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天津之戰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中國清軍及義和團在大沽、天津抗擊八國聯軍入侵的作戰。二十六年夏,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在中國北方迅猛發展。英、法、德、美、俄、日、意、奧等帝國主義列強紛紛調兵前來中國。五月上旬,各國軍艦20多艘集結大沽口外,對清政府施加壓力,並伺機侵占炮台,擴大侵華戰爭。

基本介紹

  • 名稱:大沽,天津之戰
  • 地點:大沽,天津
簡介,歷史,

簡介

大沽口位於海河入海口處,為天津門戶,兩岸建有4座炮台,裝備各型火炮近180門,由清軍2000餘人駐守。五月十九,聯軍 900多人在塘沽登岸,炮艦10艘駛入海河,對炮台形成水陸夾擊之勢。二十日,聯軍以清軍在海河口布雷為詞,通牒天津鎮總兵羅榮光,限二十一日2 時交出炮台,遭羅拒絕。二十一日零時50分,聯軍即炮擊炮台,清軍發炮還擊,激戰6小時,傷敵艦6艘,斃傷敵 200多人,終因後援不繼,炮台先後失陷。聯軍奪占炮台後,迅速向天津租界增兵,並積極準備進犯天津城。

歷史

聯軍攻陷大沽口後,天津義和團和清軍不斷襲擊老龍頭火車站及紫竹林租界內的侵略軍,並拆毀鐵路、電線,斷其對外聯繫。二十五日,清廷對各國宣戰。六月上旬,駐津清軍增至2.5萬人。直隸總督裕祿同義和團首領商訂部署,從三個方向對租界內侵略軍發起進攻:提督馬玉昆率武衛左軍會同義和團曹福田部,自北面進攻租界,在東機器局重創侵略軍,並一度攻占了火車站;淮軍、練軍會同義和團張德成部,從西面一度攻入租界;武衛前軍統領聶士成率部進占跑馬場、八里台、小營門炮台後,從南面直逼租界。十三日,侵略軍自租界南面出擊,聶士成率部同敵在八里台激戰,壯烈殉國。時清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準備議和。十四日,幫辦北洋軍務大臣宋慶到津,開始屠殺義和團,戰局急轉直下。十七日凌晨,侵略軍7000多人自租界分兩路進攻天津城,裕祿、宋慶及馬玉昆率 2萬多清軍棄城撤往楊村、北倉。十八日,天津城陷,北京受到直接威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