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鶯

大樹鶯

大樹鶯(學名:Cettia major):體長11-13厘米。額、頭頂、頸深濃栗褐色;額前緣赤褐色;寬而長的眼紋顯著,前端銹黃棕色,後端淡白色;自鼻孔,穿過眼睛,向後延伸至枕部的一條貫眼紋暗栗褐色,細而不很明顯;頰和耳上覆羽棕褐色;尾和翅暗橄欖褐色。頰、喉、胸、腹淡白,但胸和兩脅染以橄欖褐色。雌雄兩性羽色相似。

繁殖期間主要棲息于海拔3000-4880米高山冷杉林等針葉林下灌叢、竹叢和草叢中,冬季可下降至2500米地帶活動和覓食。常單獨或成對地在灌木或草叢中跳躍、穿梭,不時地躥到灌木叢或草叢頂端,行動輕巧敏捷。主要以各種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分布於西藏、四川、雲南、尼泊爾、印度、緬甸,偶見於泰國。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大樹鶯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頂、枕和後頸栗色,額緣沾棕色,眉紋長而寬闊從額基一直到後枕,眼前半段為繡棕色,後半段為淺棕黃色或白色,耳羽和頰上部棕色或暗栗褐色,耳覆羽下部近白色,眼先和貫眼紋暗褐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暗褐色或暗橄欖褐色,兩翅表面同背、飛羽暗褐色,外翈羽緣棕褐色,尾表面亦同背,有的具不明顯的暗色橫紋。頦、喉、胸、腹等下體均為黃白色,肛周和尾下覆羽皮黃色,胸側和兩脅綴有灰褐色或橄欖褐色,有時胸亦微沾灰色。
虹膜褐色,嘴棕褐色或角褐色,下嘴基部黃色,腳淡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12g;體長110-125mm;嘴峰11mm;翅57-67mm;尾44-51mm;跗蹠24-25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作季節性的垂直遷徙。繁殖期間主要棲息于海拔3000-4000米高山冷杉林等針葉林下灌叢、竹叢和草叢中,冬季可下降2000米左右的低山和山腳地帶活動和覓食。

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林下灌木叢或草叢間跳躍穿梭,不時地躥到灌木叢或草叢頂端,見人立刻落入灌叢或草叢中隱藏起來,或從灌叢下部逃走,行動輕巧極為敏捷。
主要以各種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包括金龜甲、步行蟲、叩頭蟲等鞘翅目、膜翅目、雙翅目等,此外也吃少量的植物果實、種子和草子。也吃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不丹、尼泊爾、印度(北部和阿薩姆邦)、緬甸,偶見於泰國。
西藏(昌都地區西南部、米及墩)、四川(松潘、康定、峨邊、馬邊、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麗江山脈及西部騰衝、怒江與龍川江間山脈)(留鳥)。
大樹鶯分布圖大樹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陡峭山邊密林邊緣灌木中。巢呈球形,由草、竹葉鬆懈的構成巢的外壁,內壁則由細草和樹根構成,內墊以柔軟的羽毛。6月10日採到一窩卵,它的卵與強腳樹鶯的卵很相似,呈酒紅色,微具暗色斑點。卵的大小18.3毫米×13.9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常在巢附近鳴叫和警戒。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大樹鶯(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大樹鶯指名亞種
Cettia major major
Moore, F, 1854
2
大樹鶯阿薩姆亞種
Cettia major vafra
Koelz, 1954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