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塔

大慈恩寺塔

大雁塔,因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故名“慈恩寺塔”。它建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是現存最早、範圍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慈恩寺塔,大雁塔
  • 年代:唐代
  • 層數:7層
歷史,唐,五代,宋、明,清代、民國,建國後,特色,四方形樓閣式磚塔,中國“比薩斜塔”,榮譽,

歷史

永徽三年(652),高宗從玄奘之請,於寺中西院建造,供玄奘自印度帶回的經像、舍利。此塔“塔基面各一百四十尺,仿西域制度,不循此舊式也。塔有五級,並相輪露盤,梵谷一百八十尺”(見《三藏法師傳》)。塔為磚表土心,故卉木叢生,數十年後頹壞。
武則天長安年間(701—704),由王公大臣資助在舊址上重建。新塔共七層,方形樓閣式立錐體,高64米,其建制一依東夏舊式。塔之一、二層,以方柱隔為九開間,三、四層為七開間,五、六、七層為五開間,每層四面開拱形券門洞,改登塔攀梯為盤旋木梯。塔底層南面門洞外兩側鑲嵌著唐太宗《大唐聖教序》和唐高宗《述三藏聖教序記》二碑,褚遂良書。門楣、門框上有陰線雕刻的唐代建築圖案和佛像,傳為畫家、建築師閻立本的手跡。塔的基座高4.2米,邊長25米。改建後之大雁塔比原塔更加宏偉壯觀。岑參有詩謂:“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五代

五代後唐時,西京留守安重霸對寺院、佛塔修葺過一次。

宋、明

宋熙寧年間(1068—1077)被火,此後不能再攀登。明代歷經地震而巍然不動。
萬曆三十二年(1604)再次整修,對佛塔塔身進行加固,在唐磚之外又加砌一層明磚,此外還重置了樓梯。

清代、民國

清代和民國間都有修葺之功。

建國後

1949年以後,多次維修、加固。
2002年至2003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對大雁塔周邊環境進行了大規模改造,並在大慈恩寺北側修建了大雁塔北廣場及號稱亞洲規模最大的音樂噴泉。

特色

四方形樓閣式磚塔

該塔是磚仿木結構的四方形樓閣式磚塔,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約48.7米,東西約45.7米;塔身底層邊長25.5米,塔體呈方形錐體;塔剎高約4.87米。第一、二兩層各有九間,第三、四兩層各有七間,第五至八層各有五間。塔內建有木梯,可拾階登頂。每層四面均有劵門,供憑欄遠眺。

中國“比薩斜塔”

因塔自身結構問題,加之屢遭人為破壞,故至遲於1719年就發現塔身存在傾斜。20世紀60年代,古塔周邊過量開採地下水,致承壓水位大幅下降,從而引起地面大範圍不均勻沉降,更使古塔傾斜下沉加速。截至1985年,古塔向西北方向傾斜約998毫米;到1996年,更達1010.5毫米;平均每年傾斜1毫米。後經相關部門長達20多年的綜合整治,古塔的傾斜狀況已明顯趨於緩和。2005年,傾斜量約1001.9毫米。至2011年,古塔已停止傾斜。其後,每年平均“回位”1毫米。

榮譽

中國現存最早、範圍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中國、哈薩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以“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申遺,該塔隨之一併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