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圈村

高密市田莊鄉大圈村全村共有265戶,957口人,總耕地面積1050畝。1996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元,全村公共積累200萬元。工副業生產發展較快。現歸峽山區鄭公街道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圈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耕地面積:1050畝
  • 人均純收入:2600元
大圈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鄭公街道(原山東省高密市田莊鄉),根據族譜記載記載: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明初戰亂造成山東等地大片荒蕪,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大舉移民南遷和東遷。將當時人口數量相對密集的河北、山西省份大批民眾,以強硬手段,遷往人口相對稀少之山東、河南、江蘇、湖北、湖南等十多省份,大圈村現址元代以前就有秦姓來此居住,取名秦家莊,明初田姓自河北棗強縣來此,後來田姓旺,改名田家莊子,田家圈,清同治年間李姓移居村北建小圈,此處即稱大圈。關於來歷,有兩說,一是大圈老村東北是古城陰城,這裡兩漢及晉代,為王國都城,南北朝為縣治所。大圈實為城陰城的演武場。二說是清鹹豐年間,民築圍牆,俗稱圈子。齊王田廣墓在此。
1986年以來,全村堅持以工富村,以工富農,靠自我積累發展村辦集體工副業生產, 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之路。1996年有村辦企業3家,實現企業產值200萬元,完成利稅30萬元。其中村木器廠固定資產達15萬元,1996年,木器廠完成產值達150萬元。 個體私營經營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到1996年全村個體私營工商戶達到80戶,還有的在外地興辦了私營企業,有25戶上了蛋雞、肉食雞、鴨、鵝、豬、羊等養殖項目,年養蛋雞過千隻,出欄肥豬4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12家。1992年以來,全村私營經濟收入年增長30%,占全村工農業總收入的22%。 加大農業投入,形成良性循環。村里每年向農業投入都在20萬元以上,以工補農資金總額達150萬元以上, 用以購置農機具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1996年全村擁有聯合收割機1台、 75鏈軌車1台、50拖拉機1台及其他配套農機具總動力達780千瓦,揚水站2座,4000米防滲渠道遍布全村的主要田間地塊,農業生產基本實現了水利化、機械化,做到了統一耕播、統一灌溉、統一收穫。1996年糧食畝產900公斤、總產90萬公斤,形成了以工補農、以工促農、以農促工的良性循環。自1983年以來鄉村提留全部由集體統一支付。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先後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和“農村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