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都司

大寧都司

大寧都指揮使司,簡稱大寧都司明朝在東北地區西部設立的軍政機構,範圍為今河北省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西北部。大寧都司寧王以“就藩大寧。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統塞上九十城,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寧都司
  • 別名:北平行都司
  • 行政區類別:都指揮使司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下轄地區:大寧
  • 政府駐地:大寧,治所內遷保定後棄守
  • 地理位置:東北西部
  • 方言:東北方言
機構由來,釋義,產生,歷史沿革,衛所介紹,二十二衛,千戶所,

機構由來

釋義

大寧都司(Daning Regional Military Commission),中國明代東北西部重要軍事機構和防區。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定大寧都司,治所大寧衛(今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西)。管轄今河北省長城以北,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以北等地。第二年改為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1403年)大寧都司治所內遷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從此明朝經營12年的大寧都司被棄守,所領衛所有的廢除,有的遷移到長城以南,再也未曾恢復,後逐漸為北元占領。

產生

洪武二十年(1387),在東北西部置大寧都指揮使司
次年,改名北平行都指揮使司
氣候不是放棄原因,俄國人在當時艱苦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依然為沙皇俄國擴大版圖;清廷在蒙德極小期還在漠南歸化城屯田(1692)。當時大寧三都督領兵在外,燕兵怕寧國奪回大寧(今內蒙古寧城)後重新設防,威脅北平(今北京城)的後路,所以乾脆燒了了事。沒想到寧國軍之後兵變降燕。“殿下謂臣曰:自兵燹後,諸書皆不存,獨此稿因在雷壇內尚在。”似乎燕兵曾火燒大寧,或者交戰中起火,而雷壇(寧王好道教)沒有被燒毀。
永樂元年內遷保定,朱棣雄才大略,自然知道大寧的重要性,他在永樂八年第一次北征時對金幼孜等人說:“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但他還是覺得撤漠南諸衛集中兵力消滅北元才是一勞永逸,何福曾請求朱棣復置東勝衛,但朱棣仍然不以為然,只在此年九月給何福的批覆中寫道:“爾奏欲立東勝衛,此策甚喜,須俟鎮虜、定邊諸衛皆定,然後立之,則永遠無虞。”朱棣認為設定衛所是要等到明軍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勢力繼承確定元朝的北方邊界後再辦的事情,但是由於明成祖突然死在了北伐的路上,當年洪武帝在漠南設定的諸衛所皆未來得及恢復。

歷史沿革

一 大寧的地理位置與戰略價值
要弄清永樂皇帝棄守大寧的前因後果,必須簡單了解一下大寧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大寧城遺址在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南的大明鎮,其西面是七老圖山,東面為努魯虎兒山,西遼河南源老哈河從南面流過。大寧北控遼河上游,東控大凌河流域,西與宣府相連,南靠燕山長城,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大寧所在的遼河上游,屬於半乾旱氣候,宜農宜牧,歷史上草原民族南下,中原移民北上往往交匯於此,從而形成一個混合的經濟帶或文化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這裡都是南下草原部落和中原王朝爭奪的焦點,蘊藏著深刻的歷史內涵
大寧都司
戰國之前,遼河流域一直是民族部落活動的舞台。戰國中期,燕國向外開邊,建立上谷、漁陽、遼東、遼西、右北平五郡,並在其北部修築長城,把遼河流域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範圍。東漢以後,草原部落南下,鮮卑慕容氏以遼河上游為根據地,建立燕國,南下爭奪中原。燕國的首都龍城,即在大凌河流域的朝陽,西距大寧直線距離只有二百餘里。北魏在朝陽設營州,直到安史之亂,這裡一直是中原王朝控制東北的政治中心。
大寧城遺址大寧城遺址
唐代末期,契丹興起於遼河上游,五代時期,奪取燕雲十六州,建立起縱跨長城南北的遼王朝。遼朝實行五京制度,有兩京在遼河上游,其中京大定府,就在大寧城。金朝建立,沿襲遼朝五京制度,改中京大定府為北京大定府。元朝建立以後,改為大寧路,屬遼陽行省,仍為遼河上游最為重要的政治中心。
二 元末的殘破與明初的重建
從燕國奪取遼東,設定郡縣以後,遼河上游不但成為東北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區。據《金史》記載:中京大定府和臨潢府共有131,954戶,約合人口66萬。蒙古南下過程中,對遼西破壞嚴重,但大寧仍是東北的政治經濟中心。
大寧都司
據《元史》記載:元代中期,大寧路共有46,600戶,448,193口。當時遼陽行省人口總數不過60萬,大寧一路占東北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元朝末年,紅巾軍北伐,至正十八年(1358年),焚毀了元朝的上都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境),接連奪取大寧、懿州(今遼寧阜新境)、遼陽,以及朝鮮平壤等地,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裡,元朝政府與紅巾軍在大寧等地反覆爭奪,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朝滅亡。但是,元朝殘餘勢力仍然盤踞在沙漠以南,而且不時南下,威脅明朝的安全。為了鞏固北部邊疆,明朝曾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戰役,在長城以北與元軍決戰。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徐達發動甘肅定西戰役,消滅元軍9萬多,擴廓帖木兒逃往漠北。同年二月,李文忠率眾發動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境)戰役,元朝太子只率數十騎潰圍而逃,沙漠以南為之一空。洪武四年(1371年),困守遼陽行省的元朝殘餘勢力投降,明軍進入遼東,元軍納哈出部退往松花江流域的金山值得說明的是,應昌戰役結束以後,明朝政府並沒有恢復大寧等地的行政設定,而是把其人口南遷。據《明實錄》記載:僅洪武四年三月就遷山後民17,274戶,93,878口到北平附近。同年六月,再次遷山後民35,800戶,197,027口,安置北平以東地區屯田。以後陸續遷徙的人數也很多,除了安排在北平附近外,很多被安置到山東地區。同時,元朝殘餘勢力也向北掠奪居民。經過雙方的移民和劫掠,遼河以西,長城以北完全成了無人區,自戰國以來遼河上游積聚起來的物質文明成果蕩然無存。

洪武十四年(1381年)後,元朝殘餘勢力開始顯露頹勢。洪武十九年(1386年)末,明朝政府徵發民工20萬,運米123萬石分別貯存於松亭關、富峪、會州、大寧等處。次年三月,宋國公馮勝率20萬大軍出松亭關,分別修築大寧、寬河、會州、富峪四城。同年五月,馮勝率軍深入松花江流域,迫使納哈出30餘萬人投降。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長途奔襲捕魚兒海(今內蒙古貝爾湖),俘獲元朝殘餘勢力8萬多人。經過兩次戰鬥,基本上擊潰了元朝的殘餘勢力,為明朝重建北部邊疆防禦體系創造了客觀條件。
洪武二十年(1387年)八月,明朝在元大寧城設大寧衛。九月設都指揮使司,分置大寧左、右、中、前、後五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改大寧都司為北平行都司,除本城外,下轄10衛,他們分別是新城衛、富峪衛、會州衛、木榆衛、全寧衛、營州左屯衛、營州右屯衛、營州中屯衛、營州前屯衛、營州後屯衛。基本覆蓋了遼河上游和大凌河流域。大寧都司建立以後,明朝政府又分別了建立了南達北京,西達宣府(今河北宣化),東至廣寧(今遼寧北鎮)的驛站系統,把北部邊疆連為一個整體。稍後又開始建立儒學,教授蒙古文,進行全面的文化建設。
在洪武年間,大寧都司的設定不是孤立的現象,它是朱元璋北部邊疆長治久安戰略布局的一部分,其核心就是要把北部防線推進到沙漠的南緣,從而把長城到沙漠之間的過渡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在大寧都司設定前後,明朝逐步在遼河以西設定廣寧等衛,把大寧與遼東兩個都司連結在一起;其後又在大寧以西設定開平、興州等十衛,把大寧與宣府、大同、東勝等衛聯為一個整體。為了加強這道防線,朱元璋又分封了多位塞王,駐守各軍事要地,統軍戍邊。其中寧王朱權分封於大寧,與東部廣寧的遼王、西部宣府的谷王遙相呼應。
三 遲遲不恢復大寧的原因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靖難之役爆發。同年十月,燕王朱棣為解除後顧之憂,北上大寧,裹脅寧王朱權並大寧各衛南遷,遼河上游為之一空。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即位後,改封寧王於南昌,重置大寧都司於保定。
關於朱棣放棄大寧的原因,流傳最廣的當屬感謝出騎兵幫其靖難的蒙古兀良哈三衛。持“酬勞三衛”之說比較著名的著述有:嘉靖末年鄭曉的《皇明四夷考》、萬曆初年嚴從簡的《殊域周咨錄》、萬曆中期王世貞的《弇州史料前集》、清初談遷《國榷》等,正因為如此,清修《明史》才採用是說,故“酬勞三衛”之說流傳甚廣。但是,《明實錄》、《明會典》等官修史書則無記載。那么,割地兀良哈之說是否成立呢?關於這個問題,明人郭造卿在《盧龍塞略》中就曾提出過質疑。日本學者和田清先生在1929年撰寫的《兀良哈三衛之研究》中也對此進行過嚴格考證。他指出:靖難之初,“三衛遠在北方的根據地,它既沒有被成祖收買的可能,也沒有脅從寧王的可能。”“成祖不但沒有得到三衛的援助,反而曾為制馭三衛費盡心機。”事實上,直到正統年間,明朝政府都不允許三衛在大寧居住。後來,國內學者賈敬顏先生在《明成祖割地兀良哈考辨》一文中對此也有詳細的考證,得出過類似的結論。
既然放棄大寧不是酬勞兀良哈三衛,那為什麼遲遲不加以恢復呢?明人葉向高在《皇明四夷考》中稱:大寧“內徙於文皇(明成祖),非得已也。干戈初戢,障塞尚虛,愛弟之請難裁,征戍之勞在念。權宜移置,姑待後圖。觀其次鳴鑾戍有‘滅殘虜、守大寧’之諭,彼何嘗遽割以資夷哉?犁庭甫定,榆木變興(明成祖在北征蒙古返回時病逝於榆木川),雄謨莫究,遺憾可知。”葉向高認為永樂皇帝放棄大寧只是“權宜移置,姑待後圖”。由此,後代學者多從其說,斷言永樂皇帝以後還要恢復大寧。這種說法恐怕不妥。事實是,永樂皇帝在位二十多年,大寧基本處於真空狀態,恢復的機會很多,為什麼遲遲不動?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
其他原因可能很多,但有兩點不可忽視。
首先就是糧食短缺。從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定大寧衛開始,保證軍食供應就成為明朝政府的沉重負擔。洪武二十年三月,明朝政府曾經動員山東、北平、河南、山西四省民夫前往大寧運糧,凡參加運糧者免除夏稅。同年七月,大寧儲糧31萬石、松亭關58萬石、會州25萬石,加起來就是100餘萬石。但只過了兩年,大寧糧食就已告罄,“軍儲不給”,結果不得不加以變通,改為商人納粟中鹽,“凡大寧輸粟五斗,給淮浙鹽一引。”由於政策得力,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正月,大寧的積粟已經達到62萬石。結果朱元璋命令停止向大寧輸粟,令商人轉粟到東勝等處。通過以上零星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大寧的糧食運輸壓力有多么重。為保證大寧等北方軍事重鎮的糧食供應,明朝政府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從南方向北方運輸糧食,其中光遼東海運就持續了30多年。永樂初年,為恢復北方殘破的經濟,不得不再行海運,但時間不長就陸續停止,船隻和人員轉入下西洋的活動,北方軍食改為以“屯田為主,中鹽為輔”的解決辦法。但是,大寧的情況則不同。從洪武初年,這裡就沒有居民,洪武二十年(1387年)設衛後,出現恢復人口的好機會,但我們並沒有看到明朝政府有向這裡移民的記載。靖難之役爆發,永樂皇帝又把其人口全部南遷,這裡又成了無人區。恢復大寧,保證十餘萬鎮守軍人的軍食供應,談何容易。
其次,大寧遲遲沒有重建恐怕也與永樂皇帝邊疆戰略的失誤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北部邊疆的形成,是地理、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條邊疆以長城為骨幹,包括長城南北很寬的地帶。中國北部邊疆具有特殊的結構,中原王朝的邊疆政策必須與這個結構相適應,才能收到長治久安的效果,這是當時的社會現實,也是歷史長期發展形成的共識。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後,陸續設定大寧等衛,就是對這個結構和歷史共識的正確理解。大寧撤守造成了現實戰略與邊疆結構的脫節,必然對明代邊疆的穩定帶來負面的影響。對於這一點,長期駐防北方,深諳北部邊疆利害的永樂皇帝何嘗不知,又何嘗不想補救。根據現有史料分析,在大寧撤守問題上他起碼採取了兩種補救辦法,即懷柔和征討。
永樂皇帝即位以後,一改洪武時期的邊疆政策,在北方廣建衛所,其數量之多,覆蓋面之廣是後代所無法比擬的。但就其效果而言,則好壞參半,特別是對流動性較大的草原部落,與推行政策的本意相差甚遠,“時叛時降”使朝廷不勝其擾。永樂初年,明朝重新冊封了三衛各衛的首領,恢復了戰前的關係,但三衛很快開始騷擾明朝北部。就征伐而言,永樂皇帝在短短的20多年時間裡,曾多次北征沙漠,每次都出動數十萬人,並在永樂二十二年(1389年)最後一次遠征中,病死於返回途中。永樂皇帝為什麼這樣做呢?目的與廣設衛所一樣,就是想用這種辦法彌補北部邊疆防禦體系的缺陷,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為後代開萬世之基。但是,朱棣在努力鞏固北部邊疆的同時,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即不論是廣建衛所,還是“清沙漠”都具有權宜的性質,而後代帝王由於缺少自己的雄才大略,很難把這兩種措施維持下去。隨著大寧撤守以後,明朝北部邊疆全線後撤,在地理上形成了巨大的真空,而這個真空,明朝不去填補,草原部落必然填補,從而導致邊疆結構發生根本性逆轉,即北部邊疆從長城一帶轉變為長城一線,危機頻頻,給長城南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災難。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棄守大寧都司,都司治所內遷保定府,各衛、所均內遷至長城一線。其地遂廢,為北元占領;
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兀良哈三衛乞居大寧廢城,明廷不許,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
天順(公元1457年—1464年)後,地入三衛

衛所介紹

二十二衛

大寧衛元朝時為大定縣,是大寧路的治所,隸屬遼陽行省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為大寧府,屬北平布政司,之後廢除。洪武二十年八月(公元1387年)置大寧衛,同年九月分置大寧左衛、大寧右衛、大寧中衛,之後又置大寧前衛、大寧後衛。洪武二十八年四月(公元1395年),將大寧左衛、大寧右衛、大寧後衛改為營州左衛、營州右衛、營州中衛。永樂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將大寧中衛、大寧前衛內遷入京師(北京),直隸後軍都督府。(PS: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公元1391年),寧王府建於此地,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遷入江西)
大寧都司大寧都司
新城衛洪武二十年九月(公元1387年)置,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廢。
富裕衛:在寧城甸子鎮。
會州衛洪武二十年九月(公元1387年)置,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廢。
木榆衛:洪武二十年九月(公元1387年)置,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廢。
應昌衛,洪武二十二年七月,在今達來諾爾湖畔設應昌衛(應昌城)。
全寧衛:元朝時為全寧路直隸中書省,洪武年間廢。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公元1389年)置全寧衛,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廢。
泰寧衛:洪武二十二年(1389)始設衛,地在元泰州(今吉林省眺安縣)一帶。永樂元年廢。
朵顏衛:洪武二十二年(1389)始設衛,在額克多延溫都兒(今內蒙占扎貴特旗北),溯兒河(今內蒙古興安盟境內綽爾河,和田清認為即今挑兒河上游支流鳥蘭灰河)一帶。永樂元年廢。
福余衛:洪武二十二年(1389)始設衛,在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附近的瑚裕爾河流域。永樂元年廢。
富峪衛原富峪守御千戶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公元1389年)置,洪武二十四年五月(公元1391年)改為衛,永樂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遷入京師(北京),直隸於後軍都督府。
營州左屯衛: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公元1393年)置,永樂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順義縣,屬大寧都司。
營州右屯衛:元朝時為建州,隸屬大寧路,洪武年間廢。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公元1393年)置衛,永樂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薊州,屬大寧都司。
營州中屯衛:元朝時為龍山縣,隸屬大寧路,洪武年間廢。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公元1393年)置衛,永樂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平谷縣,屬大寧都司。
營州前屯衛:元朝時為興州,隸屬上都路。洪武三年七月(公元1370年)屬北平府,洪武五年七月(公元1372年)廢。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置衛,永樂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香河縣,屬大寧都司。
營州屯衛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公元1392年)置,永樂元年三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三河縣,屬大寧都司。
興州左屯衛:洪武年間置,永樂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玉田縣直隸後軍都督府
興州右屯衛:洪武年間置,永樂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遷安縣,直隸於後軍都督府。
興州中屯衛:洪武年間置,永樂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良鄉縣,直隸於後軍都督府。
興州前屯衛洪武年間置,永樂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豐潤縣,直隸於後軍都督府。
興州後屯衛:洪武年間置,永樂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遷治於三河縣,直隸於後軍都督府
開平衛元朝時為上都路,直隸於中書省。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為府,隸屬北平行省,之後廢府設衛,隸屬北平都司,永樂二年二月(公元1404年)遷入京師(北京),直隸於後軍都督府。永樂四年二月(公元1406年),遷回故地。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遷入獨石堡,改屬為萬全都司,只令兵丁分班哨戒備於此地,不久廢除。
開平左屯衛:洪武二十九年八月(公元1396年)置於七合營,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廢。
開平右屯衛: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置於軍台,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廢。
開平中屯衛: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置於沙峪,永樂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遷入真定府直隸後軍都督府。不久又遷到灤州西石城廢縣。
開平前屯衛洪武二十九年八月(公元1396年)置於偏嶺,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廢。
開平後屯衛:洪武二十九年八月(公元1396年)置於石塔,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廢。

千戶所

興和守御千戶所:元朝時為隆興路,直隸中書省皇慶元年十月(公元1312年)改為興和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為府,屬北平布政司,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廢。洪武三十年正月(公元1397年)置所,永樂元年二月(公元1403年),直隸於後軍都督府。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被阿魯台攻占,遷入宣府衛城,而該地遂虛。
寬河守御千戶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公元1389年)置,永樂二年二月(公元1404年),遷入遵化縣,仍屬大寧都司。又置寬河衛於京師(北京),直隸於後軍都督府。
宜興守御千戶所:元朝時為宜興縣,隸屬於興州,致和元年八月(公元1328年)升為宜興州。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宜興州的基礎上又置宜興衛,隸屬於永平府洪武三年三月(公元1370年),改屬北平府,同年六月改衛為守御千戶所。洪武五年七月(公元1372年),廢宜興州,僅留守御千戶所,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