸,棉花13494噸,油料160噸,水果11700噸。年末牲畜存欄4.27萬頭(只)。

2017年11月,大泉鄉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泉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新疆塔城地區沙灣縣
  • 下轄地區:轄13個村隊
  • 政府駐地:沙灣縣
  • 電話區號:0901
  • 郵政區碼:834000
  • 地理位置:新疆沙灣縣北郊末
  • 面積:134.7平方千米 
  • 人口:13526人(2017) 
  • 氣候條件: 大陸性中溫帶乾旱氣候
  • 著名景點:天山溫泉、鹿角灣、蒙古廟等
  • 車牌代碼:新G
鄉情概況,簡介,經濟數據,行政區劃,社會事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發展方向,數據,種植業,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招商引資,安全工作,組織領導建設,基礎機構,領導班子,農業協會,精神文明,社會建設,

鄉情概況

簡介

大泉鄉位於新疆沙灣縣北郊,距沙灣縣公路里程4千米。全鄉轄區面積134.7平方千米,轄13個村隊。總人口13526人(2017),由漢、哈、回、維等10個民族構成。耕地面積81000畝,糧食播種面積13800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64300畝。

經濟數據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單位:元)
農業產值(單位:元)
牧業產值(單位:元)
糧食(單位:噸)
棉花(單位:噸)
油料(單位:噸)
水果(單位:噸)
年末牲畜(單位:噸)
13789.88萬
9893.04萬
3873.84萬
8140噸
13494噸
160噸
11700噸
4.27噸
比上年增長13.5%。
主要農產品產量

行政區劃

年內完成造林面積470畝,退耕還林20畝。全年鄉鎮企業完成總產值19800萬元,實現純利潤1350萬元。代碼:654223201 轄13個村委會:大泉村、河西村、燒坊莊子村、東泉村、楊家莊村、三道溝村、西泉村、五道河子村、城郊西村、二道河子村、葉家湖村、城郊東村、中泉村。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50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250萬元,更新改造投資300萬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549戶,行動電話用戶1378戶,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57戶。
大泉鄉

社會事業

教育醫療

全鄉擁有各種專業技術人員234人,其中中級以上54人。普通國中1所,在校學生334人,少數民族79人;國小3所,在校學生983人,少數民族372人。各類教師160人,少數民族51人。當年教育基建投資110萬元。年末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2112戶。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擁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9人。

社會保障

2006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586元,比上年增長5.1%。參合率99.2%,共收繳合作醫療基金202980元,比2005年新增加1071人,345戶。截止2006年底,已有285名職工參加失業保險,71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311名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經濟發展

發展方向

2006年,大泉鄉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縣委九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和縣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為指針,動員全鄉各族幹部民眾艱苦奮鬥、真抓實幹,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樹立科學發展觀,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按照“穩糧棉、興果蔬、強畜牧、重招商”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依靠科技發展經濟,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實現可持續發展。

數據

2006年大泉鄉數據分析
總收入(單位:元)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
全鄉富餘勞動力轉移人數達
勞務輸出人均增收
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發放直補資金
16492.88萬
6669元
1232人次
452元
達到110萬元
40萬
比上一年增長
比2005年增收
實現創收
完成年初勞務收入計畫
交售小麥
11.9%
394元
520萬元
117%
2000噸
展。

種植業

種植業。2006年,該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調整最佳化種植業結構,積極推進糧、經、草三元結構轉變。在穩定棉花生產的基礎上,擴大番茄、蔬菜、林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突出城郊鄉的種植業結構轉變,使種植業結構趨於合理。全鄉總播面積87500畝,其中小麥10000畝,棉花52900畝,玉米4500畝,油葵1000畝,花生500畝,番茄2000畝,蔬菜5500畝(復播2000畝),西瓜1800畝,水飛薊810畝,飼草料6500畝(其中正播2000畝,復播4500畝),其它990畝。

畜牧業

畜牧業。全鄉累計飼養牲畜8.21萬頭/只,最高飼養量6.2萬頭/只,年末牲畜存欄43000頭/只,其中豬存欄10900口,牛存欄3601頭,羊存欄28361隻,駱駝62峰,馬鹿13頭,駝鳥6隻,馬60匹,禽存欄11330隻。新建暖棚暖圈87座,計11061平方米,新建三貯窖22座,計1750立方米,新購牧業機械16台,儲備飼草1.8萬噸,儲備飼料1.20萬噸,三貯一化1.4萬噸,產肉完成2630噸,產毛完成114噸,產蛋完成307噸,產奶完成3360噸,牲畜疫病防疫82963頭/只,其它11471頭/只,完成5號病防疫50865頭(只),預防禽19765隻,防疫率各200%。完成小畜驅蟲6133隻,三聯四防3600隻,藥浴2600隻。不斷加快良種化進程,數量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截止目前牛冷配1100頭,引進良種牛486頭,引進種公羊101隻,引進種豬260頭,小畜改良1.66萬隻。建成3個鮮奶收購站。

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全鄉各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700萬元。新打機井12眼,投入232.2萬元,其中用水者協會吸納民間資金108萬元打了6眼;修建防滲渠11.549公里;投入8.7萬元,修建橋涵、閘門近200處;2006年全鄉共實施高新節水棉田6000畝,完成管道供水3130米。完成抗震安居房212戶,面積15080平方米,投入資金956萬元。

生態建設

植樹造林。在植樹造林工作中,該鄉堅持做到"四個嚴格把關"。即嚴把林床整治關、苗木質量關、植樹造林關、林木管護關,確保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成活率。2006年,全鄉共完成"三北四期"任務200畝,經濟林260.6畝,用材林194畝,綠色通道6公里,村村綠工程完成4個村773戶,共15500株。林木都落實了管護契約,層層簽定了責任書。

農業現代化

農機化工作。一是抓好農機作業質量。春播季節農機站工作人員在田間地頭打標桿、調划行器,狠抓作業質量,使今年的農機作業質量明顯提高。二是認真抓好農機手培訓工作。利用"科技之冬"對1652名農機手分6期進行了培訓,對61名無證機手進行了嚴格的培訓考試,合格率達到100%。三是狠抓了農機安全生產檢查,鄉農機站與農機戶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在車輛上路及作業後,農機站執法人員開展了大量的糾正違章、消除事故隱患工作。全年共檢查車輛7406台次,糾正違章車輛322台次,沒有發生一起重大農機事故,沒有造成人民生命及財產損失,有效的保證了該鄉農機生產正常有序的進行。四是加強了新型農機具的推廣力度,新購大馬力拖拉機8台,中小型拖拉機95台,聯合整地機8台,播種機72台。

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要求,該鄉在中心村布點規劃上,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遵循產業關鏈度高、出行方便快捷、生產帶動發展、生活設施齊備、人員適度集中、接受輻射能力強的原則。確定了楊家莊、三道溝、西泉、二道河子四個中心村,通過加強中心村建設,充分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並及時出台了《大泉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實施方案》、《大泉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衛生工作實施方案》、《大泉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壯大集體經濟實施方案》等。各村也及時召開兩委會,在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切合本村實際的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在建設局的幫助下,部分村完成了村莊規劃。面對各村普遍髒、亂、差的狀況,該鄉在“村容整潔”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重點抓好村莊整治,著力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完善生活設施,努力提高生活質量。一是狠抓“五清”工作,各村通過召開兩委會,積極組織村民開展了清垃圾、清渠道、清林帶、清路障、清庭院工作,全鄉共清理垃圾287噸;清理林帶40.7公里;樹木修枝刷白41公里;清理殘牆斷壁85處;修建道路39公里;修建橋涵70處。二是狠抓道路建設。各村都加大了道路建設力度,組織村民對村莊道路進行了沙石化鋪墊,達到了待攤鋪狀態。三道溝村完成了5公里的攤鋪路面,並通過“一事一議”,動員民眾每人出資250元作為道路建設配套資金,對巷道全部進行攤鋪。在三道溝村的示範引領下,其他各村紛紛組織村民出資出勞,對村莊道路進行了沙石化鋪墊,達到了待攤鋪狀態。三是狠抓生活環境整治。楊家莊村、三道溝村、二道河子村投資修建了農民休閒娛樂廣場,配置了健身活動器材,為村民休閒娛樂提供了良好的活動場所。部分村在村內修建了垃圾池、公共廁所。河西村還積極動員外地老闆,到本村投資進行新農村建設,使村民的生活環境進一步得到了綠化、美化、淨化。
大泉鄉地圖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工作。該鄉加強了對招商引資工作的組織領導,努力營造“人人都是招商引資環境,人人都是招商引資主體”的濃厚氛圍,多角度、全方位拓寬招商引資視野和渠道,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向前發展。鄉黨委、政府針對招商引資手段不多、渠道不廣的問題,按照“政府推動,企業主動、中介拉動”的原則,不斷探索招商引資的新路子。積極挖掘自身優勢和潛力,能夠緊抓招商苗頭不放鬆,多方聯繫,該鄉共完成500萬元的招商引資任務。

安全工作

安全生產工作。2006年,各村、各單位都加強了安全生產工作,落實了“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人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帶班制度,認真落實安全值班報告制度。各村治安員在秋收時節,加強了夜間巡邏,做好了防火、防盜工作。同時,加強了安全宣傳教育,利用廣播、上專題課等方式對農戶和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大安全生產檢查力度,組織公安、司法、電力、農機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安全生產檢查組對全鄉各單位、商店、食堂以及小型加工廠進行了安全生產檢查,進一步樹立了“安全生產防範勝於救災”的意識。

組織領導建設

基礎機構

基層組織建設工作。2006年,鄉黨委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加強鄉、村兩級領導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幹部教育培訓、建好辦公和民眾活動場所、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具體措施,積極探索創新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新載體,認真開展了農村“五清一包”、村隊集體經濟發展、“支部+協會+實體”、綠色銀行等項工作,大力推行了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進一步改革完善了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推進了稅費改革後農村經濟體制、經營方式的變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領導班子

強化領導班子建設。2006年通過換屆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的鄉領導班子,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落實民主集中制,鄉黨委自始至終把貫徹落實黨的民主集中製作為工作中的重要原則來堅持,結合實際,制定了《大泉鄉黨委、政府重大問題議事和決策規則》,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實行集體議事,並以會議表決的形式體現領導集體的意志。3月份鄉黨委從機關中選派了13名優秀中青年幹部擔任基層組織建設指導員,協助黨支部抓好基層組織建設各項工作的落實,協助黨支部對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歸納、提煉,協助黨支部規劃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藍圖,制定具體措施。為提高“五個能力”,鄉黨委相繼出台了《大泉鄉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定期述職述廉》、《大泉鄉分管領導定期匯報工作》、《大泉鄉幹部職工培訓述訓》、鄉黨政領導實行“聯繫六個一”、村級領導實行“聯繫三個一”等制度,把思想認識和政治熱情真正統一到了“十一五”發展規劃上來,發展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執政意識、作風意識、團結意識進一步強化,積極帶領農牧民民眾把新農村建設的各項目標儘快變成現實,切實為新農村建設起好步、開好局,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農業協會

“支部+協會+實體”工作。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大泉鄉“支部+協會”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協會辦,抽調了3名工作人員在協會辦工作,同時出台了《大泉鄉關於加強農業專業經濟協會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了協會工作考核責任書和協會會員管理辦法,加強了對協會的組織領導和管理。目前,全鄉已先後成立了花生、牛羊育肥、養豬、奶業、棉花、蔬菜等14個協會,均已在民政部門登記備案,協會會員達到1746人,帶動了全鄉40%的農戶。協會會員中有黨員198名,占全鄉農村黨員的80%;在協會理事會成員中,有黨員26人,占理事會成員的45.6%;村幹部20人,占理事會成員的35%;其中擔任會長、副會長的黨員14名,占70%,村幹部16名,占80%;農民經紀人28名。
在開展“支部+協會+實體”工作中,鄉黨委充分發揮鄉村兩級黨組織的領導、指導、協調和服務作用,按市場規律辦事,以農、副、土、特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為核心,完善機制,強化服務和黨組織推動的力度,不斷加快農村專業協會建設步伐。目前已形成用水者協會、蔬菜林果協會、西瓜協會、牛羊育肥協會、養豬協會、花生協會、農資協會7個最具優勢和規模的協會,其中農資協會採取集體、個人入股的方式成立了農資合作社,養豬協會成立了飼料銷售公司,用水者協會吸納民間資本108萬元打了六眼機電井,不僅緩解了農田灌溉問題,而且使一直居高不下的水費降了下來,給農民帶來了實惠。參加協會的農戶人均增收達到367元,比全鄉農牧民人均增收水平高出65元,協會還為村集體增加收入64萬餘元。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認真組織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愛國主義為主要內容,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以“五愛”為基本要求,廣泛開展“三德”教育,以提高全鄉各族民眾文明素質為目標,深入開展“三大”創建活動。通過開展“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八榮八恥”活動、“文明與你我同行”板報展、圖片展、“扶貧助學工程”以及文藝匯演、體育比賽等活動,為促進鄉域“三個文明”建設協調快速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

社會建設

社會各項事業:
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教育工作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及《教育法》的同時,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積極進行業務課題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學校和教師進行量化管理,全體教師均實行競聘上崗。2006年西校新建了540平米的教室,中心校和東校也對校園的基礎設施進行了維修,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
加強文化陣地設施建設。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在農忙時每周開放一次,農閒時間天天開放,廣播室能堅持每周辦一次節目,閱報欄每周更換一次內容,板報每周辦一期。村民文化活動中心的建成和開放改變了過去農閒時村民無所事事的狀況,成了村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普及科技的學校,法制教育的基地,開展文化建設娛樂活動的場所。並積極利用遠程教育收看科學種養殖技術、電教學習片等。鄉黨委、政府利用現有的文化陣地,本著形式多樣、健康有益、勤儉節約的原則,大力開展了民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推動全鄉的文化建設繼續前進。
衛生工作通過組織和發動民眾,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以改善全鄉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各民族的健康素質為目標,大力普及和宣傳衛生防病知識,落實《沙灣縣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逐步實現了該鄉環境衛生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大力開展以滅蠅、滅鼠為重點的除“四害”工作,鞏固衛生創建活動成果,提高了衛生示範村、衛生紅旗單位的工作質量,努力營造全社會講究衛生、增進健康的氛圍,積極動員民眾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工作,2006年全鄉參合率達到99%。
計畫生育工作。以宣傳、貫徹、落實計畫生育“一法四規”為重點,強化人口學校的培訓力度,積極開展創建計畫生育優質服務鄉活動,加強部門間協作的力度,逐步提高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水平。切實加強計生協會工作,不斷提高活動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大力推進計畫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繼續強化計畫生育宣傳教育工作首位意識,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經過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上級下達給該鄉的人口計畫控制目標。
“科技興農”。堅持走“科技興鄉”加快發展之路,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不但在組織上保證了“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而且在科技實踐中培養造就了村級技術骨幹。通過科技例會、編印科技簡報、深入田間地頭、召開現場會、觀摩會、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對農民民眾產前、產中、產後提供技術服務,全鄉科技副職配備率達100%,並有效地發揮作用,同時還提高了科技副主任的政治待遇和工資待遇。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把抓好穩定作為大泉鄉謀發展、促和諧的首要基礎條件,加大綜治宣傳力度,將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動作為一項長效機制,常抓不懈,定期分批對全鄉8座清真寺開展反邪教警示宣傳教育活動,及時動態掌握各村的宗教活動情況。鄉黨委領導每人聯繫一個清真寺,認真落實定期與宗教人士談話制度。加強治安管理,落實各項防範措施,促進創安工作。集中整治社會治安,開展嚴打整治鬥爭。認真紮實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努力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加大創建保護電力設施模範鄉工作力度,加強鐵路護路工作各項措施的落實。對治安員實行一年一聘,配發了制服,進一步加強了治安員隊伍建設。2006年該鄉調解民事糾紛85件,解答法律諮詢145次,代理訴訟案件6起,一年來,無一起重特大惡性案件發生。
今後,大泉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增強集體經濟”的工作目標,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強牲畜品種改良,發展壯大特色種養殖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用新產業支撐農村新發展,拓寬增收渠道。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開闢農村外部增收空間。紮實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