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路(福建省廈門市大同路)

大同路(福建省廈門市大同路)

廈門市大同路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從鷺江道(廈門輪渡)東至新華路(廈門天濟醫院和中山路步行街),為單行道路由西向東通行。

大同路始建於1929年,長1100米,寬9米,騎樓寬2.4米,是廈門第一波城市建設時出現的道路,也是完全由華僑出資購地,獨立建房而形成的商品街。從1929年到1958年間,大同路是廈門最繁華的商業街,也是商品種類最齊全的貿易區。由於它靠近輪渡碼頭,地理位置上佳,所以很快成為貨運量和人流量最集中的地方,商品流通量巨大。加上它毗鄰郵局、海關等重要機構,形成貿易集市,甚至成為當時廈門的商業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同路
  • 始建時間:1929年
  • :1100米
  • 騎樓寬:2.4米
繁榮時期的大同路盛極一時,當時廈門最大的百貨公司——南泰成百貨店和捷克百貨店,就坐落在大同路上。號稱當時布類品種最齊全的綢布店“同英布店”也在這裡。街道上還有參茸行、鋼鐵五金行、糧油食品店等,吃穿用度一應俱全。大同路上的小吃聞名遐邇,好清香的燒肉粽、賴厝埕的扁食、美人春卷等都是名噪一時的小吃,其中有幾樣至今仍備受市民喜愛。
除了吃和用,大同路的文化底蘊也非常深厚。大同路上有許多流傳於街頭巷尾的故事和傳說。“美人春卷”是與好清香燒肉粽等小吃齊名的一道美食,據說它源自一對母女之手。在大同路最繁榮的時候,一位同安女人帶著她年僅16歲的女兒來到這裡,靠出售親手製作的春卷為生。她們堪比“豆腐西施”,母親雖然徐娘半老,但姿色猶在,女兒更是有著花容月貌,所以她們的店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開國上將葉飛與大同路也有淵源。中學時代的葉飛曾在大同路265號的糧油樓上住了1年多。1932年被捕釋放後,又在此養傷兩個多月,隨後才趕赴閩東,領導閩東遊擊隊,從此征戰南北,立下功勳無數。
有一組數據更是令人驚嘆。僅1100米長的大同路上,竟有7座小廟、23家金店銀樓和兩家戲院。當年大同路上有關帝廟、養真公廟、內武廟、懷德公廟、福海公廟、朝天公廟和石獅爺廟。其中朝天公廟裡的匾由清朝雍正皇帝御筆親書,小廟曾是“文官下馬、武官下轎”之地,廟內藏有兩尊菩薩,名為“千里眼”和“順風耳”,塑造手法極具藝術性。養真公廟由於香火旺盛,是當時廈門最富有的小廟,附近誰家遇到困難,都會出資相助。
專做金銀首飾生意的金店銀樓里貴客盈門,廈門人結婚時手上佩戴的金戒指,小孩腳上掛著的保平安的銀飾,都要到這裡請專門的師傅打造。
廈門最有特色的小巷——雙蓮池巷就在大同路上,巷子呈“S”型,狹小得僅容一人通過,體型稍胖者都很難走進去。光彩街是條棺材街,辦喪事總少不了要在這裡。土堆巷則是當時共產黨人的秘密活動地點,廈門歷史上第一任黨支部書記、總工會主席羅揚才,就經常在這裡進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