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鄉

大東鄉

大東鄉,雲南麗江市古城區下轄鄉,位於古城區東北部,東與寧蒗縣金棉鄉隔江相望,南接金山鄉,西與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白沙鄉相連,北與玉龍縣鳴音、大具兩鄉相界。幅員面積220.9平方公里,海拔1400-2500米,全鄉氣侯呈立體型分布。下轄大東、白水、建新三個村委會,39個村民小組,1825戶,常住人口6858人(2017年),居住著以納西族為主的漢、苗、壯、僳僳、普米等民族。

2019年1月9日,大東鄉憑藉熱美蹉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東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
  • 電話區號:0888
  • 郵政區碼:674106
  • 地理位置:古城區東北部
  • 面積:220.9平方公里 
  • 人口:6858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麗江機場
  • 火車站:麗江站
  • 車牌代碼:雲P
地理環境,行政區劃,建制沿革,藝術文化,特有資源,文化遺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教育事業,所獲榮譽,

地理環境

大東鄉幅員面積220.9平方公里,海拔1380—3580米。地勢西高東低,海拔落差大,地理條件複雜,自然條件差,地形呈“五溝六梁”、“十面一坡”的多邊形,有典型的立體氣候的特點。鄉內共育藍桉、黑荊等樹苗45萬餘株,在翻身河流域的境內種植以藍桉為主的水保林53萬餘株,面積達1800多畝,治理區實行封山育林、嚴格管理,鄉級樣板林取得初步成效。

行政區劃

[建新村]轄阿老山、妹彪古、打鐘、次里滿、阿漁棟、古都塘、初那恆、阿金華、十二欄桿一、二、三組、江邊、果市1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96.2平方千米,共574戶、2311人,村委會設在阿漁棟小組。
[大東村]轄上翻身、文河、東江、下鐘、城仲一二組、暑考、蘑菇廠、下翻身、福祿、熱水、竹林、文明1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66.7平方千米,共723戶、2890人,村委會設在上翻身村民小組。
[白水村]轄瓦冷里、獨次古、片丁、拉滿里、上岩瓦、下岩瓦、福闊、汁羅、拉卡油、化里具、古龍灣、喇叭課、12個村民小組,總面積58平方千米,共461戶、1845人,村委會設在拉滿里小組。
大東鄉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東北部。南接金山鄉,西與玉龍縣白沙鄉相連,北與玉龍縣鳴音鄉、大具鄉為界,東鄰金沙江與寧蒗縣金棉鄉隔山相望。面積220.9平方千米,海拔1380—3580米。人口0.70萬人(2006年)。轄大東、建新、白水3個行政村,39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上翻身,海拔1800米,距市區60千米。
530702203:~201大東村 ~202建新村 ~203白水村

建制沿革

1950年屬麗江縣第六區,1958年改大東公社,1963年屬第六區,1966年復改大東公社,1984年為區,1988年改鄉。位於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東北部。1997年,面積348.8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轄大東、建新、白水、甲子4個行政村。2002年底改屬古城區。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6858人。

藝術文化

古城區大東熱美舞協會進一步拓展對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快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年內共組織培訓演出120餘場,選送5人參加北京納西族原生態文化歌舞演出、麗江市舉辦的納西族原生態歌舞排練。春節,獲得麗江納西文化傳承中心舉辦的“納西樂舞大賽”一等獎等
。“熱美”藝術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各知名人士都對“熱美蹉”藝術做了深入地研究,包括宣科、和雲峰、和耀等等納西族音樂家,對“熱美”藝術的對外傳揚做了很大貢獻。鄉文化站有工作人員2人,鄉村圖書室1個,熱美樂舞協會1個、3個老年體育協會、1個熱水村老年協會和1個民間納西古樂會,影像服務點8個,其他文化娛樂場所6個。
熱美文化熱美文化
農村經濟
全鄉耕地面積8975畝,其中,水田928畝,旱地8047畝,人均耕地面積1.29畝。全年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20762畝,糧食作物總產量3531噸,人均508千克。全年烤菸共種植2800畝,菸葉總收購5600擔,合350噸,實現總產350.4萬元,全年大牲畜存欄5279頭,出欄2085頭,肉產量276噸。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69萬元,比2004年增長23%,其中,農業收入747萬元,林業收入28萬元,牧業收入232萬元。人均收入1294元,比2004年增長15%。地方財政收入75.3萬元,比2004年增長12%。

特有資源

大東位於金沙江邊,海拔落差大,具有典型的立體
氣候特點。現已在大東村委會的熱水村、東江村等自然村利用海拔低,溫度高的條件種植柑桔450畝,其中東江村連片種植240畝,已具有一定規模;在文河村現已有10畝無公害蔬菜大棚;在建新村委會利用高海拔,氣溫低的氣候條件,在古都塘村已種植藥材10畝,在茨里滿村種植藥材10畝等;在白水村委會利用高海拔,氣溫低的條件,在複課和汁羅村種植核桃45畝,冬桃20畝;在全鄉境內大範圍的種植烤菸,極大地帶動了大東全鄉的經濟發展。
大東鄉梯田大東鄉梯田

文化遺產

大東鄉自古就是麗江境內重要的人類活動區域,有眾多的新石器出土,東巴經書中記載的幾個重要古戰場也在現今的大東鄉。作為傳統的納西族農業地區,大東鄉同時也是納西族
民間傳統歌舞藝術保護和普及狀況最好的地區。無論從歌舞的種類還是能表演的人數而言,大東鄉都是麗江市古城區中最突出的地區,絕大多數納西族民間歌舞形式都能在大東鄉找到。民歌有“谷期”、“時本”、“勞餵”、納西小調、兒歌等;歌舞有“熱美蹉”、“餵麥達”、“啊哩哩”等,有麗江古樂和口弦、蘆笙、笛子等為伴奏的器樂。納西族多聲部歌舞熱美蹉在大東鄉保存得最為完好。“熱美蹉”一詞系納西語的漢字記音,是納西族的集體歌舞,參加者少則十餘人,多達幾百人,男女老少手拉手圍著火堆按順時針方向邊唱邊跳。唱跳時,由一位出口成章的男子領誦,男眾唱“誦詞”後三字,並以兩次“窩熱熱”結尾;女聲則在男聲部唱第二句詞中間模仿羊的叫聲作為穿插,仿佛少女們齊聲呼喚羊群與羊群應答的共鳴。在重要的喪葬場合中會有上百人的大型熱美蹉場景。熱美蹉保留著納西族傳統的民間藝術特徵,其獨特的歌舞形式對納西族的民歌和音樂產生了明顯影響。熱美蹉在大東鄉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具有納西族民間歌舞才能的人數眾多,還有一批以和振強、張富國等為代表的納西族民間歌舞帶頭人,他們發起建立了大東熱美蹉藝術團、暑考村古樂隊等民間藝術團隊,定期組織民間歌舞表演,在鄉里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對培養更多的年輕民間歌舞藝人作出了重要貢獻。
地熱資源地熱資源
《麗江市古城區文化發展十一五規劃》對納西族民間歌舞藝術在大東鄉的重點集中保護和發展作出規劃,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下,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引導相關民間組織,培育年輕民間藝人,促進熱美蹉的傳承與發展。

資源開發

大東鄉還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水利資源,境內有大東發電有限公司,固定資產3861萬元,下設3個電站,裝機容量共20600千瓦。建有大東溫泉山莊,極大的開發了大東本地的地熱資源,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大東鄉既有乾熱河谷區,也有高寒山區,既是古城區重要能源基地,又有至今未能通電的兩個村民小組,其整體狀況表現為生態環境脆弱、農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單一,農村發展不平衡,人民民眾整體生產生活水平較低。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鄉黨委、政府不斷深化對鄉情的認識,在深入調研、總結經驗、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的基礎上,探索和實踐了一條具有大東鄉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現在,全鄉正按照"基礎強鄉、生態建鄉、科教興鄉、產業富鄉、旅遊活鄉、黨建立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山中人家山中人家

基礎設施

大東鄉堅持以民眾投工投勞為主,政府扶持為輔的方針,加強道路、水利、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修繕和改造古都塘新老村5.8千米的公路,修建拉叭課村道3公里,全面完成拉卡油“連心橋”建設工程,受益農戶184戶,受益人數743人。鄉人民政府投入3萬元,修繕大東“四箐溝”三面光工程。建設完成阿老村人畜飲水工程。其中完成4個300立方米蓄水池建設,埋設引水管道6230米;完成古都塘老村人畜引水管道3592米。依靠360口小水窖煙水配套工程,進一步增強小塘小壩的修建,改善水利基礎設施。改造校舍危房626平方米。

教育事業

大東鄉有初級中學1所,6個班,242名學生,年內國中畢業生72
人,升入高中21人,普及率80%,鞏固率80%.全鄉有完小3所,共21個班,527人,入學率98%,普及率96%.國小教點20個,國小在校生為673人,國小適齡兒童人口685人,入學率99.7%.中學教職員24人,國小教職員63人,代課教師4人,學歷達標率100%,校長崗位培訓合格率為40%.
教室教室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