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閣醬包瓜

大慈閣醬包瓜

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位居“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慈閣醬菜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途經保定,因機緣際會,大慈閣醬菜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用膳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慈閣醬包瓜
  • 美譽市閣凌霄
  • 地點保定
  • 始於:南宋寶慶三年
基本介紹,歷史溯源,古寺介紹,

基本介紹

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閣醬園起源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大慈閣醬園的醬包瓜為醬菜中的極品,被譽為“菜中之瑰寶”。
大慈閣大慈閣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出巡至保定,食得大慈閣醬園的醬包瓜後對其味道大加讚賞,遂欽點該醬菜為宮廷御膳。
大慈閣醬園的醬包瓜選料考究、製作精細,從選料、挖瓤、鹽漬、瀝鹽、配料、填料、手工縫合、醬制到成品多達二十幾道工序,全部是由手工製作。
首先,採收生瓜要選取早期和中期結的果實,頭尾一樣粗,且尚未熟透的小香瓜。
其次,將小香瓜洗淨、去籽,放入井水中浸泡一天,每一個時辰翻動一次。然後將浸泡好的香瓜撈出壓乾水分,將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黃瓜、藕片、青絲、玫瑰等做的菜餡和白糖從切開處包入,用馬蓮進行手工縫口,放入用特殊方法釀製的面醬內進行醬制……
最後,面醬中的糖分逐漸為瓜所吸收,同時瓜中本身的清香和馬蓮的草香也被完全釋放出來,使醬包瓜形成一種特殊的口味和質地。醬制好的醬包瓜晶瑩剔透、甜鹹適口、肉嫩鮮脆、醬香濃郁,成為人們的珍餚美味。

歷史溯源

大慈閣醬菜始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途經保定,因機緣際會,大慈閣醬菜被乾隆皇帝欽點為御用膳食。
大慈閣醬菜為傳統工藝醬制,做工精細、用料考究,其特點甜、鹹、嫩、脆,醬香濃郁。
大慈閣醬菜購進原料,務求精良,不惜重價。如收購小紅蘿蔔,論個給價,但必須保持嫩脆。收購韭菜花,則要鮮嫩的純花,不帶花籽、花鈴。但收購價格往往要高於普通韭菜花的一倍。這樣的原料製成的成品,質優則無柴,食之無渣滓。
大慈閣醬菜大慈閣醬菜
大慈閣醬菜為保證口味純正,其售賣環節要求嚴格,醬菜要存放在醬缸內,售賣多少出缸多少,從出缸到顧客手中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大慈閣醬菜營養豐富、品種眾多,有大慈閣醬包瓜、大慈閣醬八寶菜、大慈閣醬黃瓜、大慈閣醬子蘿、大慈閣醬地露、大慈閣醬五香疙瘩頭、大慈閣醬花生仁等三十個品種。其形狀有條、絲、丁、角、塊、片,顏色呈醬黃色或金黃色。
上述各種醬菜可以簍裝、瓶裝、袋裝或再配以醬杏仁、醬核桃仁等輔菜製成什錦醬菜,其風味古樸,色、香、味、形具佳。
數百年來大慈閣醬菜既保留了自己北方風味的優良傳統,又逐步吸收南方醬菜特長,形成自己獨有的生產工藝,始終保持著甜、鹹、嫩、脆,醬香濃郁的老輩子口味。

古寺介紹

千年古寺大慈閣
大慈閣建於南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是一座有近千年歷史的古寺。
據載,大慈閣為元代蔡國公張柔所建,是全市最高大的古代建築。大慈閣重檐三層,歇山布瓦頂,底岐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登上三層閣樓,可以鳥瞰保定全市景致。
歷史上曾有“遼海依依見,堯山隱隱橫”、“通衢誰建凌虛閣,留與居人作偉觀”、“燕市珠樓樹梢看,祗園金閣碧雲端”等古詩句讚美大慈閣。
大慈閣大慈閣
大慈閣是一組壯觀的古建築群體,坐北向南。現存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大慈閣和關帝廟。
天王殿門前置石獅一對,門楣上嵌“真覺禪寺”橫額。天王殿內梁架上遺存有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繪製的龍棉枋心墨線小點金彩畫痕跡。穿過天王殿,東西有鐘鼓二樓對稱而立,迎面是主體建築---大慈閣
鐘鼓二樓高度、造形相同,各通高10.9米,其建築形式為重檐歇山,施十字脊,分上下兩層。
大慈閣通高31米,閣前是22級台階,移目閣內,觀音菩薩矗立於蓮瓣須彌座上,神態安然。觀音像高5.5米,42支手臂持各種法器。閣內兩側有壁畫十八羅漢及經變故事,為清末作品,尚清晰可見,神態各異,是閣內藝術珍品。二、三層皆面闊三間,進深一大間,閣內藻井、檁枋均繪旋子彩繪,四周作圍廊,依欄鳥瞰,市井民宅歷歷在目。登上三層,憑窗極目,西部群山盡收眼底。
大慈閣背後有一座始建於明代的關帝廟,原名“漢壽亭侯廟”,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一大間,為歇山式建築,前置卷棚。因其坐南朝北,故稱倒座關帝廟,在全國罕見。
2006年,大慈閣作為古代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