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柏地戰鬥

大柏地戰鬥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場戰役,1929年2月10日,在江西省瑞金縣北部的大柏地,作戰雙方為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和湘贛國民黨軍,紅軍採用誘敵深入的伏擊戰術,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名稱:大柏地戰鬥
  • 地點:江西省瑞金縣北部大柏地
  • 時間:1929年2月
  • 參戰方:紅軍,國民黨軍
  • 結果:紅軍獲勝
背景,經過,結果,意義,相關作品,

背景

1929年1月14日,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主力在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率領下離開井岡岫向贛南挺進,2月9日轉戰至江西省瑞金縣以北的大柏地、隘前地區。此時,尾追紅軍之國民黨軍第15旅兩個團由旅長劉士毅率領,也自澄江進到瑞金。中共紅4軍前委決定,乘第15旅孤軍冒進之機,利用大柏地“南兩側各地的有利地形,採取伏擊手段將其殲滅。當日,紅軍第28團(欠第2營)、第31團和軍特務營,獨立營分別埋伏於麻子坳至前村(今杏坑)兩側的樹叢中;第28團第2營在隘前警戒並誘敵進入伏擊區。10日14時,第15旅進到隘前時,遭紅軍警戒分隊的阻擊,戰至黃昏,雙方對峙。11日晨,紅軍警戒分隊邊戰邊撤。當將第15旅誘至麻子坳、前村時,紅軍伏擊部隊突然發起攻擊,第28團第1營從右翼迂迴到荼亭東,攻占了第15旅指揮部,截斷該旅的退路,第2營向敵正面發起進攻,第31團向敵左翼進攻,並占領南側高地;軍特務營、獨立營迅速迂迴到前村南側,對敵軍形成包圍,並乘勢發起總攻,激戰到中午,殲第15旅大部,俘800餘人,繳槍800餘支(挺)。

經過

陳毅出席當夜的前委會。他見朱德在會上特別沉靜。朱德引導大家分析敵我形勢。集體的經驗和智慧使大家的認識產生了飛躍:敵我形勢有了轉化的條件!敵氣焰驕橫,必然輕進。劉士毅師在遂川曾被紅四軍打敗,朱德、陳毅都了解他的戰鬥堅韌性不足。此次他孤軍深入,態勢很不利;紅軍雖然疲憊不堪,彈藥不足,但久屈求伸,求戰心切。此地雖無民眾助戰,但地形有利。朱德在來到大柏地途中已留心看過周圍地形,他指出大柏地以南的山谷地帶有條件設定伏擊圈。毛澤東微笑點頭。
紅軍趁夜進入預定陣地:一縱隊一支隊在大柏地以南西側山上設伏,三縱隊在大柏地以南東側山上設伏,一縱隊三、四支隊配置在東、西兩側之間正面堵擊,一縱隊二支隊為總預備隊留大柏地由軍長親自掌握。
大柏地戰鬥遺址大柏地戰鬥遺址
戰前,為了讓部隊有足夠體力打山地肉搏戰,前委書記毛澤東親自批准可以動用民眾家的糧食,留下借條,保證日後償還。民眾回村見條將信將疑。後紅軍再次路過,果然按借條歸還。寧都守敵嚇跑了。2月12日,紅軍不戰而進寧都城。紅軍得短暫休整和少量補給。
2月11日(大年初一)拂曉,敵人冒著濛濛細雨向大柏地前進,受到紅軍阻擊。敵人以為得手,不斷投入新的兵力,猛攻求殲。一縱隊三、四支隊佯作不支,輪番掩護退卻。逐步退到大柏地附近,便與東、西兩側伏軍形成一個口袋形的伏擊圈。敵人不知是計,猛鑽口袋直至底部,遇堅強抗擊仍增兵不已,以致全部進入口袋。9時許,東、西兩側伏軍向敵後迂迴出擊,扎住了袋口。接著,各路紅軍向敵人發起進攻,殺聲四起。但是,紅軍畢竟子彈少,沿途又有損無補,如今火力薄弱。雖然力爭彈無虛發,打完了子彈的用刺刀、石塊、槍托拼搏,卻逐漸出現僵持局面。此時,朱德軍長命令總預備隊出擊,各路紅軍也同時奮勇衝鋒,戰況才得扭轉。

結果

經過雙方反覆肉搏,“在血泊中掙扎”,紅軍將第十五旅兩個團大部殲滅,獲人、槍各800餘。

意義

這是出井岡山以來的首次勝仗,胸中的鬱悶為之一掃。陳毅稱之為“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的戰鬥。”

相關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